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感言分享--2013年100TT夏季班学员(大学教师-斯超雅)

标签:
杂谈 |
参加培训的初衷是希望找件事做做,打发暑假的无聊时光,顺随减个肥啥的。 培训结束后,体重数据变化不大,但整个人看起来有瘦一圈下来。除此之外,我获得了其他看不见的、只有自己能感觉到的东西上。
第一周
在培训前听小芸说教练班上培训课,虽然场地和老师都是熟悉的,但一起培训的同学都是陌生的,很难融入。面对陌生,我是很难打开的,总是没有安全感;面对陌生,我很少主动去融入,总是害怕被拒绝、被排斥。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你不够好,你是不配被爱、不配被接纳的。
现在我会质疑:好与不好、被接纳与不被接纳是紧密相关的吗?当然,目前心里依然会怯生生地回答: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关系的。因为这种很难融入,不被接纳的感觉很难受。
我用责怪他人的方式逃避掉一部份,用向内看的方式找到更本质的原因。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宽阔的内在空间去陪伴这感受,与感受同在而不再需要用脑子去外部耍策略逃避,不用需要再用脑子去内部找原因,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逃避,但目前我内部很狭窄,还做不到与感受同在。
第二周
我发现我是一个输不起的人。
我以前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因为这不是我的强项,我更不会去参加群众性的活动,怕丢脸。在培训中,我有逃课,还不交作业,找各种借口,就是不想面对这个输不起的我。
培训的时候,体能不行,就对自己说,我怎么比得过九零后的小姑娘;体式做不好,就对自己说,我是来打酱油的,她们是打算做教练的,装出一副玩世不恭,懒得认真的样子。还在心里嘀咕,老师们干嘛那么严格?!真的太讨厌了。现在回望暑期培训时的我,那时心理的沮丧感、挫败感与那个输不起的我在打架。其实谁都赢不了,那都是我的一部分,双方互博只会让我的能量乱掉,把自己封闭在黑屋里,难受极了。在家呆着的我只能对自己说“明年我再复训”,权当安慰一下自己。
第三周
参加培训我会想着多学习一些瑜伽的知识,可以少受伤,可以自我练习,还有可以发现其他瑜伽老师错误之处。我是一个不停挑剔自己的、挑剔别人的人, 在挑剔的过程中我才有存在感。挑剔别人的时候,我会feel so good,高高在上,把别人挑剔到不舒服,现在会好一些,但还是有点挑剔成瘾。想想也好玩, 这也能成为学习瑜伽的动力之一。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和妳,和小朱老师会有抵触,总觉得妳们太严格。于是竖起一道防御的墙,美其名曰:这是我的边界。其实呢,在这堵墙的后面,躲着一个害怕自己不够好的胆小鬼。不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因为一定要做到完美;不接受有缺点的自己,因为不完美就会不被接纳,不被爱。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接纳”的人生功课上。学习瑜伽从而发现别人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这些都是可以去做的。当我在指正别人错误的时候,把想要高高在上的能量也传递出去的,就会得到反馈,他们不接受我的指正,并转而“攻击”我。我有点喜欢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了,真是一面清澈的镜子呀!给自己划一条边界也是有必要的。我总被别人的言行、评价、情绪所左右,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边界。在妳和小朱老师的课上,我看见自己以边界的名义划了一道防御的墙。这条边界的位置得调整,如果位置对了,能量是通畅的、不受阻的。
第四周
最后一周基本处于逃课状态,也不知怎的,最后一天来上课了。来瑜伽馆,真怕一起培训的同学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真怕悄悄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找借口和理由也挺难的。考试的时候不算太紧张,但感觉瑜伽老师不是那么好当的,需要更多的自我练习和课堂经验。下午笔试的时候,看见妳在教新来的前台整理瑜伽垫,瑜伽毯,看见你很享受整理这些东西的过程,就是那种“手中有事,心中无事”的专注状态,被深深吸引,忍不住多看几眼。
今年的瑜伽暑期培训结束了,我用这些收获弥补了体式上的不精进(还是害怕自己一无所获呀,当然看见这一点,也让我知道要夯实基础,精进体式),明年我再来,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原本不知道何时会写这个小结,结果台风过境,单位发大水,多放了一天假, 天时、地利、人合,写了。
斯超亚
2013年10月
http://mmsns.qpic.cn/mmsns/gykXEzz57VMfhhAGhtlmSnF3z1Dodr73Yg2ozliciatzcVETK3j8BwZw/0
亲爱朋友,已添加微信的朋友可以回复1-9不同数字,获悉不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