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a 的几大体系
(2011-01-18 00:06:43)
标签:
瑜伽类别教育 |
分类: 瑜伽教学 |
瑜伽相对而言可分为智瑜伽、业瑜伽、信仰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昆达里尼瑜伽六大类组成,瑜伽体系本身和它的目标都是灵性上的完美境界,但它要由一个身心平衡、内外和谐、精神健康的生命来完成。
哈他瑜伽Hatha
Yoga是古老的瑜伽艺术中以身体为主要练习媒介的部分,旨在平衡身体中以“ha(哈)”为代表的阳性能量和以“tha(他)”为代表的阴性能量。在最初,哈他瑜伽只有奎亚(kriyas)组成,它们被称为shatkarma,即六种(shat)净化内外的行为(karma)。在以后的发展中才逐渐引入了姿势(asana),调息(Pranayama),收束法(bandha),身印手印法(mudra)等练习作为辅助手段,来平衡调节腺体和荷尔蒙的分泌,呼吸、大脑的波长以及能量和免疫力的增强等等。哈他瑜伽使人拥有健康、平衡、和谐的身体,深长有力的呼吸,平和的情绪和纯净的内心,并使身体成为开发更高的意识和灵性智慧的工具。也是东方较早流传和接受的瑜伽体系,像早期的蕙兰瑜伽就是哈他瑜伽的简易式子。
阿斯汤嘎瑜伽(Astangha Yoga)
在婆坦加利的《瑜伽经》里,八分支法瑜伽也被称做阿斯汤嘎瑜伽(Astangha Yoga),是最古老的瑜伽练习体系。
阿斯汤嘎瑜伽是一项严格的练习。目前,世界流行的练习方式是由印度瑜伽师Pattabbi
Jois创立的。阿斯汤嘎瑜伽分为基础级、中级、高级3种级别。每种级别的动作编排是固定不变的,都以5遍太阳祈祷式A和B开始,中间有大量的体位姿势练习,最后以倒立和休息术作为结束。这样连续不断动作练习的目的,在于消耗大量热量,以清洁身体,排出毒素。
阿斯汤嘎瑜伽均衡地锻炼了身体的力量、柔韧度和耐力。欧美国家很多健身爱好者都热衷于此。在西方,这种瑜伽也被称作“力量瑜伽”。目前,国内一些瑜伽馆已经开设阿斯汤嘎瑜伽课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但大多以初级为主。
适合 这种瑜伽对练习者体能素质要求很高,每个级别里的体位姿势固定不变,因此要求练习者身体健康,并且及有耐心。
练习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动作Vinyasa中,有类似俯卧撑和撑腹前跳的姿势,练习时间长了,体能消耗很大。练习时,还要封闭会阴和腹部,不少练习者觉得呼吸都要停止了,甚至疲劳不堪。因此,只有学习哈他瑜伽到比较高的程度,或者平素身体强壮,柔韧性好的人适合练习。
特点 做Vinyasa时,要达到呼吸、姿势和意识的完美结合,达到力量、稳定性、柔韧性的平衡统一。
练习同时进行的Banda收束法(意为腹部和会阴的收缩)。阿斯汤嘎瑜伽理论认为,以上两者是控制心灵稳定的关键。
阿斯汤嘎瑜伽要求的呼吸方式,以喉咙能轻微发出声音的喉呼吸为主。
注意 初学者、体弱多病的人、修习瑜伽时间不长的人不适合这种瑜伽。因为强度大,更不要盲目追求完成动作,而忽略身体的承受能力。
一旦感觉体力透支、呼吸急促,请停止练习。如果身体出现疼痛,也说明超过了可以承受的极限。切记从初级入手,从易从缓,逐渐加强练习力度。也可以将哈他瑜伽和阿斯汤嘎瑜伽交替练习。
TIPS——名词解释
Vinyasa,意为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的后跃与前跳动作。阿斯汤嘎瑜伽所有的姿势都由Vinyasa连接,十分考验练习者体能。
唯尼瑜伽
(Viniyoga):唯尼瑜伽由T.克里希那马查首先发展并由他的儿子TKV德斯科查继承推广。唯尼瑜伽注重体式的安排和锻炼过程。重点在于根据习练者个人的需要和能力设计体式调整及顺序,而不重于体式要达到的外在表现。唯尼瑜伽的一个重点是根据需要调整呼吸,同时呼吸配合体式的变化而做仔细调整。这个瑜伽流派偏重个体的需要,在瑜伽私教和瑜伽治疗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艾扬格
B.K.S.艾扬格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1966年,他所著的《瑜伽之光》被评价为“西方人通往东方古老健康艺术的捷径。”该书被称为瑜伽史上的经典名著。
B.K.S.
艾杨格从小体弱多病,深受肺结核病之苦。医生甚至断言他活不了多久。它后来回忆道:“如果那个医生的话是正确的话,那么我只能说是瑜伽给我的生命增加了额外的80年”。由于他的姐姐后来嫁给了当时的瑜伽大师奎师那玛恰亚,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他的瑜伽生涯的开始。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诸多原因他不得不相当早地离开他的导师独自授课,独自练习和探索。最早把B.K.S.
艾杨格的瑜伽艺术推荐给西方世界的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梅纽因,它一生都是艾杨格忠实的学生和追随者,他甚至称艾杨格是他最好的音乐老师,因为瑜伽升华了他的生命和音乐的境界。
艾扬格瑜伽作为一个独特的哈他瑜伽体系对整个现代瑜伽界甚至更广泛的领域都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力。艾扬格瑜伽以其精确严谨的肢体定位,安全而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瑜伽工具的使用闻名遐迩。
在体位练习(asana)方面,艾扬格瑜伽尤其注重身体各部分在姿势中的精确整齐的位置和细节,使肢体平衡稳固,头脑清晰,并达成内在能量的流动和觉醒。这种练习均衡地发展身体的每一部分,同时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柔韧性,更培养了对肢体和精微能量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艾杨格在瑜伽界另一个革命性的方法是有时会借助瑜伽工具,如砖块、绑带、靠垫和椅子等等来辅助瑜伽练习。为了使学生在体位练习中进入更深的层次,有时需要让学生在一个姿势中保持很长时间,以对身体的循环或内分泌系统产生深入持久的作用。B.K.S.艾扬格本人几乎发明了所有的瑜伽工具和辅助练习道具,而在他之前没有人正式地确认这些工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这种练习方法的另一效果是能使练习者进入深层放松,使身、心和知觉都进入安宁、和谐、圆融的境界。
在瑜伽调息(pranayama)方面,艾扬格瑜伽主张练习者要在有了一个坚实的体位练习基础之后才可开始。调息练习首先要求的是身体坐姿的稳定,脊柱的强壮、平衡和柔韧,内在专注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初习者,很多调息练习都是躺着做,并用垫子支撑起脊椎、头部和胸部,以减少身体的不适和延长练习时间。耐心并按严格的步骤循序渐进地练习是成功的关键。
在精神训练方面,练习艾扬格瑜伽能培养极大的专注力。艾扬格体系的瑜伽教师因他们对姿势细节透彻清晰的描述而闻名,这种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讲解能将学生带入一种冥想般的精神集中的状态。这种冥想状态一旦成为习惯进入练习者的生活,便带来精神的敏锐和情绪的稳定,不受内心和外在环境的困扰,更深地洞察生命和存在的本质。对认真的瑜伽练习者来说,瑜伽是体验身体的健康、智慧的流动和精神平静的手段,也是带来日常生活自由体验的方法。艾扬格瑜伽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帮助练习者觉悟这一瑜伽的核心。
昆达利尼瑜伽,Kundalini一词是“蟠龙”,亦可译为蟠龙瑜珈。又称为蛇王瑜伽。昆达利尼瑜伽发展了王瑜珈(Raja Yoga)的气脉学说,明确提出人体周身遍布72000长气脉。其中伊达(IDA)品格拉(PINGA)和苏叔姆纳(SUSHUMNA)三脉,七个神秘中心三脉七轮(根持穴muladhara、生殖已舍穴swadhisthana、脐部的圣居穴manipura、心脏处的无触穴anahata、颈喉处的除杂穴vishuddhi、两眉间神命穴ajna、头顶部千叶莲花sahasrara)、五气(命根气、上行气、平行气、下行气、遍行气);昆达利尼瑜伽认为七穴或千叶莲花由于三大气脉相互交叉联接,构成一个整体,而每个穴或莲花又自成一个中心,体内的生命信息在这七穴或莲花间游走。在一般人的身体内,这七穴或莲花通常是关闭的,或最多是局部开放的。这是因为生命气息从这仅有开放的间隙中游走,已足以维持生命的需要。但是昆达利尼瑜珈师却认为,这是人体的一种低等和无能状态。
根据昆达利尼瑜伽理论,在根持穴内眠伏着一条世大的蟠龙,术语叫kundalini Sakti.瑜珈师通过身密语密意密三密,可以使体内生命气息上下隔离的状态消失。眠于根持内的蟠龙被内气催动,直舒向上,冲破每一穴或莲花,使用权生命气息在七穴之间畅通游走,在体内积聚一股强盛的蟠龙,一旦上下通畅,即可达出神入化的三摩地定境。
现在练习昆达利尼瑜伽的人是相当少的,因为昆达利尼对人的要求很高,经常练习数十年至久的瑜伽者并没有获得任何神通力或是三摩地境界。昆达利尼瑜伽是瑜伽中较为难以练习的方法,只有持之以恒方可获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