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魅力
“妈妈,唱那个《good night
song》好不好?”有段时间,宝贝俩睡觉时经常要妈妈给他们唱摇篮曲。开始时是俩小听妈妈唱,后来听熟了,开始跟着妈妈唱,那低沉温柔的安眠曲调,还真能安抚两位小朋友,不知不觉地就能把他们自己唱着了,安然进入梦乡。
宝贝妈咪没有专门送我家宝贝学唱歌,他们的音乐启蒙,是在幼儿园里跟着老师学的,像26个字母歌,还有一些经典的英文儿歌,像《Mary
has a little
lamb》等等。这些像童谣一样的歌曲特别简单,歌词使用韵律词较多,曲调与歌词的重复性又比较高,特别朗朗上口,对小朋友来说很容易记住。后来宝贝爹妈发现孩子们喜欢唱歌,又在车上装了很多中文儿歌,逐渐地妈妈发现小朋友的嘴巴里的歌曲又变了花样,别看中文说的一般,但说儿歌的时候却是字正腔圆,让人感觉似乎用音乐启孩子的智力启蒙要容易得多。
其实音乐的魅力还真的不仅仅是在让孩子们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天赋,它对孩子们心灵的影响更加深远。正如前文所说,宝贝妈咪一直很赞叹《摇篮曲》的安抚作用:我家宝贝睡觉的时候喜欢唱《摇篮曲》,一边唱,一边还要根据歌词做动作,当歌词中唱到one
more hug,小贝会翻过身来给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kiss you once,小哥俩会给妈妈一个亲吻,唱到try to sleep
now and close your eyes,
小家伙们会安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难怪唱了几遍之后沉浸在音乐中的小朋友会不自觉进入梦乡。
宝儿三岁时,妹妹小贝贝出生了,新生儿经常醒了哭,吃了睡。有一天妈妈听到我家三岁的宝儿开心的用《old
McDonald had a
farm》的曲调对着躺在床上哇哇大哭的妹妹哼唱着自己瞎编的歌词:我家有个小贝贝,咿呀咿呀哟。妈妈一愣,问宝儿,为啥贝贝咿呀咿呀?宝儿转着眼睛告诉妈妈:因为妹妹不会说话就会哭,就是咿呀咿呀啊。妈妈不以为然:宝儿你小心,等妹妹长大了找你算账!宝儿笑嘻嘻:妈妈,你看妹妹笑了,她喜欢我唱的歌!妈妈回头一看,可不么,床上躺着的妹妹正咧着没牙的小嘴对着哥哥流着口水傻笑,眼角还挂着一滴没有留下来的眼泪。妈妈:.
. . . . .
,看来我家小贝从小就缺心眼哈。不过由此妈妈也明白了,音乐真的是治愈孩子伤心的灵药,宝儿的开心通过歌声传给了妹妹,所以妹妹也就被哥哥感染了欢乐。
后来妈妈发现果然如此,小朋友经常会在开心的时候唱歌,虽然他们唱的都是一些即兴想起来的曲调,有时甚至不成曲调,但你能听得出他们的快乐。等到贝贝长大了,这样的时候就更多了,妈妈的耳边由宝儿一人的独唱变成了宝贝俩一起胡乱改编歌曲,把很多经典的老歌歌词换成了自己身边熟悉的故事,有时甚至是“鬼哭狼嚎”般的吼叫,可那又如何呢?俩小一边唱,一边笑得疯疯的。惹得一旁的看客妈妈都不自觉的露出笑容,有时甚至会不自觉的随着孩子的歌声哼唱,呵呵,傻傻的童年真好,有音乐陪伴的童年真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