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杨凝式《夏热帖》欣赏 堂主 著作
http://s5/middle/60e92c67x875886ddf754&690
《夏热帖》,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纵23.8cm,横33cm。草书8行,共32字。
《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蜜水”表示问候。
原帖漫漶,选其可识者,释文:“凝式启,夏热体履佳,宜长 x饮酥蜜水,即欲致法席,苦非x x x乳之供酥,似不如也。x x x x x x病笔书 x x 顿首”。
后纸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题跋及乾隆皇帝的释文。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贤志堂印”,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清曹溶、纳兰成德、清内府等鉴藏印。另有数方古印不辨。
此帖是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书法兼取唐颜真卿、柳公权笔法,体势雄奇险崛,运笔爽利挺拔,与他的楷书、行书作品相比较,艺术风格迥殊,表现出了书家的丰富艺术变化,为杨凝式书法代表作品作之一。此帖为信札,笔势飞动,浑然一体,凝重之中有潇洒气象,雄健纵逸,锋芒灼耀,极富大气。
米芾赞:“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此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明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著录。
宋人黄庭坚诗曰:“俗书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 栏”。诗言学书法之人都想得到《兰亭序》的面目,可是谁都没有办法脱去凡骨,而洛阳的杨风子,随便挥洒,便自不凡!这“乌丝栏”格,是一种高贵的、描画出乌丝栏格的书笺,用以比喻书法神品。诗中充满了对杨风子即杨凝式的心仪和赞赏。风子,其实就是疯子之意。五代年间战乱频仍,为避祸乱,杨凝式曾佯装疯癫以自晦,所以人称“杨风子”。
杨凝式上承晋唐,下启宋代余朝,影响十分深远!中国书坛能够独树一帜的,不过二王、颜真卿、杨凝式数人。即便是苏轼、米芾也不过是在这些人的余风中继承风韵,卓然成家。
杨凝式,陕西华阴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卒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年八十二岁。 凝式喜作字,尤工草书,楷法精绝,为五代翰墨豪杰。据《游宦纪闻》载:“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 卿,而加以纵逸,......多遨游佛真祠......辄留连赏咏......且吟且书,若与神会......其所题后,或真或草......而论者,谓其书自颜(真卿)中书后,一人而已。”可见,其书散见于寺庙道观等处。黄庭坚看过这些书迹后尝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又云:“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之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王献之)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米芾云其书“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杨凝式传世书迹较少,《宣和书谱》载,宋御府所藏仅三帖:草书《古意帖》、正书《韭花帖》、行书《乞花帖》。如今传世作品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跋》等。
《夏热帖》:雄伟恣肆而有逸趣,笔势奔放,章法奇诡,错落有致。从此帖中仿佛看到其对时局之不平之气跃然纸上。
酥:酪类。由牛羊乳制成的食品。又称“酥油”。用牛羊乳制成的酪类食品,色白光润称酥团;古印度以乳酪作成的食品,称酥酡;以牛羊乳所制成的一种食品,称酥酪;酥酪与蜂蜜制成的食品,称酥蜜。
与酥蜜相关方药有:
酥蜜膏: 生地黄汁8合,黑饧3合,白蜜3合,白糖3合,生姜汁1合,酥3两,川升麻3两,鹿角胶3两,杏仁3两。
主治: 肺脏虚热,咳嗽,咽干痛,唾脓血。
制备方法: 上于器中以慢火煎,搅勿住手,候稀稠得所,以不津器盛之。
用法用量: 每含1茶匙,咽津,不拘时候。
酥蜜膏酒: 酥1升,崖蜜1升,饴糖1升,生姜汁1升,生百部汁1升,大枣肉(研为脂)1升,杏仁(去皮尖)1升(研),柑皮5具(末)。
处方来源: 《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功效: 止气嗽,通声。
主治: 肺虚寒,厉风所伤,声音嘶塞,气息喘惫,咳唾。寒郁热邪,声音不出。
制备方法: 上合和,微火煎,常搅,三上三下约一炊久,俟姜汁及百部汁各减半则停。
用法用量: 以温酒1升送服方寸匕,细细咽之,日2夜1。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肺窍为风寒所袭而致喘咳上气,语声嘶塞。故用姜汁、杏仁、柑皮、百部温散肺络之结胶、饴、枣肉、乳酥、崖蜜通行脾肺之津,津回燥润,津自复矣。 《汤头歌诀》:酥蜜膏酒用饴糖 二汁百部及生姜 杏枣补脾兼润肺 声嘶气惫酒喝尝。
酥蜜粥:酥油30克,蜂蜜15克,粳米60克。
处方来源: 《本草纲目》
疗效: 补五脏,益气血,润肌肤。适用于体弱羸瘦,皮肤于瘪,枯槁粗糙。尤其对肌肤粗糙、毛发枯槁、脱落等,疗效为更佳。
酥油营养丰富,中医认为其可滋养五脏,补益气血,润泽毛发。《本草纲目》言其“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而饥,营养清热”。蜂蜜补中益气,为营养佳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米健脾悦颜,润肺补虚。煮粥服食,香甜油润,又增加补益之力,对体弱消瘦,虚劳低热,皮肤枯槁,大便燥结等,长期食用,颇有裨益。为中医增肥药膳。
制备方作: 先将粳米入锅,煮沸后,加入酥油、蜂蜜,煮熟待食。
用法: 每日1次,佐餐服食。
夏月炎暑,当饮以养阴滋润之品以消暑润燥饮之以酥蜜,正为夏日养生之最佳饮料。
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载:“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途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这说明杨凝式赠以僧人酥蜜水饮料以消夏逐暑,亦是有佛典为依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