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蒙尘的北非明珠

标签:
突尼斯蓝白小镇迦太基古城蒙尘北非明珠旅游 |
分类: 天下游走 |
突尼斯(Tunisia)被认为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这里曾经是许多国际会议召开的地方——迷人的沙滩、温和的气候、比邻欧洲的地理优势、物美价廉的商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而且据2009-2010年度世界经济竞争力论坛年报显示,突尼斯在全球133个国家经济实力排名中,名列非洲第一,世界第40,突尼斯人生活质量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列第一。
然而2010年的突尼斯“革命”,使这个曾以稳定著称的“和平绿洲”成了恐怖分子“偏爱”的地方。2015年3月,十几位从地中海邮轮“辉煌号”下来的游客遭到恐怖分子枪击身亡,短时间内在突尼斯的大量外国游客纷纷离境,地中海邮轮公司也宣布不再停靠突尼斯。
现在想起来我还心有余悸,因为就在这次枪击事件一个月前,我们全家就是乘坐“辉煌号”到达突尼斯,并在这个号称“北非明珠”的国家首都突尼斯城,度过了不能算愉快的一天。
做旅行攻略时,我计划从港口乘坐轻轨TGM列车先到蓝白小镇,返回时到迦太基遗址,再去突尼斯老城,可是船抵拉古莱特港时,我们站在阳台上观察到轻轨列车半天才来一趟,而且人山人海貌似;离开港口我们根本找不到轻轨车站,只见满地垃圾黄土,路边都是拉客的出租车,操着流利的非洲英语卖力地揽客,无奈我们也只好选择租车——挑选了一个貌似忠厚老实的司机上了他的车。
我们的第一站是“蓝白小镇”西迪布济德(Sidi Bou Said)。这个坐落在地中海边峭壁上的镇子,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在突尼斯人眼中,蓝色象征着和平、安定,所以这里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蓝白小镇沿山势蜿蜒而上,布局简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边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白色房屋,也有些小巷从屋子内伸出去。房屋都只有二三层高。
总体来说小镇还算干净,可是街道布局一看就是缺乏管理,大概想在哪儿盖房子都可以;街道两边都是小商铺,卖的商品特别像中国乡下的小集市。
我们花2欧元参观了一个阿拉伯风格的院落,领略阿拉伯人的日常起居。让我特别高兴的是,小院的说明中居然有中文版本——哈哈真是没有中国人到不了的地方!










这座古老的帝国是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中心,古城里遍布城墙、王宫、神庙、行宫、住房、公共浴室、剧场、竞技场、跑马场和港口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近3000年历史的名城只留下了一些残垣断柱,然而从历史遗迹的宏大规模、建筑的精巧结构,可以窥见当时的繁华鼎盛。今天的迦太基作为突尼斯凝聚着厚重历史感的所在,折射出了突尼斯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辉煌历史的延续。
站在小山顶,看到地上零星地洒落着一些古迹残痕。厚大的石块砌成的墙基、粗大断折的花岗石圆柱,显示了当年巨型建筑的规模和辉煌;殿堂廊厦中雕有花篮形、卷叶形、铃形、荷花形、棕榈叶形、兽形、扇形等各式形状的花岗石柱头,雕刻精细。
穿行在残垣断壁中,总感觉突尼斯人端着金饭碗乞讨,没有好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