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城慈湖

(2018-05-02 10:12:08)
标签:

旅游

慈湖

分类: 国内游记
 慈湖,位于宁波江北慈城古镇北门外的阚山脚下.唐开元(713—741),房琯开凿之以溉民田,名“阚湖”,又名“慈湖”。据史料,慈湖历史上还曾名“德润湖”、“普济湖”等。名“阚湖”是纪念三国吴将都乡侯阚泽而名之,故也称慈湖为“德润湖”。至于“普济湖”,慈湖又以普济寺在其北,故名“普济湖”,而“慈湖”之名是南宋著名学者杨简命名的。
杨简后隐居慈城,筑室湖畔,于谈妙涧畔建屋讲学,世称“慈湖先生”。他说:“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既然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当然也要以慈名湖,取名“慈湖”了,又作诗云:“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只今烟水平轩槛,触目无非是孝慈。”
“寺僧筑堤湖中,直贯南北,以通往来。”《宝庆志》记载,普济寺僧人为了通行方便在湖心筑长堤贯通南北。宋天圣五年(1027),县令孙知古在堤上建亭,名曰:清凉亭。嘉祐二年(1057),县令唐昌期又更名为“涵碧亭”。乾隆三十七年(1772),县令胡观澜在湖心堤上重建六面重檐,12根石柱承托亭顶的攒心式廊亭,供人歇足、纳凉,为缅怀宋人慈湖先生杨文元师道教泽,命为“师古亭”,意思是师古法今,向先贤学习,为民众造福。至今“师古亭”东南角石柱上还隐约可见“乾隆三十八年仲夏”的字样。
“师古亭”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亭北石柱:“锦城环抱峰头翠,镜水平分涧底清。”亭南石柱:“三围秋色从中起,一片冰心望里收。”两副对联把慈城之美、慈湖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宋代进士桂锡孙曾盛赞慈湖美景:“一碧浸空,千翠倒影,山含采而水含晖。”据说以前慈湖还有神奇的漂浮岛,不过现在已不能随风漂移。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慈城慈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江山滨江公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