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广宇发展最近一年的走势看投资基金操作的思路(绝对原创)

(2007-11-13 12:36:00)
标签:

杂谈

    我前后持有广宇发展差不多超过半年多了吧,对广宇发展可以说是有一定的了解,也应该说有一定的感情。我是从今年1月份鲁能系私有化大跌之后大举介入的,直到今年8月底出鲁能大厦注入的利好放量大涨之后胜利出局。我在中间也做过几个波段,由于对鲁能注入优质资产的预期,始终不敢出,中间只做了几次T+0。我买广宇发展其实很简单,我记得大约是在去年秋天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有一位股评在推荐广宇发展,当时股价也很便宜,才4元,看到鲁能的题材,我觉得鲁能为了保壳,已经把重庆路能的项目注入上市公司,下一步就有可能把鲁能在全国的地产项目注入该公司,对于该股的股价预期,我认为至少可以看到20,当时才4元,升值空间有5倍吧,后来我就买,买完后就跌,我就补,最低是在3.52元买的,然后该股就一路上升,今年9月份真的到了20,实现了年初的预期,惭愧的很,我自己由于别的原因,没有到20。我买广宇发展第二个理由就是投资基金众多,06年下半年的时候,由于基金规模普遍都不大,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大都是蓝筹,绩差股有基金的不多,更不用说是基金云集了。06年下半年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当时我更加看好确定性比较高的风华高科,因为便宜,当时风华高科才3元多,我记得没错的话,我是在3.19元介入风华的,后来就遇到了广宇的大跌,应该有两个跌停之后吧,我进去了,07年1季报,看到基金锐减,07年半年报,基金又少了,当时我也很害怕,觉得既然基金都卖了,是不是该股就不好了,对于鲁能的期待,让我坚持下来了。

    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说我的收获,或者对于广宇发展的前景预期,而是说一下基金的操作,可以肯定的是基金是在06年年报以及06年半年报里面是重仓广宇发展的,成本应该是在4元左右,持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出了鲁能私有化之后,大约在6元多吧,基金就全面减仓了,最低都跌到4.5元,也够狠的,可以说,这一波考虑指数的上涨,基金运作广宇发展是失败的,基本上没有挣到什么大钱。后来就遇上了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广宇发展没有什么比较大的行情,主要还是和市场同步,可以说07年半年报,该股的基金很少,经历过530大跌,广宇跌的很残,从13.5元一直跌到7元多一点才止跌,几乎腰斩,中间不排除有部分基金在打压,而后随着市场走暖,广宇就一路上扬,但是真正的放量上涨,是在出鲁能大厦注入上市公司前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可以说这个阶段,有先知先觉的资金见利好出局,后面有后知后觉资金接盘,本来利好出尽,放大量,应该是见顶的迹象,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的,我当时认为既然一个小利好已经兑现,下一步至少应该有一个调整,所以也就出来了,可是谁知道,在13-15元接货的资金全部是基金,高举高打,大有打到30不罢休的意味,后来的行情大家也就知道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广宇发展一跌到13就止跌的原因了,因为这个价位已经是投资基金的成本线的底线了。

   由于我一直在观察广宇发展,可以说我对该股的走势应该说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广宇发展在出鲁能大厦注入资产之前的行情都是游资或者是券商资金,这点从成交回报可以看得出来,很大一部分是福建一带的资金,而且就在公布诸如资产注入之前的那个交易日,有机构专用账号在大规模出货,从这点可以看得出来,这部分资金已经在打提前量了,而公布消息之后的大幅度放巨量高开,调整之后,第二天封涨停,可以看出,大多数资金是在公布消息之后进去的,这点可以从广宇发展07年的三季度报表得到证实,又是基金云集,股东数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经过以上的分析,基金的操作思路可见一斑,他们就是傻笨,资金傻多,而且他们的操作是有一致性的,也就是扎堆,这点从今年的蓝筹股行情得到证实。

哎,我真的不明白这些投资基金经理有什么可以让别人羡慕,在我看来,他们基本上就是木头,追涨杀跌,至少在广宇发展里面他们是这么玩的,仗着钱多,才过的好,要是都像广宇发展这样玩,基民的钱恐怕全糟光了。

  关于广宇发展的后其走势我无法判断,只有根据鲁能集团注入资产的优劣程度来判断,要全部是鲁能科技大厦这样的物业公司,恐怕这支股票的前景也就一般了,不过说句实在话,鲁能私有的问题,包括一堆人云亦云的基金经理在里面,那天基金的资金出现问题,恐怕像广宇发展这样的股票应该是第一个容易被基金抛弃的票。

  所以,近一年来,基金在广宇发展运作了两波行情,从现在来看,其实都是失败的,所以大资金不一定一定就赢,更加重要的是运作这笔资金后面的人。只要我们克服贪婪和恐惧,也就一定能够战胜基金,战胜所谓的庄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