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同市耍孩儿剧团团长
(2009-07-02 21:59:21)
标签:
文化 |
|
二十多年来,在艺术上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并获众多殊荣,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先后主演了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目,移植剧目,现代戏《狮子洞》、《扇坟》剧中的猪八戒、《金木鱼》中关胜、《龙凤镯》中严天民、《杨八姐游春》中王延龄、《对联珠》中周瑞龙、《血手印》中林有安、《打佛堂》中黄金、《三孝牌》中周琪、《清风亭》中张元秀、《收书》中彦惠民、新编耍孩儿传说故事戏《皇明皇与耍孩儿》中飞罗面、《琵琶声声》中呼韩邪,现代戏《黑虎与丹丹》中黑虎、《在法律面前》中范林玉、《赴宴斗鸠山》中李玉和等,并塑造了不同人物性格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1年被山西省电台评为优秀演员好唱段奖。 1982年参加全省中青年优秀演员调演,荣获“一级优秀青年演员奖”, 参演剧目《扇坟》饰猪八戒。同年获大同市戏曲调演表演一等奖。 1983年获大同市现代戏汇演“表演一等奖”,在《黑虎与丹丹》中饰演黑虎。 1992年,参加由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表演”奖,参演剧目《扇坟》饰猪八戒,剧目获“优秀剧目奖”折子戏第一名,被中央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同年获全省现代戏调演“主角金牌”奖,参演剧目《在法律面前》中饰演范林玉。 1992年,参加山西省电视台举办的全省十二地、市电视台《五彩缤纷》电视戏曲大奖赛,获“优秀戏曲节目”奖,参演剧目《扇坟》饰猪八戒。 1995年,个人艺术小传被编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丛书。 1998年,代表剧目《扇坟》,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青岛电视台联合录制成“优秀戏曲集锦·耍孩儿折子戏专辑”,这是耍孩儿历史上拍的第一部实景戏,本人在剧中扮演猪八戒,这对独特的地方剧种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保护作用,使这一古老的剧种能够健康、繁荣发展。 2001年,获山西省八届戏剧“杏花”奖,参演剧目《扇坟》饰猪八戒。 2001年,获第五届全国民间艺术节表演赛 “表演”奖,参演剧目《扇坟》饰猪八戒。 2002年,获山西省小戏小品小剧种调演“表演一等”奖,参演剧目《龙凤镯》饰严天民。 2002年,荣获大同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展演 “十佳演员”奖,参演剧目《扇坟》饰猪八戒。 |
2005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民族博览会、中国民间戏剧大赛“最佳表演”奖,参演剧目《扇坟》饰猪八戒。
2006年,在大同市迎新春优秀剧(节)目展演中荣获“特别”奖,参演剧目《清风亭》饰演张元秀。
2007年,荣获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表演”奖,参演剧目《琵琶声声》饰演呼韩邪,同年获大同市迎新春精品剧目展演“表演特别”奖,参演剧目《唐明皇与耍孩儿》饰飞罗面。
1999年—2007年,本人主演《扇坟》、《狮子洞》剧中的猪八戒、《血手印》剧中的林有安,《龙凤镯》剧中的严天民、《打佛堂》中的黄金、《三孝牌》中的周琪、《金木鱼》剧中的关胜等剧目,被山西省音像出版社、中华文采音像出版社录制成VCD和盒式磁带,并出版发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风采》栏目、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山西电视台《说戏》栏目、大同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的演出和专访。
作为剧团的团长、书记,受命于耍孩儿剧种面临危难之中,多年来在工作中以身作则,锐意进取,为了耍孩儿剧种的保护、传承和剧团的生存发展,在加强业务、党务建设的同时,在基础建设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
2003年,积极组织申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在申报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到耍孩儿发源地应县、怀仁、山阴等大同周边地区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耍孩儿老艺人进行了走访,并制作成了音像资料,为耍孩儿剧种的成功申报提供了珍贵的文字和音像资料。
2004年4月,耍孩儿剧种被文化部保护中心列入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同年7月,大同市委、市政府为耍孩儿剧种申报成功举行了庆典仪式并组织剧团举办了成果展和专场演出,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
为了提高全团演职人员的素质,发扬耍孩剧团的优良传统,经常在下乡演出期间,组织演职人员为当地五保户、军烈属进行慰问演出,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被亲切的称为农民自己的剧团。
为了使耍孩儿剧种真正能够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本人多方奔走、呼吁,2003年在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剧团和大同市艺术学校联合招收了三年制、五年制耍孩儿班学员共计70余名。以减免学杂费等许多优惠条件的形式培养耍孩儿艺术后备人才。为了使学员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剧团并派业务艺术骨干进行手把手的传授技艺,使学员们对耍孩儿的艺术特色、表演风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耍孩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学员已随团实习演出二年多,已成为剧团的主要艺术中坚力量。
为了改善剧团恶劣的办公和排练环境,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2005年经市政府同意立项改造耍孩剧团危旧办公楼,但新建办公楼经费自筹。为此多次联系筹集经费,终于使剧团在原不足50平米的办公环境下,于2008年10月,新建近1000多平米的办公楼并正式启用。从而改善了剧团的办公环境和排练条件,为剧团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耍孩儿剧种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申报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为耍孩儿申报成功举行了庆典仪式并组织了专场演出。
2007年5月“耍孩儿”被评为大同市十大城市名片。
2008年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雁北耍孩儿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2月,在全省文化建设中成绩突出,被山西省文化厅评选为山西省十大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鉴于本人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曾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及市文化局授予大同市“优秀党员”、“二十名优秀青年人才”、“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总之,本人作为剧种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虑心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把毕生精力奉献给耍孩儿事业的继承、繁荣、改革和发展上,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耍孩儿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