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令案联想到彭宇案

(2024-01-08 15:26:57)
标签:

时评

教育

历史

文化

情感

如果孙维是一个普通人,她被定罪了。几十年来,她的家人一直申诉。那么网络的舆论会怎么样呢?

一定是群情激奋:冤案就是这么造成的;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成了替罪羊;真凶也许逍遥法外;证据明明不足,还有很多可能性啊;疑罪从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

其实在网上,孙维的最大罪证不是她实验用鉈,而是她家有背景。然后大家想象她的背景大得可以心想事成:既然她不是真凶,她家为什么不找出真凶?这种逻辑居然大有市场。

由此我联想到了彭宇案。法官认为他撞人了,但是证据不足。于是大家把这件事作为了老人扶不扶难题的起源。为什么呢?因为违反了疑罪从无。

后来彭宇承认了(虽然具体细节还是说不清楚)。但是大家的观点却没有变,彭宇到底撞没撞根本不重要。因为大家不是要追究这一个案件的真相,大家要得是疑罪从无这个原则。

为什么在彭宇案里,大家的头脑那么清楚呢?因为彭宇是普通人。彭宇的遭遇是我们普通人都有可能会遇到的。于是我们设身处地,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