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悉尼一年一度的新年烟花表演,这个热闹不能不去凑。在悉尼官方网站http://www.cityofsydney.nsw.gov.au/
上研究了下免费的观看地点。我们比较熟的是植物园的Ms
Macquarie’s
Chair,这里又是拍摄海港大桥和歌剧院的最好地点之一,应该错不了。只是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几点去才行。如果一大早去,貌似有些夸张。而且大热的天,要带很多食物在外面待一天,也挺难受的。
早早的吃了中饭,去Domino取了昨天订的Pizza,带了点儿饼干,然后直奔火车站。今天的火车上明显人很多,St
James下来,就看到好多人背着大包小包往植物园的方向走。后悔带的东西少了,因为网上说进去要检查,没敢多带吃的。眼前这些人,明显就是去野餐的嘛。不过更失策的还在后面,刚走到domain,就发现草地上站满了人。原来从这里开始,已经要排队了。排队的场面,只能说是相当的壮观。与世博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Domain的草地被中间一条小路分成了上下两片,上面弯弯曲曲拐了四五个弯,下去之后再拐几个弯,然后绕回到路上,再经过Art
Gallery,在安检口再绕几道弯,才进入植物园之内。有一个人工作人员,举着一个牌子,跟着队伍的尾巴,告诉新来的人从这里开始排。
唯一庆幸的是我们带了伞,都说老外不打伞的。今天这种烈日下,很多人还是躲在伞下或者树荫下。排队是很无聊的,不过有些人就挺会找乐子的。前面有几个年轻人,穿的奇形怪状,像是参加化装舞会,笑声不断。后来,不知谁的主意,让大家两手往上举,同时大叫。后面的人也都很配合,一波一波,竟然一直传到队伍的末端。
后来发现很多人往天上看,我抬头一看,空中几个大大的字母。刚开始看不出来,后来拼出来是Marry
me,从下面看,直升机就像一个辛勤的小蜜蜂,费劲地拼出一个个字母。因为字太大,写名字的时候,Marry这个字已经很糊了。在这种场合,用这种方式求婚,实在是煞费苦心,也确实给所有人消遣了一把。

从十二点半到两点半,在外面排了两个小时,终于到安检口了。这边的安检可比国内的简陋多了,直接搭了一个篷子,人工翻包,没有X光机。网上有说No
glass,no BYO alcohol,可还是有人不知道。我们前面两个人的两瓶红酒就被没收了。
进去之后才发现,我们来的真是晚,所有有利的地势已经被占领了。大家都是一个毛毯铺在地上,旁边放一堆吃的喝的。好多mm都穿着比基尼晒太阳,烈日下,到处是白花花或者古铜色的皮肤。港口里停了很多游艇和帆船,应该也是等着晚上的盛会。
我们只带了半杯水,在进门之前被要求喝掉了。进来之后发现,取水的地方收费。600ml以下的2块,600ml以上的3块,如果在这边买他们的纪念杯子的话,打水就不要钱。看来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处都会趁火打劫。不过后来发现,山顶的地方有一个免费取水的地方,前面排了很长很长的队。
我们转了一圈,能够看到大桥的地方都没有位置坐了。位子最好的地方有人守着,只有手腕上带了红色的腕带的才可以进去。可能是去的最早的一些人,会给发红色的或者蓝色的腕带。于是就去排队取水,这一排又是两个小时。队伍虽然远没有刚才长,可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好几个瓶子,好多人怀里抱一堆瓶子,兜儿里又各装一个,等到全部打满之后才喝饱才满意而去。



有几个比较搞笑的人,抱着满满的水瓶,在我们这些眼巴巴排队的人面前晃。打完水,我们去荫凉的地方坐着,看海港里的帆船。空中不时有直升飞机巡逻,还有飞机在做空中表演。
后来我们下到看大桥很好的一个位置,这边坐的人估计都是早晨就来的。在这里晒一天,倒也挺不容易的。后来的人,只能站在路上拍一下照片,工作人员会不时过来赶走路上的人。

九点钟的一波只有五分钟左右,据说是给小孩子看,然后回去睡觉的。我们找了个能看到大桥的地方站着,结果发现烟花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放。

放完之后,不少人就撤了。我们趁机走下去,在一个视线开阔的地方坐下。这边唯一的不足是,前面一棵小树把海港大桥跟挡住了。但是前面能看到海港,很多的船在来回巡游,海里面和对面的灯光星星点点。海风吹着,非常凉爽。

十一点五十五左右,烟花就开始放了。主要是在我们正前面的上空,然后就是大桥上面,可惜大桥上面的我们只能看到一角。高潮是海港大桥上的瀑布,横跨整个大桥,从桥面泻到水上,非常逼真。烟花大概持续十五分钟,后来在一片热烈的火焰和大家的欢呼声中结束。其实,说到放烟花,我们国家的排场应该是最大了。奥运会、世博会就不说了,每年西博会的烟花都相当的壮观,西湖上宽十几米的瀑布也是一大亮点。只是,来澳洲的第一年,在这里送走2010,亲身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那可是大不一样。


烟花一结束,我们就赶紧撤。我们从St
James上的时候,火车是空的,到了Circular
Quay,站台上全是人,黑压压一大片。开出去后,看到city的大街上也全是人,看来很多人打算直接去party狂欢的。
我们算是比较快的,一点多到家。时间过的真是快,现在已经是2011年了。2010年是个重要的一年,我们拿到了签证,来到了澳洲,准备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定居。悉尼真是一个魅力四射的城市,有美丽的海港,舒适的海滩,有诸多休闲的森林公园,也有购物中心,有灯红酒绿。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里。虽然不舍得离开,但我对布里斯班还是满怀期待。我一直相信,布里斯班是个更适合居住的地方。
我是一个不喜欢留恋过去的人,不管如何,我都相信,更好的风景总是在前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