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巴拉老骨珠

标签:
嘎巴拉骨珠佛珠文化 |
分类: 法器 |
http://s15/middle/60e84ecet7642d1fca79e&690
大多市場的動物骨厚度厚.骨面呈現直斯紋.人的嘎巴拉卻是毛孔狀.幾乎沒有直纹
行内人士称为葡萄丝纹但如果骨質比較乾澀,較不透明,不容易被觀察出來。
以市場現況來說,很多外觀看起來雖然像「老骨珠」,其材質卻多半是「獸骨」。有些商人還會刻意以「油煮」的方式處理,讓「骨珠」看起來又老又潤。其實有一個簡單快速的辨識方法:用「聞」的。這些刻意作手的「動物骨珠」除了黏膩外,聞起來有厚重的「油味」及「動物騷味」。
仔細聞,有些還會伴隨一種「化學藥劑」的味道。這個方法,基本上可以將部份區分出來。很多「西藏文物」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輔助鑑定}
西藏的人骨制品通称嘎巴拉,主要有人骨念珠、人头骨碗等,多是作为法器使用,是藏传密宗佛教所特有的法器,在密宗的仪轨中有着极为殊胜的作用。比如常见的人骨念珠,使人感念无常的迅速,时刻不敢懈怠。另外,人骨念珠是由高僧的骨头做成,有伏魔克邪的力量。尤其是做度亡法会的时候,人骨念珠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使亡者超度,使生者得安。
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串真正的人骨手珠,但是作为法器的嘎巴拉人骨念珠,极为殊胜难得,须有特殊的传承和缘份才能得到,而公开出售的嘎巴拉价格均在几万元以上。
在人类和动物的骨骼结构中,头盖骨呈片状,而从其横截面可以看到十分清晰的“三明治”结构:上下是坚硬致密的骨质,中间是疏松的、带有空隙的骨质。除头骨外,其余骨骼基本呈圆柱形结构,其横断面四周是圆形的坚硬骨质,中间是骨髓腔。我们有时能见到手指骨的骨珠,是一种管状结构;腿骨的骨珠,则是取其坚硬的骨质穿孔后形成,没有“三明治”结构。
由于制作嘎巴拉的人骨来源十分稀少,因此,经常有人使用牛的头骨来替代或冒充的。有很多牛头盖骨打磨成人头盖骨薄厚后镶嵌红绿松石和老铜的佛珠,都当嘎巴拉批发给不懂行的外国人。淘宝上有很多牛骨仿的嘎巴拉当真的卖,其实想像就知道,真的108颗的嘎巴拉(还不是老的)市场价没有低于7000元的,老的就更贵了。
前一篇:[转载]不能嗔怪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