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到底该如何培养

Raven 的宝贝生日快乐!
看看照片里这两个可爱宝宝,是不是很乖巧?可事实上,最近
Raven 家的两个宝贝快把妈妈气得发疯。最近妈妈一直在和宝贝就一件事争执:仿佛是第一次,妈妈发觉宝贝毫无自制力!
一直以来,Raven
都很讨厌监督孩子做功课,总觉得孩子应该是自己的主人,关于写作业,玩游戏这些小事,妈妈只要讲清规则,剩下的就靠孩子自己去做了。如果从小养成监督孩子的习惯,等孩子长大上大学,难不成俺还得搬到他学校旁边接着看?一想到这个结局
Raven 顿时觉得前途无亮----哇,这不是打算当一辈子老妈子?那可不行!所以 Raven
一开始就跟宝儿提出: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是做完作业,然后才可以玩。小时候的宝儿倒是很听话,可能也是功课简单的缘故?所以俺这个妈妈当得很轻松,每次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妈妈总是坐在一旁打开电脑工作,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起讨论,是不是很怡然自得?
以前妈妈做饭的时候,会叫孩子们在边上念书给妈妈读课文,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和孩子们有交流,是不是很幸福?现在这招不灵了,叫宝儿念书,半天不来,一看,合着宝儿跑到边上偷偷玩上了平板电脑,哪里还会把娘的话放在心上?这边呢,叫贝贝过来念书?贝贝早跑到边上打开电视看上了《神奇校车》。还振振有词:妈妈,哥哥在玩电脑呢,你让我也玩一会儿。
好吧,妈妈也心疼孩子暑期可以多玩一会儿,不再限制孩子一定要给妈妈读很“难读”的中文,不过对玩游戏,妈妈也有一定的限制,至少玩半小时,休息半小时,这总算是通情达理的妈妈了吧?所谓妈敬娃一尺,娃总得敬妈一丈吧?可是事实怎么样呢?嘿嘿,说出来气死人,等1小时候妈妈叫孩子吃饭了,一回头,俩宝还在看!气人不?
几次下来,妈妈生气了。这玩是小事,孩子贪玩妈妈也可以理解。但是不守信用,没有自制力这是妈妈不能容忍的。妈妈宽松教育,尊重孩子,如果换来的是孩子的不守诺言,那就说明妈妈的教育失当。惩罚过几回,当时宝贝俩答应的头头是道,没两天又照旧,气得妈妈无可奈何。怎么办呢?妈妈超级郁闷。
孩子没自制力原因很多
最近 Raven
偶然在网上看文章的时候注意到原来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制力不强的问题,孩子没有自制力,不完全是他们不愿意或是不尽力的原因造成。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神经纤维尚未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行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因此会常表现出自制能力比较弱。比如当外在环境的诱惑太多时,或早年未形成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等等,都会导致孩子的自制力差。
Raven
仔细想来,也确实如此。我家宝儿的自制力不强,确实就是从他开始迷上电子游戏时开始,不知什么时候,宝儿会玩许多游戏,妈妈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学的。所以妈妈觉得,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会思考,也该明白事理,知道对错,只是遇到诱惑力大的自己忍不住而已。如果真的只靠妈妈严厉的控制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俺家宝儿就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了,这才是
Raven 教育的失败呢。妈妈还真不要培养乖儿子,妈妈需要的是自己能够自我控制的孩子。所以 Raven
觉得对宝儿玩游戏这个问题,控制不如疏导。不过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具体怎么疏导呢?Raven
摸索了好一阵子了,总结了一些经验:
学会逐渐放手,给孩子机会自制
其实 Raven
觉得尽管以前妈妈很自得认为自己训练好了孩子的独立性,孩子自己会完成作业,可实际上宝贝还是在妈妈的看管下念书,妈妈在边上,就坐得住,不在边上就会走神,这是
Raven
以前没在意的。妈妈也跟宝儿谈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玩之前跟妈妈说得明明白白的,30分钟,怎么一到实际操作上,就永远记不得呢?宝儿也很郁闷,想了很久,才不情不愿的告诉妈妈,他很想30分钟就停,可是玩着玩着,就忘了,游戏的魅力太大了!
一句话说的妈妈哭笑不得,可不是么,这还真是孩子的心里话,就是忍不住想玩,不是真的想让妈妈生气。所以妈妈想,也许应该改变策略,不再到时叫宝儿停,而是让他自己写下开始的时间,30分钟后自己停,第一次没停,妈妈会提醒,第二次不停,妈妈还会提醒,到了第三次,嘿嘿,宝儿呀,用完了自己所有的信用,就轮到妈妈管了,停玩一次,没商量!
给宝贝先定下家规,照章办事
放手归放手,让孩子自制也是俺的目标,但在孩子能够完全自制之前,爸爸妈妈还是要立下“家规”,照章办事。孩子一旦过线,做父母的还是需要制止,不能一味的寄希望于孩子的“良心发现”。
到目前为止,俺家宝儿由于“品行不良”,已经被陆续停止了玩
Wii,XBox,宝儿申请过多次,都被爸爸以不遵守约定,没有按时完成应该做完的作业为由否决。Raven
记得有一次宝儿绝望的跟妈妈说:是不是永远不让我玩 Wii
啦?妈妈的回答是,等你能够达到父母的要求,知道玩到30分钟就停,爸爸妈妈就会让你玩,否则,免谈。哈哈,革命尚未成功,我家宝儿仍须努力!
及时对孩子的自制行为加以褒奖
记得妈妈和宝贝对立最严重的时候,那是一个月前,聪明的宝贝开始懂得给妈妈打电话,探听到爸爸妈妈回家的具体时间后马上跑出去玩,然后在妈妈回家前赶回家写作业。很精明不是?偏巧妈妈刚好有一天提前回家发现了这个秘密,可想而知会多愤怒,狠狠的教训了宝贝一顿。严厉的告诉他们妈妈再不相信说谎的孩子!
宝儿百般哀求,妈妈理都不理,记得宝儿当时伤心的哭了,他真的以为自己是坏孩子,妈妈再也不相信他了,很是自暴自弃。妈妈一看:坏了,说过头了,俺是教育孩子守规矩,可不是让孩子自我定性是坏孩子啊。马上悄没声地改变策略,告诉他信用是可以积攒滴,他每做对一件事,妈妈就给他加一份信用,直到妈妈还像以前一样相信他,前提条件是:不可以屡次透支自己的信用。
别说,这样还是很管用的,宝儿后来果然注意到了要积攒信用,知道每次做对了会找妈妈讨奖励,有时是一个吻,有时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就可以换来儿子开开心心的继续努力自制,是不是很划算?
允许孩子反复,给孩子自省的机会
小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娃娃。在孩子眼里,也永远都是妈妈的孩子,永远都有耍赖的权利。宝贝俩经常的状况是乖两天,让妈妈觉得以前的听话宝宝又回来了,还没来得及高兴,俩小就会忍不住露出恶魔的小翅膀:想吃麦当劳,想要新玩具,想多打一会儿游戏,想......折磨人的点子层出不穷,郁闷不?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Raven
至今没想出好办法,严厉杜绝?貌似不太好用,只好用宝贝姥姥的话安慰自己:孩子嘛,就是猫三天,狗三天,就把他们当顺毛驴,顺着毛捋,可能更好用一些。于是宝贝再重复犯错误的时候,妈妈不吭声,直接拿走他们玩得忘了时间的玩具,叫他们自己反省去。等焦躁的情绪过去时,再来找妈妈认错。
到目前为止,俺们家的宝贝还在跟妈妈的斗争中学习如何自制,妈妈呢,则在与孩子的智斗中学会如何教育孩子,哈,咱们彼此进步,宝贝,接招吧!
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妈妈在这里洗耳恭听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