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的旅程
于冬丽:瑜伽冥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本报记者 陈素琴
摘要:6月29日下午,一场公益瑜伽讲座将在国都公寓裙楼进行。这不知是冬冬的第几次公益瑜伽讲座,但每一次的讲座,冬冬都希望能把正能量带给更多人。
冬冬全名于冬丽,熟悉她的人一般都叫她“冬冬”。“ 一年一度的Solstice-yoga in
time
square日前在纽约时代广场进行,8000多张瑜伽垫、一整天的瑜伽锻炼,万人汇聚的正能量。杭州武林广场什么时候也有这番景象。”近日,冬冬在朋友圈发表的一条状态,下面配发了万人瑜伽图。在杭州只要会瑜伽的人,听到她的名字一定不陌生,她的经历可以用不同寻常来描绘。2000年起研习瑜珈文化和瑜珈功;
2006年,在西湖旁边开设公益瑜伽班,传播瑜伽文化和健康养生理念;2010年,在中北创意街区开办全球阿南达瑜珈培训中心。在这些年中,奔波全国各地,授课、表演、开展讲座。
熟悉她的人也都知道,这个女孩子有着不可思议地洒脱。放弃高考、面试机场地勤顺利通过、工作了13年,也想跳槽13年,做一休一的工作时间,产生了许多副业。爱玩、不受束缚地心,直到遇见瑜伽,并真正爱上了它。每年冬冬都会全世界的玩,爱上了瑜伽后,更多了一项内容:参加各国不同的瑜伽培训以及瑜伽活动,了解不一样的瑜伽氛围,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泰国、西藏、澳洲、美国……她几乎走遍了世界各个瑜伽圣地,换来了如今追求“静”的她。
每天清晨,冬冬都会来到西湖边做呼吸操或是跑步,有时候也会带着家人一起锻炼,用冬冬的话来说,就是享受运动的快乐,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蒲草团、柠檬茶、不开空调,在常温中与自然交换气息,找到平衡——这就是冬冬的‘静’。”她常说人的存在就是通过呼吸与周遭事物连接。提及为什么把阿南达瑜伽馆开在闹市区,冬冬有自己的理解。“我的瑜伽馆借鉴了这些年我到处游学的经验。很多瑜伽馆,四面都是镜子,而阿南达瑜伽馆则是粗绳。如今很多瑜伽馆都会选择环境较宁静的地方,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冬冬说,如果真正通过修习瑜伽达到由内而外的愉悦或是平静,无需在乎在哪儿。不是走进宁静的环境才算是静修。
在她看来,练习瑜伽最重要的是不是动作有多标准,而是要心静,在脑子里感受自己的动作。
说到本次公益讲座,冬冬解释了什么是向内的旅程。“就是走向内心平静的过程。这也是冥想的一个方法,念头的出现,各种念头或是情绪出现背后的驱动力,觉知当下的感知,观察这些念头背后轨迹,然后累积各种感知并统计排列,系统了解自己的各种念头产生的缘由。冬冬说,“我们的念头多的像我们的头发,通过了解自己的念头和背后的轨迹,然后切断和规避这些念头和情绪。”这些需要瑜伽爱好者好好领会,而瑜伽实践,冬冬说就是将体位法、呼吸法、冥想法三者融为一体,达到身心合一的完美境界。冥想比人们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只要你能放松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静观一切,心中无杂念产生,就已经进入冥想的状态了。每天如果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冥想,愉悦身心,对于缓解紧张工作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是很有用的。这是一种养生之道,也是一门自修。
在冬冬的学员中,各行各业的都有。艺术家、舞蹈家……不同学历,有硕士、博士,不同人种,有黑种人、白种人。但有共同的爱好,是瑜伽让彼此有了联系,而瑜伽的好处就是让他们能够做正确的选择。冬冬说:“瑜伽可以减肥是大家都知道的。除了减肥,瑜伽还能促进内脏运动,达到身心健康。瑜伽是一种能让人慢慢学会‘思考’自身的运动,这也是现代都市人最缺少的,留给自己的思考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