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康市图书馆|聆听灵魂深处的声音——郭华丽散文集《诗意流年》赏析

(2023-02-11 11:50:39)
标签:

消息

安康市图书馆|聆听灵魂深处的声音——郭华丽散文集《诗意流年》赏析


《诗意流年》

郭华丽 

聆听灵魂深处的声音

姜华



秦岭巴山相拥,汉江旬河环绕的旬阳,是一块神奇毓秀的土地。在这块先秦设关、西汉置县的山水太极城上,人们自古皆崇文尚武,文人雅士如灵崖寺青龙上的灵芝,卓然而立,蔚然大观。陕西省作协会员、旬阳70后本土女作家郭华丽便是近年来本土文坛掘起的新秀之一。她在散文创作上独辟溪径,自造一脉,拈草成景,花香四溢,已呈现出华丽的转身之势。
由于曾在县文化部门任职,且挂县作协闲职,所以经常能读到旬阳本土作家的作品。最近,又收到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的散文集《诗意流年》,很振奋,也很喜爱。作者郭华丽是陕西安康一位实力散文作家,此前已经出版了《草木本心》散文集,文风清丽而朴实,叙事老道且节制,已形成了鲜明的创作风格。我很敬重这样的作家,生活在县城,扎根于基层,创作完全忠实与自己的生活,而且对生活怀有朴素的情感。
在这个秋雨霏霏,天地忽明忽暗的时节,我沐浴更衣,静下心来,打开郭华丽的第二本散文集《诗意流年》,如同推开一道门,踅进汉字曲径,慢慢走进女作家的精神世界,去聆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早在几年前我就读过华丽的第一本散文集《草木本心》,内中文章大多清秀隽永,或状物、或抒情,或忆旧、或写意,文字写尽青春的风流与成长的烦恼,人生的冷暖,无奈和忧伤。文本干净,叙事如水,韵味悠长。《草木本心》是她去年才出版的又一本散文集,书中共收录散文65篇,大致可归纳为故园山水,远朋近友,亲情咏唱和人生感悟等,作家很吝啬文字,其文章篇什都不长,多则三千余字,少则千字成文,无论是写景或抒情,皆能读出新意,唤起读者共鸣。于我们常谈论诗歌的通感一样,我明白这皆因作家的功力使然。像《我那拔山涉水的忧伤》、《我的父老乡亲》、《清明记》等写亲情的倾诉回忆文章,场景清晰,表述自然,选材有度,情感真实而饱满,让人读出了痛感。大凡这一类文章所记录的都是作家熟悉的陕南山乡和关中老家之事,描绘的都是故园故人故景,讲述的大多是作家童年的记忆,或当下的生活见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如土地一样淳朴、厚实的文风,而且每一个词语都给人一种贴近灵魂的感觉。说实在话,这些年我也阅读和研究了许多作家、诗人的散文作品,我对当代一些作家作品都有些看法,尤其是对当下的倒创作,有诸多的不尽人意,也许是自己很苛刻,对热闹的文风有一种反感和抵触。许多作家很高调,在文学报刊上吵嚷得很厉害,但读了他们的作品,却发现大多是空洞无物的泛情文字。郭华丽的散文不张扬,不雕饰,不夸张,不矫情,让读者看到了一位作家稳健踏实的行走的脚印。我觉得这是一种典型的平民的写作立场,为自己说话,为所熟悉的生活、土地和人民说话,做一个内心世界赤裸真诚的人,这是最值得看重和肯定的。
诚然,从这些亲情咏唱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作者主要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用另一种风味的乡村生活来构建他的散文世界,其作品散发出了浓郁的秦楚山野风味和芬芳扑鼻的泥土气息。
郭华丽散文创作另一重镇是述写家乡山水的文章,涉猎外延广,量大而质优。如《蜀河的味道》、《家住太极城》、《神奇西岱顶》等等,沿着她笔下的汉字,我们走进了一个个构建在秦头楚尾的陕南山水场景,在这个风格独特的世界,我们感受到一名年轻女作家少有的衷情于小城、村庄、老农、乡村小学、山花绿树、山川河流的乡村情结。郭华丽用他那蘸满一名乡村情结的彩笔,去收藏山乡四季绚丽多彩的芬芳、雨水和阳光。她用太极城的市声、汉江、旬河的浪花、四合院里的笑声、密林中的山歌、乡野的春花山果、在世俗里奔走的人们以及对父老乡亲与童年伙伴的真情,构建了属于作家特有的散文根基。这也是其在当下散文的大观园中,能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散文倾倒众多读者和散文界、文学评论界的名家,获得广泛的认可与好评的根源所在。华丽的作品许多都发表在较有影响的省市报刊上, 并累累在全国有影响的征文中获奖、入选多种权威性散文选本。作为一位于秦巴山区县文联就职的青年业余散文作家, 郭华丽所取得成绩是令人瞩目的,其散文创作的风格和影响,在安康乃至陕西散文界, 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我知道,郭华丽散文创作时间并不长,大约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创作之初, 她就把创作的主要方向、精力和才智,倾注在生他、养他、培育她成长的旬阳大地上。在她10余年的散文创作中,其所发表的100多万字的散文作品,几乎都是取材于这方山水神奇美丽的多彩生活。在她出版的两本散文集中,除了少量篇章的心得随笔外,主要是写故乡生活的作品。在她的散文天地里,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作家对她衷情的乡土的一往深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对故土和父老乡亲饱含真情大爱的女儿形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诗人艾青的这句话来评价郭华丽和她的散文作品,也是十分贴切的。对故乡生活的诗意化描写,其实也是作家对乡土爱到极致的一种创作现象。“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 故乡人”。故乡的乡土、乡人、乡事 ,因缘于一种内心的爱,总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让她品味。在她的散文中,炊烟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春天的味道,泥土的味道,庄稼的味道,香草山花野果的味道等等, 很自然地将这一切都诗化了,让人回味不尽。她的不少作品,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像《鸟儿和瀛湖》《三月桃花开》、《树犹如此 》、《这个秋天》、《窗内,窗外》等,皆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淡淡的伤感,读起来的确很有味道,具有诗歌的质地。散文不像小说戏剧那样,去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一定都要表现乡村的灼痛和不幸,只要写出了让人回味、具有散文的品格就可称之为一篇优秀之作了。
我这样来品评郭华丽的散文,并不是说她的作品缺少对当下生活的深度反映。从他近年写的作品看,通过作者的亲历和感悟,以及生活中特有的细节,把特殊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痛苦,表现得刻骨铭心,这些作品极易引起共鸣。当下生活与人类生存之间的矛盾,多为人们的急功好利造成,如果我们多一些长远的思考和科学的抉择,为什么不能把二者的矛盾化为和谐的音符呢? 读华丽这类作品,自然会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见证了一名作家的责任。
郭华丽散文引起我情感之弦共鸣的,不仅是浓郁的家乡味道,还有从她作品中洋溢出的那种让人感动的真挚情怀。作者无论是写家乡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是记录童年的生活,叙述父老乡亲的生存状态,都有一种不吐不快的真情流露。有的作品很难分清作者是在叙事还是在抒发真情,可说是情到真处写出的美文。特别是作者对关中老家回望的篇什,写得如泣如诉,牵动人的肝肠。在对乡村的回望文字里,作者抑止不住对泥土、庄稼、老农、农历、节气、鸟儿的挚爱之情, 虽然已进城居住多年, 却依然衷情于乡村生活,甚至骨头缝里都还流着泥土的味道。山野的那些鸟儿飞到城里的树上, 熟悉的鸟叫声,竟然觉得是乡下的老乡来了,感到分外亲切。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真切体验,是写不出这样让人感动和惊喜的真文章的。
文以载道。拥有上善之心,才会有不竭的文泉。郭华丽正在试图用她大善的文字做为一个时代精神的引领,尤其是其近年来的散文作品,已凸现大家之势。当然,华丽的散文也非完美无缺。我在品读他的作品时, 一是感觉反映深度社会矛盾的题材较少,二是写家乡山水的文字,由于受所处环境及位置局限,文章还不够十分纯净。这说明在散文世界里,还有更加广阔的艺术天空等待着郭华丽继续开掘和突破,这也是关注郭华丽散文创作人们的希望。好在华丽还很年轻,又担任着县文联副主席,她今后的文学之路必然十分辽阔,且大有作为的。我们期待着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ozUnafUj4TTgg7Pm1iaqxcf4seTjHmgTUnJe3HQNsqawv5PvKtlU9EMCqxzP29DtpOEMSFU6QfnzRbmp3tibPxg/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作者简介:姜华,笔名江南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协主席。首届“十佳网络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百优会员,“中国新诗百年”全球最具活力华语诗人。陕西文学奖诗歌奖、“五个一工程奖”、杜甫诗歌奖、李白诗歌奖、海子诗歌奖、鲁黎诗歌奖、紫荊花诗歌奖(香港)、首届中国天津诗歌节头奖、第二届加拿大国际大雅风文学奖获得者。在《人民日报》《诗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等6000余件。获奖300余次,作品被收入200余种选本。出版诗集《生命密码》等七部。第八部诗集《在人间》 即将公开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