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柴静的《穹顶之下》把大家的眼球都吸引到了国内的严重雾霾上,于是低碳环保生活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宝贝一家生活在美国,虽然对国内的雾霾没有切肤之痛,但宝贝一家定居的城市是美国著名的石化产业基地,宝贝妈咪刚到美国的时候本市曾经因为空气污染问题一度被人们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不过十几年后居然成了美国十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变化很大哈。虽然宝贝妈咪没有关注市政府到底做了哪些具体事项治理污染,但身边看到的几个变化确实值得一提。
大力发展的公共交通
提起公交系统的变化,是有感于今天的新闻,政协小组会上冯巩的一句“我是乘公交来的”博得大家的一片赞扬,确实啊,这才是真正的从我做起,低碳环保呢。话说十几年前宝贝妈咪刚刚出国来到本市,本市的公交系统比较烂,没买车的我不得不租下校内昂贵的学生公寓以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后来自己买了车才搬到校外。那时候校内的停车场是免费的,所以每天开车上班倒也比较经济,后来医疗中心越来越拥挤,政府逐步增加了公交线路,后来又修了城铁电车,加上学校原本就有的教职员工公交减价月票,乘公交上班开始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同时离学校近的停车场开始收费,免费停车场变得越来越远最后干脆消失了。宝贝妈咪后来算过一笔账:发现开车上班越来越不划算了,油钱,车耗,外加停车费,对比坐公交花费大多了,就算是不怕花钱开车上班,我每天开车到停车场,再坐校车到学校,里外里,比坐公交车最多快上个十分钟不到,所以后来我也不开车了,毕竟坐车上班还可以偷懒眯一会儿是不是?
不仅仅是公交系统在本市发展很快,公交公司还针对很多家住很远的员工有另一项服务,大家可以在网上报名,然后几个家住得比较近的人可以合租一辆公交面包车,公交车司机每天负责接送,价钱自然要比公交车票贵一些,但比每月交的停车费要便宜,每个月公交公司还会为这些人提供5次免费招出租车的优惠,就是为了方便有时工作需要不能按时下班的人们。有了这个服务,想想看,即便是住在不通公交车的边远地区的人们一样可以享受到类似公交车的服务,是不是也不错?
燃油电力两用车崭露头角
2005年开始美国经济不景气,一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石油价格眼看着从$0.99元一路飙升到进$4.00元,那段时间美国开始在国内大力推销环保节能的油气混合动力车(Hybrid
Cars),这种车的动力是由汽油和电池组,当时记得同事吹牛说她的TOYOTA 混合动力车Prius每加仑可以跑58英里,什么概念呢,当时我家用的是同厂家的Corolla,那也是一款比较经济的小车,每加仑汽油大概能跑28英里,特别是在油价飞涨的时候,是不是很眼红?那段时间很多人都像我的这位同事一样,把大排量的卡车或是越野车卖了换成了节能的小车,只可惜当时这车的价格大概比我的小车两倍还要多,所以我跟同事说,你得用十年以上,才能把多花在买车上的钱用省的油钱换回来。可没想到几年的功夫,混合动力车的技术改进了,成本也降下来了,再加上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大家购买节能环保型的车辆,为购买混合动力车的人提供了政府补贴,这样两种车的差价明显减少,想也知道近年来新型节能环保车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不仅如此,宝贝妈咪最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我们学校用的短途校园内环行的校车不知什么时候换成了电瓶车,干脆舍弃了汽油,既没有给在医学中心行走的人们带来任何困难,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环保的目的,呵呵,不错吧?想想看,如果哪位领导头脑一热宣传什么为了环保,以后我们停了校车,大家都改步行!估计实际效果就是大家开始开自己的车在医学中心内行走,除了污染,还会造成拥堵,而且这位领导很快就要被人轰下台吧?
自行车在教师中悄然流行
在我们学校,每天上班坐电梯的,或是在走廊里都会看到一些老师们推着自行车,宝贝妈咪来美国后的第一个导师,更是只要没事儿,天天骑车上班,车就丢在我们楼下。现在我们学校每年还专门的有自行车比赛,哈!名目上可不是为了环保,而是----健康你的心脏!想想看,是不是比专门的宣传绿色环保更抓住人心?环保是为大家,可心脏每个人可是只有一个,自己不保护好倒霉的就是自己哦!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3年,美国能源部启用了号称世界上最环保的零耗能建筑,它位于科罗拉多,是一座再生能源实验室。所谓零耗能,就是建筑物本身生产的能源,高于其消耗的能源,除了自给自足,更能供给他人,是目前世上已知最大的环保建筑,在节能减碳方面更是领先世界标准15年。(摘自网络)
说是新能源,其实就是大范围使用的太阳能,不仅是做为模版的能源部大楼使用可再生能源,在马路两边很多闪烁的标志牌,上面也架着太阳能板;宝贝妈咪一家这几年开车旅行,去了美国不少地方,在田纳西,我们见过山顶上的太阳能供电的房屋;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的大平原上,也看到过排成阵列的风车,那是规模巨大的风力发电站。眼见为实,宝贝妈咪这才知道这些绿色能源不再是书本上概念化的东西,而是被人实实在在在生活中应用着。
下一代的绿色能源教育
宝贝一家去过奥兰多的迪斯尼两次,每次都要去看看那里的Epcot,那里的能源馆用3D影片的方式,让人身临其境的了解能源的起源,煤炭,石油千万年的形成史,这些能源又是不可再生的,那么能源枯竭了又会怎样?为了争夺能源,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为了解决能源危机人类对新能源的发现,应用等等,用图片和电影这些孩子们最喜爱的方式娓娓道来,老少咸宜。可以说,不仅是娃娃们,就是不太懂英文的老人家们,都看得津津有味,受益非浅。
在美国,这种形式的教学片在很多博物馆都有,人们就在耳濡目染中,慢慢的记在了心里。宝贝妈咪觉得,如果说新能源的利用是为未来的竞争做物质的准备,那么这些对孩子们的科普教育,就是为未来在做人才的准备。
看着这些,宝贝妈咪有时在想,你看,当全世界在争夺石油资源的时候,美国已经悄然开始为未来的能源枯竭做准备了,如果我们的眼光再不放远一点,将会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优势。到那个时候,不管什么强国梦也永远只能是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