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抛”妻 “弃”子,孤身潜行,只为旋转那个“向上的车轮”

(2012-11-28 16:58:49)
标签:

只为

孤身

经学

老师

而是

教育

分类: 真水无香

http://s4/mw690/60ed4c3bxcf8a64839433&690“弃”子,孤身潜行,只为旋转那个“向上的车轮”" TITLE="“抛”妻 “弃”子,孤身潜行,只为旋转那个“向上的车轮”" />
记成都七中万达学校优秀教师代表龚远光老师

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初中部四楼的走廊间,时常可以欣赏到这样一个场景:熙熙攘攘的过道上,一位装束简单质朴、发髻黑白相间、仪容慈善敦厚的中年英语教师步履匆匆地赶进教室,并用一口浓烈浑厚的川音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他,就是学生心中极富盛名的Hunter(其英文名),从教已有25年的龚远光老师。

出生于60年代中期的龚老师,毕业学校与单位其他青年教师相比,确实有着天壤之别,但21岁就参加工作的他,在入职之初就被学校任教高三,而且这一教,就在六年间带了四届高三。

回想起曾经诚惶诚恐的心绪,龚老师至今依然心有余悸。在瞎子摸象的探索过程中,他每天晚睡早起,稍有闲暇就跑去听老教师上课,时常利用周末假日去绵阳中学、市教研所向老教师请教,现学现卖。当时每月工资加奖金仅有70元收入的他,几乎全部用于买书,那本《中小学外语教学资料》杂志从创刊号至今的全套书本,龚老师一本不落,光读书笔记就有厚厚的12大本。

秉持着这样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从绵阳普明中学到绵阳二中,再辗转执教绵阳东辰,这一干就是25个年头。历经两次“创业型”转会,也经历教育生涯三次深深的“阵痛”,他依然在坚持、依然在坚信那昂扬蓬勃的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满载荣誉和辉煌,却没有想到,由于“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自己还会经历第四次教育“阵痛”,而这一次选择,仍然是创业。

重启创业,在纠葛中结缘七万

去年7月,正值蓉城盛夏燥热时节,经学校教师引荐,龚老师与当时在建的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校长陈刚进行了初次短暂的交流。一杯热茶,寥寥数语,陈刚校长对学校发展前景信心的轻描淡写,让龚老师内心波涛翻涌,领导温暖备至的言辞再一次燃起他创业的渴望与激情。

然而,如此选择,让处于不惑之年的他如何忍心将照顾两岁女儿、八十岁老母的重担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肩上。转辗反侧,彻夜彻夜地失眠,他知道自己无法也难以向家人启齿,可校长那些诚恳肺腑的言辞总是萦绕在他脑际,挥之不去。左思右想,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带上妻儿,实地“考察

来到七中万达学校的校址,陈刚校长的盛情接待和恳切态度,让他一家老小深受感动和感慨。在蓉城的地铁站,一家人带着无限的踌躇与思绪,与校长挥手作别。善解人意的妻子深知丈夫去意已决,到家默默地为丈夫打点好行囊。临别,龚老师面对妻儿,由心的一句“知我者,老婆也!” 留下背影,独自“远行”。

感触“阵痛”,在彷徨中踽踽潜行

就这样,龚老师再次投入到他教育生涯中第三次新校创业,享受第四次教学“阵痛”。然而,成都实行的“均衡”教育战略,让七中万达学校也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义务教育的重任,面对成都七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课堂追求,老经验与新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信心满满的龚老师又一次跌入了迷茫的教学漩涡:第一次体会了“班平比同层底三分多”的杂味,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又是多少个转侧难眠的夜晚,偶然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诗词,深深触动了他,终于忍痛领悟出“在否定中重生”的教学思路,开始有选择性地摒弃原来的照搬照抄,注重因材施教,将理念、经验和实际结合进行思考分析。就这样,他带领英语组的战友历经习惯性的挑灯夜战,(至今,初中英语组永远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办公室)通过反复实践分析,很快,他找出了症结并总结出英语课堂教学的“四步六化”教学模式、 “四化”思维模式以及 “两快两慢两兴奋点” 的课堂原则。如今,他所授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写作能力得到了全校英语老师的首肯。

在龚老师所教授的班级,有一个小男生用班主任话说就是“四舍五入后,英语基础基本为鸭蛋”,开学两月所记住的英文单词屈指可数。“怎么办?”又是一个摆在龚老师面前的难题。深思熟虑,经过与家长、学生的数次沟通,龚老师为该学生量身定制了“小步走---多观照---家校通---严要求”的学习策略,即细化要求,每天只完成一二个目标,对未完成的同学再利用下晚自习后、睡觉前的一小段空挡进行个辅;同时课堂多提问,并利用家校通指导家长每个阶段的辅导计划,对不能辅导的家长让其孩子与老师利用电话“隔空对话或电话背诵”。就用这一招,该学生很快找到了语感。这样的成效,用龚老师话说都是“把工作做细、做实的结果”。

难怪,有学生说“遇见龚老师教是我人生的三大幸事之一啊!”有家长说“遇见龚老师是我家祖坟上栽了弯弯柏树!我还要把我的孙子、外甥等也送到龚老师手下!”有领导说“学校有龚老师是学校的福气!”

虽然如此,但总有朋友想不明白:为何这把年级的龚老师还这么拼命?他总喜欢引用陈刚校长那句经典予以回应——“学校发展才是全体师生最大的福利!”所以,现在作为七中万达一份子的他时常反问自个儿,“我能不为自己的福利着想吗?”“能不精雕细琢每一节课,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真诚感动每一位家长吗?”“面对勤勤恳恳的大家,自己能不尽心尽力吗?”

移动办公,在 “旅途中不再疲于奔命

只身一人,两地分居,路途的奔波,辛苦,可想而知。因此,成绵两地的匆忙离返,构成了龚老师周末生活的主要内容。路途时间的耗费,身心疲惫的时候总是让他在后悔与抱怨声中倍感烦恼与无奈。但那一次“特殊任务”彻底改变了他对此的看法和心态,也让他找到了奔波却不再疲于奔命的奥妙!

学校在暂时借读于七中高新校区的时候,安排他为开课仅两周的七中万达全体老师上一次展示课,但对初入新环境超级想家的龚老师来说,此时思想全然不在状态,在高手如云的七万和高新同仁间上一节展示课,确实让他倍感压力。

“该怎么办?”这是那时他对自己最絮叨的一句话。一时也束手无策,索性,带上备课本,不如回家找个好感觉。百无聊赖的“旅途生活”,不经意间,邻座一个小孩的积木激发了他对教学颜色的灵感,那堂展示课的架构也由此诞生,并且在最后展示中,这个设计也成为整堂课的最大亮点。

这堂展示课的成功,让他逐渐开始思考在归家途中如何进行“移动办公”?置身于嘲杂的列车,既缓解了路途耗时与工作压力的矛盾,也培养了自己“移动阅读和静心思考的习惯,独自品味和享受那别具一格的“旅途乐趣;归家后的其乐融融,也让疲惫一扫而光。

时常被问起“你这样每周一跑,不累吗?”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说不累是骗人的,然而作为一家之主,尤其是精神之柱,回家,并不是为了能帮着做多少事,而是让家人觉得自己永远都在她们心里。

时间的车轮依旧在持续,时至今日,对龚老师而言,昨日的劳途辛苦依旧在重复,向上的车轮也依旧在旋转,他始终坚信:路越走越远,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Rain   

2012年11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