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阅江楼

(2010-02-22 10:49:38)
标签:

南京阅江楼

旅游

分类: 国内游记
  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2米,周长2公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六朝古都南京的江防要塞,有“狮岭雄观”之美誉,在清代列入金陵48景。阅江楼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公元1360年,朱元璋指挥8万伏兵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40万人马,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再次登临卢龙山,感概万端,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于是,他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其文气势磅礴,纵横捭阖,又因卢龙山“一峰突兀,凌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狮子的别名)之状,”故将其名赐改为狮子山。是年春天,朱元璋又令群臣撰写《阅江楼记》一百余篇,其中以大学士宋濂所撰写至为上乘,并被载入《古文观止》,与朱元璋的《阅江楼记》一道流传于世。
  阅江楼主体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外观4层暗3层,共7层。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历史源远、底蕴丰厚。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是以名人诗篇得以传世,而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阅江楼则以其“有记无楼”而更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无论是从文学、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文、文化的角度,都具有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阅江楼所设想的城、山、楼、江开阔画面和恢弘气势,古往今来为人们所神往。
  二是设计精美,艺术高超。阅江楼主体、大牌楼、主山门、碑廊等,其平面设计为“L”型,主翼面北、侧翼面西,显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廉凤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的楼阁意境。周围回廊雕有600多只神态各异的石狮。整座建筑矗立于汉白玉须弥平台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色彩典雅,绚丽多姿。展示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历史内涵。
  三是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阅江楼的建筑设计、色彩选定均以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所描绘的状况和神采为依据,以明代风格、皇家气派为基本方针,展示阅江楼之巍峨形态和磅礴气势,从而使其高度、体量、气势均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相媲美。
  四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观赏视角。阅江楼滨江而居,是观赏大江风光的最佳之处。长江自芜湖由南向北到南京下关后,转向东流,其转折点恰好使阅江楼能两面观赏长江风光。登上阅江楼,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进入夜晚,阅江楼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观赏长江灯火、城市美景更是一番绝佳的情景。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镇江金山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