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en
担心小贝不适应,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在学校最好的朋友乐乐这次和她不在一个班,尽管当初我们很想让这两个孩子分在一起,种种原因,贝贝被分到了这个原不在父母意料之中的老师班上,这位老师擅长数学和计算,另一位老师则比较擅长阅读,由于贝贝的弱项是阅读,宝贝爹妈是很想让她和另一位
Ms.K 老师学习的。不过令人欣喜的,Ms. Marotzke
在第一天的课堂上就赢得了贝贝的欢心,一回家,贝贝就宣布了几次:Mommy,I like Ms.
Marotzke,很是令妈妈开心,看来无心插柳,毕竟知识是学不完的,孩子开心最重要,是不是?

第一天,小贝开开心心的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开始一天的课程:早晨这个时间是画画,贝贝很喜欢哦。
那么,在美国,四岁的孩子究竟要掌握哪些东西呢?Raven
也很好奇,实际上有了宝儿上4岁学前班的经历,宝贝爹妈大致明白美国孩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乐学习,不给孩子任何负担。但如何寓教于乐,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却没有一定之规,各个学校,各个老师是各有各的高招。
晚上回家时,小贝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老师给的课程表向妈妈炫耀,别说,对四岁的孩子们来说,这一天还真得很紧凑,怪不得下午跟老师再见的时候
Raven 问小贝在教室里哭了没有,老师笑:我们的一天很紧张,她没时间想哭的:
艺术与手工
看看,左边就是小贝一天的课程表,差不多每项活动以30分钟计算,比较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早晨一进教室,孩子们大都没完全清醒的时候干什么呢?画画,剪纸,做各种手工,基本上,做艺术与手工的时间,是锻炼孩子的眼,脑,手的协调能力,训练手部细小肌肉群的灵活度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更主要的,是要孩子们认识颜色和形状,为以后的学数学的几何学打下基础。这段时间基本上算是孩子们的自由发挥时间,瞧瞧,孩子们是不是都很安静?就连贝贝这个话痨在教室里表现的也比较稳重,安安静静的画着她的小熊,这要是在家里,贝贝早就闹着要换成芭比娃娃或是迪斯尼小公主了。
“专业”课程:语文,数学与科学
学前班的孩子,是在学不了很多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就和中国的孩子们一样,美国娃娃们通过学习儿歌,背诵诗词来学习文字,扩大词汇量,这些都是
Raven 提到过的
Phonics(自然拼音法)的基础,可以快速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对小贝来说,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实用,小家伙上学没多久就已经可以熟练的双语对换,所以
Raven
一直认为,训练孩子表达是学好语言的捷径。四岁的孩子,还没有自主阅读的要求,不过向美国各个普通小学一样,教室里配备了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小书架,同时要求家长辅助阅读,老师在课堂上的读书活动几乎分布到了各个时间段,可以说,零散的时间就是孩子们的读书时间。
为了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小贝的老师还独出心裁,设计了套 Show and Tell
的游戏,就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拿到一个神秘的小口袋,回到家后可以让爸爸妈妈装上一个小玩具,然后自己要想出几条线索(Clue)告诉大家,让听的小朋友们猜测袋子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对四岁的孩子来说,需要他们要学会抓住玩具的特点,锻炼逻辑思考能力和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给出最恰当的线索,猜的同学呢也一样,必须学会专心听,学会分析各个线索之间关联性,这样才能迅速找出答案。说真的,Raven都很期待这个游戏会有什么样的成效呢。
与3岁学前班不同的是,4岁的孩子们开始了写作,我记得我家宝儿当初4岁学前班结束时还不太会写字,贝贝呢,要厉害一点儿,早了一年开始练习书写,不过,写作?虽然是互动式的写作,就是孩子说,老师写,
Raven 依然非常的好奇,还不知道老师会怎样教刚刚会写字的孩子们说故事,或者说是写文章,呵呵,大家跟我一起期待吧,等 Raven
弄明白了,一定跟大家分享4岁孩子的作文。

关于数学,美国的数学一项乏善可陈,小贝3岁入学时就能数到100,结果在学校学了一年,老师只要求数到30,特别是今年贝贝又参加了中文学校的夏令营,中国老师一项擅长数学,小贝似乎开始学习加法了,这两天又闹着跟爸爸妈妈学习乘法口诀,看来,四岁班的
Pre-math 部分我们就可以直接忽略了。
关于科学部分,老师也是比较别出心裁,他们的教室就像大多数美国孩子的教室一样,分成很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主题不一样,孩子们可以在科学角从沙漏中学习如何计算时间,还可以用可乐瓶装水摇出飓风的模样,还有其他
Raven
没有记住的小装备,完全是从实验中给孩子们讲解简单的科学道理。更有趣的,四岁的孩子们增加了厨艺这门课,老师教他们做饼干和各种小点心,还特地告诉家长周五不需要带中间餐,Raven
在做梦: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吃到宝贝女儿的手艺啦?那我就可以光荣退休了。

课外活动:运动与社交的时间
仔细看小贝的课程表,Raven
发现老师说的一点儿也不假,他们真的很忙,忙到了上下午只有两次总共1小时的课间休息。这段时间,老师将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运动场玩,既锻炼身体,又将几个班的孩子们放在一起互动,也算是很不错的社交时间吧,美国人非常重视从孩提时候就锻炼社交能力,他们将在这段时间学会如何分享,合作与互助,呵呵,Raven
拭目以待,期待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贝学会与周围的小朋友融洽相处。

这样看来,是不是美国的孩子们并不像国内所说的只要会玩就行呢?在 Raven
看来,两国的早教差异,仅仅在于教育方法的不同,对孩子的期望值,可是相差不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