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东行之三:蒙特利尔/大教堂

标签:
蒙特利尔小巴黎大教堂安德里修士旅游 |
分类: 范范在加拿大 |
20日早上,我们开始在蒙特利尔(Montreal)市内参观。蒙城建于1642年,因其市中心令人瞩目的皇家山(古法语:Mont Réal 英语:Mont Royal)而得名,也因其举办过1976年奥运会而为中国人所知晓。
蒙特利尔人口三百万,是世界上第二大法语城市,居民中法裔约占三分之二,是除法国巴黎以外的世界最大的法语城市,因而有“小巴黎”之美誉。在年轻的北美大陆上,蒙特利尔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韵;站在皇家山顶放眼望去,圣劳伦斯河缓缓地流淌,古城中诸多教堂金色的哥特式尖顶在湖光山色中熠熠生辉。一片静谧中略带些陈旧的气息,不由得让人生出些许沧桑感。
蒙特利尔最明显的文化特色集中地体现在古老的建筑风格上,具体地说是体现在众多的教堂上。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市中心的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ore-Dame),这是一座新哥特式教堂,是北美最大的教堂,建成于1829年。
大教堂边的古老建筑是蒙特利尔银行旧址,比邻而建的银行新大楼摩登现代。
穿城而过,经过一座宏伟的建筑世界玛丽女皇大教堂,这是蒙特利尔第二大教堂,仅次于圣约瑟夫大教堂,也是魁北克省第三大教堂。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依皇家山(Mont Royal)而建的雄伟的圣约瑟夫大礼拜堂(St.Joseph’s Oratory),据说是奉祀给加拿大的守护圣人——圣约瑟夫的的,完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它不仅是北美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蒙特利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大教堂里安息的传奇人物安德里修士(Brother Andre)(1845-1937)使我油然而生敬意,他是大教堂的创建者。30岁起,安德里修士开始用敬奉圣约瑟夫的灯油及祈祷替跛脚的病人进行按摩,病人就可以重新行走,传说安德里一生以神迹治人无数。在大教堂底层弥撒大厅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展厅,这里修建着安德里修士的墓。而展厅的外面则挂满了不计其数的拐杖,据称,这些拐杖是那些身患残疾的朝圣者因慕名安德里修士高超的医术,而来此朝拜,并被安德里修士神奇治愈的人留下的。而安德里修士的心脏也保存于教堂之内,他要求死后将他的心脏解剖,并能永远留在教堂内,好像他永远都生活在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