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Yolanda
Yoland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78
  • 关注人气:2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2014-02-28 17:54:07)
标签:

感悟

杂谈

分类: 人在布里斯班

本来以为告别的是布里斯班,没想到短暂的三周之后,我又要和悉尼说再见了。悉尼注定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我似乎注定只是一个过客而已。生活喜欢跟人开玩笑,总是不让你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不过,我欣然接受上天的安排,我知道这是他让我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再回悉尼,第一眼依然是惊艳。蓝天下的Parramatta河,远处隐约可见的悉尼港大桥。咱这乡下人也有幸住了次海景房。这几周天气不好,不过也有幸看到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朝霞,还有气势恢宏的跨海彩虹。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Rhodes比我想象的方便,有一个华人超市,有东北菜馆,还有一个shopping centre。这里俨然又一个华人区,完全不需要去别的地方买东西。最初的计划是来悉尼后在Rhodes租个一室或两室的公寓,价格不会便宜,但可以享受健身房游泳池等设备。David在第一个周末过来,我们周六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看房。结果却很失望,这边的房产中介已经被华人垄断了,一室的公寓在500左右,两室的基本600以上,这个价位不算离谱。但房间比之前网上看到的差多了。首先,高层公寓一点儿都不通风,房型设计的也不好,空间很小,厨房更是小。比起我们家每周只要350的房子,简直差太多了。还有一点很讨厌,就是大街上抽烟的人实在是多。

再加上关于Rhodes以前是工业污染区的传言,就果断放弃这里。在悉尼想找个放心的区住,还是很困难的。东区和北区是好区,但很贵,上班交通也不方便。想住西区,内西区好多都是华人区,外西区就更乱了,印度人,中东人,大家都建议不要去那边凑热闹。

后来看中了Concord那块,也去实地考察过。环境很不错,据说不少退休人士住在这里。价格当然不便宜,但适合两口人住的房子比较少。如果决定在悉尼定居,我可能会在这附近找一个公寓。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大名鼎鼎的Fish Market是之前在悉尼唯一的遗憾,因为我对海鲜向来没有好感。后来渐渐习惯了吃三文鱼,虾,甚至生蚝,但螃蟹和鱿鱼始终是我不愿意下手的。David来的第二天,情人节又是元宵节,我们就去了达令港和Fish Market。因为当时就想到,如果要回布里斯班的话,至少不想再留下这个遗憾。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很多东西都是听着是传奇,真正看到就稀松。所谓最大的鱼市场,也就那么回事吧。这边早晨会拍卖现捕上来的鱼。东西可能很新鲜,但一个个摊位也都是做好的。如果不怕等的可以要求现做。看有人吃的面条炒蟹就超级香的样子。

每个摊位前都很多人,闹哄哄的。吃的跟快餐店差不多,都是各种烤好的海鲜,放在柜子里保温的。我们饥不择食,买了鲍鱼和半个龙虾。老外用cheese烤龙虾的做法实在不敢恭维,至少我敢说,这是迄今为止我吃过最难吃的龙虾。David一直叫着要吃鲍鱼,估计吃完这个之后也再也不会吃了。

有家中国人的店很火,因为他家鱼比较多,烤得看上去香香的。我们要了一条鱼加一份米饭,终于吃饱。所有的生蚝看着都很新鲜,如果是以前,就可以来两打。对于不想吃生食的人,来这里确实不是好的选择。纯粹是为了到此一游。

悉尼的交通还是很方便的,交通费也不贵。悉尼虽然大,但坐火车很远的地方也用不了多久,早晚高峰有很多快车,只停留几个站,大大节省了时间。比较而言,布里斯班出行效率不高,交通费实在是贵。

工作的地方在悉尼大学附近,坐火车不是很方便,但每天有了走路穿过校园的机会。这份工作我还是挺喜欢的,当初就是因为这个project的吸引力,让我们决定分两步走的战略搬到悉尼。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却又有了意外。这个实验室的氛围比以前那个疯子式的要好多了,每天快九点到,先到楼上吃点儿东西,喝杯牛奶。然后下楼,实验室基本还没人。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再次告别,悉尼三周有感

早茶是惯例,中午大家一起吃饭,聊聊天。实验室的人都很不错,我的supervisor是一个挺谈得来,工作上又比较合拍的一个。我来之前很忐忑,怕遇到一个太tough的老板或实验室,现在能遇到一个好的supervisor,真的是很幸运。当然,我可能还没有体会到紧张的时候,毕竟,对于一个马上就要离开的地方,总是有强烈的不舍。尽管大家都表示很理解,我还是带着深深的内疚,告别了这份我喜欢,但却只开始了三周的工作。

一个是房价低,小而舒适的城市,但工作机会不多。一个是繁忙,嘈杂,房价贵,但工作机会多的大都市,各种活动和观光地也多。两个城市的利弊,实在是怎么也权衡不出个所以然来。

决定回来,也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这里有家。至于未来会向哪里走,我也不知道。我想,我现在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太着急计划,因为计划随时都会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