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食蟹——最后一次坐船去崇明

标签:
崇明大桥东滩吃蟹杂谈 |
分类: 江浙一带 |
很多人都问过我,崇明好不好玩儿。没啥好玩儿的,这么说似乎有失公道。毕竟,我还没有一次以游客的身份去过崇明。上次爸妈来的时候,去新落成的大桥和有名的东滩湿地看了看。
东滩是真没啥看的,可能我对鸟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吧,还好我不是搞生态的。而我们能进去的地方,又是看不见鸟的。之前听说鸟类保护区,我的印象就是天上飞着一大群各种各样的鸟。所以发现东滩就是一片芦苇滩涂,不能不说有点儿失望。崇明的风也忒大了,我压根没有走进去的欲望,就想直接回去。
这次主要是为了回去拿东西给David办出生公证,因为一直想等桥通了再回去的,结果时间一改再改,据说十月底会通车,不知道是不是真。这次人没有那么多,船速也超快,40分钟就到了。从家里到家里,用了三个小时,真是奇迹。船上的时候,突然想起这是最后一次坐船去崇明了。想起三月份带着爸妈过去,可能天气的原因,船行了两个多小时,我恨恨地说,桥通以前再也不去崇明了。回想起来,倒有点儿不好意思呢。
每次都能看到一些户外爱好者,大包小包地坐船去崇明。总在想,他们去崇明干嘛呢。平心而论,崇明的东西还是蛮好吃的。俺从小生在乡下,梦想就是长大后脱离农村。没想到现在跟田园沾上边的,都变成了好东西,越土越值钱。俺也很有幸地奢侈着,吃着没有瘦肉精的猪肉,自家养的鸡,真宗的草鸡蛋。豆角是大V妈妈在门前种的,做饭前刚摘下来的。甜甜的枣也是刚从树上摘下洗洗就吃的,馄饨里面的荠菜是自己在地里挖的。甚至很犯罪地吃过一次野鸡,不过也没觉得比家养的鸡好吃。
这次是我点名要吃螃蟹的。其实我不吃蟹的,对于那些需要费力咬或者剥的东西,我向来是不屑的。只是秋天提到崇明,大家总会和螃蟹联系起来。而我连崇明的螃蟹都没吃过,岂不是太不像话了。还有一点,可能是看了朱宏非的《饮食男女》。里面对于吃蟹前后该吃啥,都要大加一番讨论,看来蟹还真不是一般的美味。
周六下午,不到四点,David爸爸就煮好了蟹。我们两个也毫不客气地围着桌子吃起来。我对于吃蟹没有丝毫经验,每次饭桌上有蟹的时候,我都不看一眼的。大V帮我掰开,让我把里面的蟹黄吃掉。以前怎么没发现,蟹有这么多的黄。好吃吗,David问我。好吃,有点儿像南瓜了。我喜欢吃一切粉的东西,这个蟹黄,无论从口感上或者是颜色上,都很像那种好吃的南瓜。只是蟹的味道更鲜,很香。一种说不出来的鲜,反正就是好吃。
David又教我怎么吃蟹腿,原来这个也可以吃的呀。以前有次别人很好客给我一只大螃蟹,我只啃了两口,把蟹腿全丢了。对于吃蟹的人,这可能是暴殄天物了。他把蟹腿从关节的地方咬下来,让我用力一吸,竟然把整块的蟹肉给吸进嘴里了。味道不错,又鲜又嫩。这家伙吃东西可真叼,平时懒得不行,吃起东西,还真不怕麻烦。头趴在桌上,两手不停,一会儿,旁边就堆起了小山一样的蟹壳。
要说这蟹也真可怜,把自己的肉裹得这么严实,还是逃脱不了馋嘴者的魔爪。世间万象,一物降一物,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要不是我太懒了,要不就是蟹肉对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要不就是我这人实在太不会吃了。我吃蟹,属于比较奢侈的吃法。那就是——只吃蟹黄。大V把壳掰开,我负责吃壳里的肉和蟹黄。尽管觉得不好意思,我还是一口气解决了四个蟹壳,最后恋恋不舍地给David留下了一个。
第二天上午,大V爸又给我们煮了五只蟹。我不知道具体做法,只闻到一股酒香包裹着说不出的鲜味。我照旧吃了几只蟹黄,然后看着David非常happy地解决掉所有的蟹腿。我俩都吃得心满意足。
又想起朱宏非的那句话,既然《The terminator》拍了几十部还叫《The terminator》,那么我想,最好的蟹后莫过于,再来一只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