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防火安全五项原则

贝贝所在学前班上周五参观消防站
今年德州大旱,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天干物燥,上个月本市有几处荒地都因过分干燥起火,正好赶上十月是防火安全月,宝贝俩的学校同时启动了防火教育。宝儿学校边上就是他们那个区的一个大型消防站,估计看消防车都看腻了,贝贝则稀罕的紧,他们学校上个月请消防队员来校做过一次实地表演,现场给娃娃们讲述火灾中如何逃生,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消防器材,防火服,防火面具什么的,好像很有意思。上周五老师又带孩子们去消防站实地参观,这下子贝贝回来可就和哥哥有共同话题了,两人在家里嘀嘀咕咕,多大的孩子了忽然又恢复小baby
的行为,满地乱爬,翻滚,妈妈这个头疼,制止吧,宝贝俩还有理:有烟的时候,就要爬着离开房间!得!原来小哥俩是在交流防火安全知识。妈妈词穷,索性闭嘴看着小哥俩鼓捣,他们俩一边唧唧咯咯,妈妈就在一边认真数数记录,还好不多,总共5条。别说,还真是非常符合儿童特点的安全防火规则:
一、不玩火柴打火机,看见要交给大人收好
很多由儿童引起的火灾基本上都和小朋友们对火的兴趣有关,比如看到大人使用打火机,火柴,孩子们就忍不住要模仿。无意识中丢弃的火柴就会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幼儿安全防火第一条,就是要教育孩子们,火柴和打火机不是玩具,见到后不要玩,而是要交给周围的成年人收好。
其实在美国已经很少见到火柴和打火机了,这可能和抽烟的人数不多有关,除了一些特殊的区域,公共场合一般都是无烟的。我记得刚来美国时,只在餐馆见过火柴,那是专门给抽烟的人预备的。我家大概有几年都没有买火柴了,也不用打火机,Raven
非常怀疑宝贝俩到底认不认识这两样东西第一件事,看来下次还要给他们科普一下才好。
二、看见房间起火,伏低身子,爬行,向远离火源的屋外撤离
对于儿童来说,在火灾中最大的任务是逃生!所以,美国的幼儿防火教育也是突出了这一点:看见房间里有烟,第一件事,就是逃生。要沿着远离起火的方向,向没烟的屋外跑。
从遍布浓烟的房间逃生,要记住烟是上行的,所以孩子们需要懂得伏在地上,努力靠近地面爬行,避免吸入浓烟造成窒息。
Raven
看着他们在家里的地板上爬来爬去玩得开心,知道孩子们在学校里就这样跟着消防队员们练习。想想看,这样的防火练习恐怕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游戏吧?虽然当娘的看了马上就有把他们扔到洗衣机的的冲动。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主意,给娃娃们讲100遍浓烟有多危险,也不如就这样直接告诉他们:“看到室内有浓烟,就这样爬出来”来的直观。
三、在学校和老师一起排练如何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这条原则,是在学校发生火灾时,教会孩子们不要惊慌,如何在老师(成人)的领导下迅速沿着预定的逃生生路线,远离危险区域。到视野开阔的环境。宝贝学校有没有进行过这类演习,Raven
还真是不知道,不过排队,实在是美国孩子们的“必修课”,记得 Raven
在以前的文章里就介绍过,在美国幼儿园里,讲秩序是孩子们开学后第一件要学的事。出了教室,无论去哪里孩子们都会排成一队,按顺序来。这个跟国内的孩子们是一样的哈。
其实这一条,Raven
认为不仅适合于火灾现场,对任何灾难现场:地震,洪水,意外爆炸事故等等现场的儿童都适用。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带领下孩子,远离危险地带,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们安全。
四、消防员是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火灾现场无疑是恐怖的,让孩子们牢记在这种场合下应该听从谁的领导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Raven
注意到当消防队员们第一次穿上消防服带上消防面具时,有些孩子会被这身不常见的打扮吓坏,所以带孩子们与消防队员们近距离接触,会消除孩子们对怪里怪气的服装后面的消防队员的恐惧感。看看贝贝班上的小朋友来说,经过两次的亲密接触,孩子们早就把消防员,或者说把穿消防服的成年人当成了朋友,这样在关键时刻孩子们才能服从他们的指挥,保护自己的安全。
五、身体起火时,记住:“停住,躺倒,翻滚”三个动作
第五个原则,在英文里叫“STOP,DROP and
ROLL”。就是说,万一不小心,孩子身上的衣服着火了怎么办?很简单,不要惊慌失措,大哭大叫,孩子们自己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扑灭身上的火花。具体就是:停下来,躺倒在地,双手护住脸,打滚。嘿嘿,满地打滚恐怕是孩子们最爱做的游戏了。当然对扑灭身上的火也很管用。
在 Raven
看来,幼儿防火的这五项原则,简单,易做,符合儿童动作特点,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效的自救方法。孩子们记住了,危急时刻仅凭本能就能给自己增加在火场生存与获救的机会。非常值得推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