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前班孩子关于植物的研究报告
春天刚到,贝贝就很兴奋的告诉妈妈,她们在学校里种了一棵树。鉴于贝贝说话没谱的特点,妈妈也没当回事。不过这一次贝贝找来了证人宝贝姥姥,证实这些小娃娃们确实有一天在植树。妈妈姑且相信,还以为是美国也开始有植树节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植树造林,绿化地球的概念。原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不想他们前一阵子,贝贝又拿回来一个小纸杯,里面装着一些土,小家伙郑重其事的交给妈妈:“这里面是我种的
Lima
Bean,呵呵,这是那种能吃的大大的绿色豆子,帮我看着哈,到时候我请你吃豆子!”这个大言不惭的小贝,把种子撒到地里就算请我吃豆子了,真简单哈。

哈,看看我家的农夫小公主
当时妈妈没当回事,结果每隔两天,贝贝就会拿回来一张关于植物的作业回来,今天是根,明天是种子,后天又是果实,这下终于勾起了妈妈的兴趣,想来贝贝他们应该是在做有关植物方面的课题,果然一问就准,这两个月贝贝他们真的是在研究植物。大家都知道美国孩子善于做课题,那么美国老师是如何引导这群学前班的孩子做科学研究的呢?宝贝妈咪就把贝贝的作业整理发布,请大家跟
Raven 一起近距离的观察美国幼儿教育,真的是很简单易行,很有可操作性哦。


这是贝贝他们做的第一个课堂作业:大家讨论后画出4种以木材为原料制造的物品。我家贝贝知道桌椅可以用木头来造并不奇怪,能想到相框是木质的估计就是老师的指点了,至于造纸用的纸浆是以木材为原料,这绝对是老师的功劳,孩子是凭空想不出来的。至于下一篇作业,树为什么有用?贝贝的回答也很妙,很直接的说出了她对树木的直接的观感:会提供各类水果。呵呵,不光是香蕉苹果,连草莓都挂到树上了,可见贝贝是多么爱吃水果哈。
美国的小学课堂并不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孩子们很活跃,和老师的互动很多,孩子可以随时举手发问,老师也会随时回答,所以上课时孩子们很放松,Raven
都可以想象得出课堂上孩子们七嘴八舌抢答问题的情景,在活跃轻松的环境里,孩子们的思维自然都很活跃,发散,所以做出的作业自然各有各的特色,不会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那么在知道了“树”的功能以后,孩子们自然而然要了解树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所以下一个作业,就是关于树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植物都由四部分组成,是哪四部分呢?都叫什么名字?他们的功能又都是什么?从下面这些图片中,孩子们学到了根、茎、叶和花,是不是很直观?既看到了图片,也明白了名称,还学会了各部分的功能。看看俺家贝贝的形容吧,妈妈有点儿忍俊不禁的感觉:花的作用是吸引虫子传粉;茎就像高速公路(妈妈翻译,就是说茎是传输养料和水分的通道);叶子是制造食物的(也对哈,光合作用确实是制造食物);根是把水和营养从土壤里吸收出来;植物生长的3个重要元素是太阳、水和空气。话虽简单,但至少让看的人明白,俺家小贝是真的明白了植物各部分的功能和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是不是?



除了根、茎、叶和花,下面就应该讲到果实了对不对?那么美国老师是怎么讲“果实”这个很大的概念呢?呵呵,还是沿用老的教学方法,一其中的一种植物为例讲述大部分植物的果实都有的部分:老师带着孩子们把一颗大豆解剖开,于是孩子们知道了果实里有外壳(果皮)、营养部分(储存食物)和种子(植物发芽部分)。这样的实物讲解,演示,就是对5岁的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吧?下面的有关植物种子的旅行,也是用孩子们周围熟悉的场景讲述的,地上,花园里,操场上,种子传播到哪里,条件充足,就会在那里发芽,于是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生命循环:播种,发芽,成长,结实,成熟的过程。



小小的一个有关植物生长的教学课程,在中国,估计老师一节课就能讲完,可是贝贝的老师整整讲了一个月,每天都会给孩子们一个新鲜细致的小主题研究,慢慢的把整个植物生长过程展示给孩子,Raven
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学前班的孩子们是可以理解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的。这样的学习,看起来是慢,一个月才能讲完中国老师一节课就可以讲完的内容,可是其效果也绝不是一节科普课程所能比的。孩子们不仅详细了解了基本植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研究,如何去列大纲,如何写科学论文。这就怪不得美国的孩子能说会道了,确实,这群孩子从小就在学习以理服人,重视实验数据,所以美国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能写几页纸的论文丝毫不让人奇怪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