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恼人的小升初
时间确实过得很快,感觉没过多久,我家宝儿已经到了小升初的季节,又到了家长伤脑筋的时刻。美国的小升初跟小学一样,没有入学考试,也是就近入学。所以学区房在美国也很热,想进家长孩子都满意的学校,最简单不费脑筋的办法,就是搬到自己喜欢的学校附近住。
美国的学区房一样价值不菲
可是除非自家的经济实力很强,搬到天价住宅区,在美国小区的学校投资有一部分是从居民的房产税里来,一般房价高的小区,学校的经济实力相对雄厚,质量也要好一些。比如靠近本市学院区的那一带小区,房主大部分都是医生、大学教授和银行家,企业家,那里的小学、中学和高中都不错,做家长的可以高枕无忧,只可惜这些地方的房子动辄上百万,实在不是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的人可以妄想的。当然对我们来说另一个选择是租住学区房,可是同样面临房租高,住房面积小,一家人搬过去生活品质肯定比不上现在。
所以对宝贝一家这样的平常家庭,我们的选择余地不算太大,只能图一头,看孩子的年龄,在小学中学和高中里选择至少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至于其他的时期怎么办?只能借助于美国的择校制度。
美国的择校几个方向
是的,在美国就近入学的大环境下,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选择学校,其一是天才班制度,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满足天才学生的要求,那么他就获得了进入天才计划的入场券,可以选择本市的天才学校;其二呢,是特长班计划,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有绘画、舞蹈、演讲、写作等等的特长的话,就可以跨学区报考别的学校特长班。比如我家宝儿从小就学画画,这次小升初我们就报名了学校的一个绘画的特长班,所以在美国,很多孩子也跟中国的孩子一样忙,大家周末也会去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在升初中、高中甚至于上大学都有用处,相当于给孩子多了一个选择机会。
这两项选择对工薪阶层来说是最实用的,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私立学校。美国有很多各种档次的私立学校,差的学校花钱就能上,好的学校呢,人满为患,当然价格也不菲,可哪怕家长真的咬牙凑足了钱,人家学校也不稀罕,我家的邻居去年就申请了两所私立学校,其中一所顶尖学校也没有考上,最后退而求其次上了一所犹太人办的私立中学,但不管怎么说,美国的很多私立学校从教学质量上来说是绝不输于公立学校的,特别是在美南,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实际上是超越公立学校的。所以说来说去,想随随便便就上一所合适的学校,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很难做到的。
天才计划与特长计划招生靠抽签
宝贝一家小区内的小学与高中都还不错,可惜的是中学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对我家宝贝来说,我们基本上就没有考虑就近入学,那么对我们来说就剩下天才计划和特长计划可以选择。按教委的要求,为了不让好学校把所有的好学生一网打尽,这两个计划的招生都是在先确定符合条件的学生之后,在这些学生中抽签决定招生名单。也就是说,一旦你符合了基本招生要求,那么能不能上这个学校就完全取决于你的运气了,并不是学生的成绩第一,就一定能被理想的学校录取。
对于每个应届毕业生来说,每个学生可以报5个天才计划的学校和10个特长计划学校。我家宝儿选来选去,挑了两个天才计划学校两个特长计划,小家伙眼高于顶,让妈妈看了很叹气,问他是不是再选几个?宝儿摇头,我家宝贝爹不放心,又看了看几个学校的招生比例,学校介绍往年应该一般是1:3左右,感觉上几率很大,于是就认可了宝儿的报名表,所以今年本来我们有报名15个学校的机会,宝儿只用了4个名额。当时报名的我们都没有想到,就因为错误的估计了今年的招生情况,我家宝儿的中学录取出现了大问题。
超级无语的抽签结果
美国的入学申请是头一年的12月底截止,录取通知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底发出。结果今年三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当我们查看录取情况时发觉我家宝儿的运气简直差到了极点,他通过了所有的四所学校的资格考察,可惜的是没有被任何一所学校抽中,四所学校,全在人家的候补名单上。更可悲的是,宝儿在候补名单的600多名以外。而每个学校的招生名额最多的也不过300人,也就是说,宝儿进这几所学校的可能性基本上都是零!超级无语的结果。
宝贝妈咪这个郁闷,心话宝儿的运气也不免太差了一点。不甘心的宝贝妈咪直接给儿子报名的学校校长发邮件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结果其中一位校长的回复让宝贝妈咪大吃一惊,哪里是什么三选一的比例,今年他们学校只招收124名学生,报名学生中符合条件的就超过2000名学生!!!!!将近1:20啊,这还不是天才计划,仅仅是特长计划,宝贝妈咪简直无语,这学校公布的消息差别也太大了,没谱啊。早知道如此我们就会多报几个学校做为候补啊!
不管怎么说,事已至此,后悔也没有意义,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各个学校的通知,看看是否还有候补的机会,虽然这个机会目前看来非常渺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