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60ebea91t83a13a08a6f5&690
英语中有一个单词是“MOTHER
LAND”,意思是祖国,我更喜欢将其翻译成“妈妈在的地方”,感觉很温馨。
我妈妈在的地方是哈尔滨,一个冬天很冷,冷到滴水成冰的城市。市中心遍布着俄罗斯建筑,俄罗斯美人冬天穿着长筒靴、裘皮大衣穿街而过。她们挽着的。大多是脸上漾着幸福笑容的东北汉子。东北汉子就有这本事,去做边贸生意时,娶个漂亮洋媳妇回家过日子。很多俄罗斯美人对哈尔滨有些特殊感情,因为她们妈妈的妈妈在就在哈尔滨生活过。
“哈尔滨”是满语晒网场意思,二百年前它还是松花江边一个有名的晒网场,江里有鲤鱼、草根、大鳇鱼、大白鱼。渔民打上鱼来,就用铁锅炖了,所以现场哈尔滨还有一道名菜叫“铁锅炖菜”。其中的大鳇鱼肉肥皮厚,个头一米多长。清朝皇家祭祖,必有大鳇鱼。
http://s9/middle/60ebea91t83a1569d2d88&690
大鳇鱼的美味吸引了犹太人,犹太人给哈尔滨铺方石路、修大教堂、建铁路。松花江上建起了“江上俱乐部”。蒸汽车沿着中东铁路轰隆轰隆的开进了哈尔滨、犹太人的马车沿着方石路驶向索菲亚教堂,教堂的钟声打破了哈尔滨宁静,一个美好的日子开始了。江上俱乐部的小提琴声响起、透过俱乐部窗户,可以看到江面上扬着白色风帆的小帆船。犹太人来了,俄罗斯人也来了,在这里建起美好的家园,抚育下一代。秋高气爽想要粉刷墙壁的时候,就把钥匙给匠人,全家去乡下别墅烤玉米。那时候,做事讲究的是诚信,从来没想过,对方欺骗自己。
这就是我的家乡哈尔滨的故事,在我在长的岁月里,依旧能感觉到犹太人、俄罗斯人在这个城市留下的痕迹:俄罗斯建筑、俄式红肠、大列巴面包……不只是这些。每当清晨,我在松花江边的斯大林公园里温书的时候,就能听见远方的提琴声。后来,我走过很多城市,音乐就像一个城市的名片,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西湖边的人们唱着昆曲、北京的老人练嗓子唱京剧……
曾经我想回家乡拍《非常完美》,但是预算做下来,发觉得成本太高,留了一份遗憾。哈尔滨,终有一天我会为它拍一部剧集的。
http://s12/middle/60ebea91t83a15eab550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