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俩宝难平衡

Raven
的一位好朋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敦厚善良,小女儿眼睛大大的,特别漂亮,让人一见难忘。某日一家四口出门,小女儿被星探看中做平面模特,约好了第二天试镜。一家人开开心心,晚上回家开始给老二准备衣服,老大问妈妈:妹妹明天要做什么?妈妈回答:妹妹明天照相去。老大困惑:妈妈为什么不给我照?当时我的朋友夫妻俩对视一眼,就决定替妹妹放弃了这次机会。目的很明确,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大女儿伤心。宁愿牺牲小女儿做模特的机会。
Raven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很感动,觉得朋友的选择很对。不过,随着 Raven
自家的宝贝长大,再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在问自己:这么做,大女儿也许开心了,可是这样的平均主义对小女儿公平么?一家俩宝,难道真的只有这样才能公平么?事到临头,我会怎么做呢?
为比赛宝儿费心费力
上个月底,Raven
忽然接到宝儿中文老师的 eamil
询问为什么我家宝儿不参加中文演讲比赛?原来11月份中文学校要举办演讲比赛,宝贝俩都没报名。宝儿更是直接跟老师说不愿意参加,为什么?要来比赛通知一看妈妈就明白了:原来5岁贝贝参加的是幼儿组比赛,只是讲故事就好,而8岁宝儿要参加初级组的比赛,需要自己写演讲稿,500字的作文彻底难住了宝儿。话说宝儿今年刚刚开始学习中文写作,300字的作文都会为难的他抓耳挠腮,数着字的往上填,这回好,换成500字作文了,保守的宝儿一看没把握赢,干脆----我不参加了,省心!
贝贝什么都跟着哥哥,哥哥不参加我也不去!怨不得老师不高兴,比起宝儿,我家贝贝更像是混世魔王,什么都不怕,话说今年暑期中文夏令营结业典礼上,刚满5岁的小矮人贝贝跟几个大孩子同台做主持人,普通话说的不错,抢话筒抢得更凶,闹得
Raven
都不好意思说那是我女儿。这回无缘无故的俩孩子都不参加比赛,老师自然要发信问一下。这两个小魔头,不是老师,妈妈差点儿被他们蒙过去了。
知道了宝儿不愿意参加的原因,妈妈自然要想办法鼓励一下。先是砸下重诺:宝儿的讲演稿,只要宝儿自己口述,文字修饰妈妈来做,哈哈,想也知道,写300字作文都困难的宝儿要写500字的讲演稿,有点儿天方夜谭的意思,再加上这段时间宝儿学校功课很紧张,妈妈帮忙也应该;晓之以理之外,当然是诱之以利,许诺今年圣诞节妈妈会送宝贝一份礼物,当然不参加演讲的咱就算啦。就这样两尾小鱼乖乖咬钩,演讲比赛宝贝俩顺利报名。
海外小ABC,不消说英文比中文好太多。宝儿的演讲题目,千选万选,定下来讲万圣节,小家伙中英文串着来,妈妈跟在后面连翻译带整理,居然洋洋洒洒,整理出700多字的作文。

接下来的日子里,宝贝家里是书声琅琅,为选故事,贝贝挑花了眼,一会儿要讲《小猫钓鱼》,一会儿是《海的女儿》,折腾到最后选了她最熟悉的《猴子捞月》,不过好在这些大部分是贝贝课文里的,小家伙熟之又熟,背起来很容易;宝儿就不一样了,中文的口语还马马虎虎,书面语很多宝儿不懂,还需要妈妈一边解释,一边死记硬背,很快小家伙就不耐烦了,拖拖拉拉,一直到比赛前一天,才勉勉强强的完成整篇文章的讲述,至于有表情的朗诵就别想了,而这时边上活跃的贝贝早就连比划带动作,口气腔调都练习的非常到位,显而易见,俩孩子在演讲比赛没开始就拉开了距离。
比赛没获奖宝儿失落之极
不巧的是比赛当天宝儿突发高烧,本就没有信心的宝儿借机就不想参加,妈妈想着辛辛苦苦准备近了一个月,不参加多可惜?就劝宝儿坚持一下,就这样宝儿吃了退烧药和贝贝一起参赛。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贝贝获得了优秀奖,可是我家宝儿呢,什么也没有,当时小脸烧得通红的宝儿眼泪就下来了,嘟嘟囔囔的唠叨早就说不该参加的,我怎么会没得奖呢?贝贝都有啊。
一边的妈妈心里也很难受,看着抱着奖杯开心的贝贝和眼泪汪汪的宝儿,一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安慰落第的宝儿。这时候 Raven
才理解我的朋友的心情: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也舍不得委屈。所以 Raven
也在想也许宝贝不报名参加比赛就好了,或是别勉强生病的宝儿上场就对了。这样不是皆大欢喜?
俩宝之家,各有所长该如何平衡?
可是今天的贝贝可以为了哥哥不去崭露头脚,别人呢?演讲比赛不会因为宝儿不擅长就不举行,宝儿凡事不愿意出头的性格不会变,难不成就为了哥哥,妈妈就打算一直委屈贝贝?这对贝贝是不是公平呢?
Raven
早就发现,我家宝贝个性差别很大,宝儿理性,凡事想清楚有把握才做,有时难免失之犹豫拖拉;贝贝感性,凡事先做再想甚至不想,凭直觉办事。所以对宝儿妈妈总是要推着一点儿,对贝贝,妈妈则恨不得把一种叫做理智的东西直接塞到她脑子里。偏偏宝儿哥哥又是我家贝贝的偶像,凡事向哥哥看齐,哥哥会的,自己也要学,所以不可避免的俩宝就有所比较。宝儿是哥哥,爸爸妈妈又经常让他给贝贝做榜样,自然而然,他觉得自己应该比贝贝强,所以对贝贝获奖自己落第的结局越发无法接受。显而易见,妈妈以后还会面对更多的宝贝同时参赛的局面,到底该不该让俩宝竞争呢?
在 Raven
看来,还是觉得客观评价宝儿,让孩子正视这一次的失败,就当是一次挫折教育吧。Raven
觉得如果因为怕失败而刻意去搞平均主义,和稀泥,会伤了另一个孩子的进取心,最后把孩子们都培养成庸才。相对的如果在两个孩子中引进良性的竞争,恐怕会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前提条件是: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他们成功与失败,都是妈妈的宝贝,只要勇于参与,就永远会得到妈妈的掌声!
所以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先肯定宝儿的辛苦:毕竟初级组的演讲比赛难度上肯定要比幼儿组高,学习中文写作,熟悉书本语言是宝贝以后都要面对的问题,我家宝儿能在妈妈的帮助下写出文笔通畅的作文,就值得表扬,更不要说宝儿还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消化不熟悉的词汇句式,很棒是不是?可是,宝儿的演讲不流利也是事实,妈妈在比赛前反复叮嘱宝儿一定要背下来短文,这样才能做好临场发挥,对不对?宝儿不愿意在这个上面花时间,那么不得奖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呢?下次我们再努力就好,是不是?以后不参加了可不是个好理由哦,那样宝儿就永远别想得演讲比赛的奖杯,是不是呢?就只能永远看着贝贝的奖杯流口水哦......。
还有哦,每个人的长处都不一样,比如宝儿的英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都要远远高于贝贝,这个妈妈从来都不否认,宝儿的画画也很棒哦,小贝有的是需要向哥哥学习的地方,所以宝儿依然是贝贝的偶像,不管怎样,宝儿永远是贝贝的大哥哥,妈妈的好孩子,对不对?
哈哈,Raven
的口才在宝贝这里永远吃得开,一番话说的宝儿不再哭泣,脸上也有了笑模样。边上的小贝呢?嘿嘿,折腾了一天,人家小姐躺在车里去和周公下棋去了,厉害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