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古教育出版小学五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案

(2020-05-19 21:09:04)
分类: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实践
内蒙古教育出版小学五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案

内蒙古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单元  考察探究

活动主题  我看家乡新变化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能力目标:能用摄影、绘画、手抄报、演讲、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新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进学生建设家乡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活动难点: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的变化。

活动课时: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教师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

1、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家乡的变化。(教师板书主题)

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一)出示家乡新貌图,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城市夜景、城市夜景、繁忙港口、村民楼房、   种植基地”。

1、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猜一猜十几年前是这番景象吗?(不是的,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2、你知道自大己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吗?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怎样证明自己的家乡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用什么的方法?请与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

1: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方法了解家乡的变化。

2:我打算带上相机拍一拍家乡的美

3:我的家乡美丽,我想为他画一幅画

……

(三)拍照方法指导

师:大家认为拍照是一种好方法,那么你会拍照片吗?怎样拍摄照片?

1、选好手机或是相机

2、确定好拍摄的对象、时间和地点

3、要确保光线照射到被摄的主体上,选择好光线。正面光拍摄,可使景物浪朗具有鲜明的气氛。侧光拍摄,景物会出现阴影,使景物有立体感。

4、构图突出主体,建议用黄金分割法来构图,使拍摄具有多样性。

(四)实践拍照完成后的任务

1、完成拍摄照片活动评价表课本第2

2、将你拍到的图片贴在“小脚印”下方。

(五)调查家乡变化

 1、师:同学们可以从经济、文化、建筑、交通等方面了解家乡变化和发展。快和你伙伴组成研究小组,一起说一说吧!

2、各小组制订调查方案。

1)小组讨论方案制订

2)小组制订方案

3)小组展示方案,师生共评,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4)小组修改方案。(重点从调查方法方面下功夫)

采访法

为了解自己的家乡原来的样子,我们可以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 ,快来试一试!

我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到他们小时侯住的茅草屋 

我采访爸爸妈妈,了解到                                                 

我采访村干部了解到                                                      

搜集资料法

我们可以搜集一老照片来了解家乡的过去,如:住房、服装、饮食……

参观法

我们可以参规规划局,了解自己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回顾总结,布置任务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学交流一下。

(二)利用课余时间,按照上面制订的方案开展调查研究。

 

                                 第二课时

一、整理资料,全班交流

(一)通过本次调查活动,美丽的家乡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活动中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该如何整理、保存呢?你有什么“金点子”吗?

“家乡面貌我调查”整理表

项目

具体方法

所得资料

保存方式

家乡住房条件

拍摄、采访

图片、采访表格

打印图片、报告

家乡文化教育

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表、报告

表格、文字

家乡经济发展

参观访问企业经营者

访问报告

文字

……

……

……

……

 

 

 

 

(二)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1、经济发展调查小组汇报

2、文化教育调查小组汇报

3、交通情况调查小组汇报

4、建筑发展调查小组汇报


内蒙古教育出版小学五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案

内蒙古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考察探究

活动主题一 我是“非遗”小传人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访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保护现状等。

2、小组合作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

3、理解、认同家乡传统文化,并乐于做“非遗”小传人。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动手设计非遗作品。

活动难点:访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

活动课时: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一)教师出示“非遗”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片吗?这是哪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吗?

1、学生交流。

2、师小梳理如下: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说唱艺术、二十四节气、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云锦技艺、苏州评弹等。

(二)教师讲解并引入主题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截至20176月,我国共有3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在你们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非遗”,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保护“非遗”,努力做“非遗”小传人吧!(教师板书主题:我做非遗小传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师出示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一般有以下几种: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皮影、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组内交流自己知道的“非遗”。

1、小组交流“非遗”,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非遗”。

2、教师介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国家级‘天下第一鼓’以及扬州剪纸、扬州漆器、扬剧、扬州弹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分析案例,学习探究技能

“非遗”中的雕版印刷技艺古老而又有趣,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分为:写样、雕刻、刷印、装帧。扬州的同学们在参观扬州古籍刻印社后,产生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能学到哪些技能。

1、版印刷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进行印刷的?用什么工具?用怎样的丝长?

2、雕版印刷的价值:为什么在印刷这么先进的时代还有雕版印刷作品的市场?

3、雕版印刷出来的作品:过去的雕版作品还有吗?是怎么保存到现在的?

4、关于博物馆的名字:为什么叫“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而不叫“中国扬州版印刷情物馆”?为什么要专门设立一个雕版印刷博物馆?它有样的价值?

5、彩色的雕版印刷又是怎样的:工具有什么特别的?颜料怎么放?怎么印刷的?

6、印刷的历史:印刷术是如何产生的?印刷的历史籍刻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怎样?

未来的印刷技术会是怎样的?

他们又将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研究课题:

“雕版印刷艺”研究课题

1、关于印刷发展史的研究。

2、关于雕版印刷制作流程的研究。

3、关于雕版印刷技艺发展现状的研究。

4、关于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价值的研究。

同学们,你们在参观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产生了哪些问题?大家也来从不同的角度分组作探究吧!

(四)小组合作确定探究“非遗课题”,看看能产生什么问题?整合问题,形成研究课题。

     (五)小组合作制订采访计划。

       三、回顾总结,布置任务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利用课余时间采访“非遗”传承人,并填写好采访记录单,拍下照片或录下视频。

 

 

                             第二课时

一、小组汇报采访情况。

(一)师:大家都采访了家乡的哪些“非遗”传承人,请结合你的所拍的照片或录象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二)非遗”文化需要传承,你选择做什么“非遗”项目的小传人?快来展示你的行动吧!

1、剪纸小传人。

1)现场演示、介绍:用刀刻纸时,先刻小后刻大,先刻内后刻外,刻时注意保持刀锋与纸面垂直,不偏斜。右手持刀,左手摁纸,纸随刀转。起刀、收刀力度稍大刀锋正常运行后就可轻快一些。

2)剪纸书签制作流程:刻制图案→染色→设计刻制底板(选用双面白硬卡

纸)-塑封→打孔穿彩带。

     2、做风筝小传人。

1)画出设计草图。

2)展示设计图,师生共同评议。对做的不好的,建议修改。

3)准备制作材料。设计图纸画好后,我们又该用什么材料来完成制作呢?

(风筝的制作,必须准备的材料有:竹条、宣纸或塑料袋、棉线、记号笔、502胶、401胶或建筑胶。)

二、学生动手设计制作。

教师提示:制作时要小组分工合作,根据设计图纸耐心、细致地操作,同时想想用到了哪些数学、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边制作边修改完善。)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三、交流展示,反思改进

(一)小组展示各自作品。

(二)师生一起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想法?召集小组成员,一起来修改和完善作品。

    四、保护“非遗”,积极宣传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销声匿迹,还有一些也岌岌可危。“非遗”的保护和宣传尤为重要。让我们一起来为“非遗”作宣传。

宣传时大家可以邀请同学、老师、家长一起参与,可以制作宣传小报、撰写宣传稿、拍摄宣传片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

五、实地考察,拓展延伸

同学们,课余有机会可以到当艺术馆、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探究体验!

六、评价鼓励、激发热情

请同伴或老师为你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请在内画

“”,优秀的画3,良好的画2,需努力的画1)

“非遗”信息搜集  口口        走访记录整理     口口口

“非遗”传承行动  口口口      “非遗”宣传保护   口口

 

五六年级下册全部由娜娜老师编写完成,有需要交流使用的联系娜娜老师本人,微信:nd3399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