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十日(十四)千古绝唱莫高窟

(2006-08-10 15:04:00)
标签:

游记

敦煌

莫高窟

分类: 青海甘肃
西北十日(十四)千古绝唱莫高窟
早上八点到敦煌,安排好住处便包车去莫高窟,包车价格大概在6080元,因为被旅馆人欺骗,我们以100元的价格通过旅馆包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介真是无所不在,一不小心就会上当。

去莫高窟的路上,第一次见到了戈壁,就是寸草不生的黄沙地,一眼望不到边。渐渐地看到戈壁中有一块绿洲,这就是莫高窟了。虽然这里很缺水,但走进去,绝对感觉不到这是在戈壁滩的中央。到处都是树木,俨然一个城市公园。

天气暴热,据说前一天的温度已达到40度。但游人依然暴多,可能这点高温,和莫高窟的名气比起来,远远算不了什么。相机不能带进窟里,可以免费寄存在外面。凑够一定数目的游客,就有一个导游带领,一般看十个窟左右,每个窟看完后马上上锁。

导游最先带我们看的是29窟,这是唐朝开凿的,顶部是唐代典型的倒斗式,即像一个倒置的大斗。顶上和壁上画满了千佛像,这和其他几个窟都是很相似的。她说之所以先带我们来这个窟,是因为中间的几尊塑像是清朝返修的,其艺术价值远低于唐朝。的确,这些塑像色彩比较俗艳,嘴唇鲜红,衣服都是大红大绿。

接着参观的323窟是唐代的,中间放着一幅木板画,据说是日本一位友好画家赠予,以补全左边一幅被盗的壁画。在左边的墙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矩形的方框,里面画的内容已成为空白。这就是美国人华尔纳用胶水粘走的一部分,原画现保存在哈佛大学。旁边还可以看到一块上了胶水但画没有被盗走的壁画。右边三副据说是艺术价值很高的壁画。一位张骞出使西域,这是敦煌莫高窟中唯一一幅描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但与史实完全不符。上面说的是霍去病在打胜仗时,为汉武帝缴获两尊金佛,汉武帝天天供着,但并不知道这金佛的来历,于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来到西域,最后搞清楚,金佛就是释迦牟尼。这些不仅不是历史,而且将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提前,可以说是佛教的宣传画。第二幅是一个能清洗自己的肠子的神,第三副是国师石虎救火的故事,以前好像听过,据说这在史书中都有记载。

328窟向我们展示了唐代高超的雕塑艺术,这些是未经任何修饰的唐代原作,中间是释迦牟尼,身旁是他的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迦叶的苦行僧形象和阿难的翩翩少年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两旁是两尊菩萨像,其仪态雍容华贵,颇有几分唐代贵夫人相,这也是唐代菩萨像的一个特点。释迦的衣服色彩淡而素雅,丝绸的褶皱简直难辨真假。最外面有两个跪菩萨像,一尊是空着的,又是华尔纳当年的罪证。

17窟是大名鼎鼎的藏经洞。大家都知道,藏经洞是1900年王道士在清扫流沙的时候发现的。但其实藏经洞最初是一位高僧的墓,里面供奉着他的塑像和舍利子。西夏入侵时,当地人为了保护经书,将塑像移走,塞上了满屋子的经书,然后将洞窟封上,在外面画上壁画做掩护,直到千年以后,被王道士偶然发现。这也揭开了历史上令人心痛的一页,藏经洞中的经书共有五万多册,但大部分已流失国外,现国内仅一万多册,保存在北京图书馆和各省的图书馆。现在藏经洞里只有移回来的高僧的塑像。

616263窟是后唐五代时曹家开凿的,曹家六代曾统治敦煌地区140年,在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谓“敦煌莫高窟,无一窟不被曹家所染指。”该窟供奉的是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中间巨大的塑像已被毁坏,后人是根据残存的坐骑和后面壁画上的五台山地图推测的,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两旁画有窟主曹家的女眷像,以前多年前的字依然清晰可见,图像根据身份尊卑由大到小。曹家男宾的像是画在进口的两侧,据说西夏入侵时,在上面覆盖了其他的壁画。

最后看了几尊有代表性的大佛,最大的位于莫高窟标志九层楼内,高35.5m,是未来佛米勒像,还有一尊高20多米的弥勒佛像,是唐代花29年开凿的,其左手纤细生动,指尖微微翘起,僵硬的右手是宋代修葺的。莫高窟最大的睡佛是释迦牟尼涅磐像,以前一直以为高僧圆寂时打的是莲花座,今天才知道睡佛,卧佛就是涅磐像。佛祖体态安详地躺着,身后是表情各异的72弟子,72弟子好像是后来加的,这在佛教中是子乌虚有的事。可能是释迦和孔子大概在同一时代,佛教传入中国时汉化的一个表现吧。这些巨大的佛像都是在山体上凿出来的,然后在上面覆泥,再涂上彩绘。莫高窟的壁画也都是这样凿出来的。

看完十个窟,敏她们意犹未尽,又跟其他导游看不同的窟。我和彩霞则先出来乘凉,我们更愿意在外面找个好的角度把九层楼给拍下来。壁画,雕塑的艺术,我是欣赏不了的,所以大致了解这几个窟已经够了。

如果问我莫高窟好不好,值不值得来,答案当然是“好”,十几个朝代一千多年的艺术精华,绝对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来感受,并为之骄傲。但如果问我会不会再来,我的回答是不会,还是那句话,我找不到它吸引我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