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有了大学生妈妈
http://www.bjcity.net/uploadfile/2011/0804/20110804041201680.jpg
(图片源自网络)
今天工作闲暇之时,忽然见到一则转自《重庆晚报》的网上新闻《广州大三女生怀孕上课两不误,抱着婴儿拍毕业照》,这位幸运妈妈是广州高校新闻学院2007级大学生,大三时怀孕,大四上学期生子,于是就有了毕业时这张母女版的毕业照。
话说这事儿要发生在西方国家,那是一点儿也不稀奇,在美国高中生都可以生小孩,更何况大学生? Raven
周围,就有很多准妈妈在念书,生孩子。不过在中国,那就比较令人惊叹了,根据新闻报道上所说,该学校学生守则上规定,学校允许政策内的结婚生子,只要将结婚证,准生证办齐,结婚生子后也可以正常毕业。看得
Raven
很感慨,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中国教育政策上的一大进步,也是国家法规适合各个阶层的公民的具体表现。这就怪不得北美各大中文网:(文学城,加拿大的家园网),甚至新西兰的读者网,澳大利亚的澳宝网都在竞相转载。
十年前,在读博士生都不允许生子,遑论大学生
大学生结婚生子,在
Raven
读书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国家教育部没有明文规定,但各大专院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大学生不允许结婚,即便学生的年龄已经过了国家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所有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与博士生,在校期间都不允许生孩子,不管你年龄多大。
可想而知,能读到博士学位的女生,年龄都不小了,基本上都是晚婚晚育的典范。然而就是这样,当国家法律遭遇教委土政策,国家法规惨败。更不公平的是,男博士就无此规定,谁也没说男博士的老婆在丈夫读博士期间不许生孩子,职业男女的不平等在此凸显。俺们这群女学生的感慨就是:等外公民!连国家法规都不能保障我们的生育权。现在听起来也许觉得可笑,可是想当年,Raven
身边就有很多女学生因为这样一条莫名其妙的规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当年跟我一届的一位研究生,在医学院读书,毕业前最后一年意外怀孕,算算时间,刚好是在毕业答辩前后生产,很开心,觉得自己很会计算,节省时间,工作生孩子两不误。可事实上呢,在她怀孕7个月时,偶然间不小心被导师看出来了,据说这位著名的教授大怒,认为学生欺骗了自己,不顾那位女同学的苦苦哀求,坚持要她二选一:打掉孩子,或是退学。开始的时候那位女生坚决不肯打掉孩子,后来学校研究生办的人也出面以不给学位相威胁,无奈之下,忍痛把孩子引产。
这绝对不是特例,Raven 周围的几个师妹甚至 Raven 都是因此而不得不做D&
C(人工流产)。不过也不是没有特例,只不过那个女生付出的代价也不小:那是 Raven
毕业后遇见的一位很聪明的小师妹,这宝贝嫁给了大她自己十几岁的老师,后来老公进京做了博士后,她一想干脆就考了北京我们所的研究生,硕博连读。不是读书期间不能要孩子吗?显而易见她也不可能等到毕业后再要,人家干脆就在进京前的暑假造人成功,一家三口一起过来。她的计划很好:第一年在研究生院读书,不用见导师,不用接触有毒物质,生完孩子刚好回所做课题,是不是很完美?她的导师刚从美国海归,对此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偏偏研究生班上的同学有人看她不顺眼,告到了研究生院。这位师妹也很厉害,质问研究生院主管她到底是违反了那条国家法规?主管的回答居然是这是不成文的规定!更可笑的是她的导师都说只要不影响工作进度就不介意,主管人员依然要求她退学,或是打胎。这位师妹也真是硬气,硬是为了孩子没要学位。
读书生子真的不能两全吗?
不允许育龄在读学生生子,Raven
觉得是一个很荒唐的规定,名副其实的“土”政策。除了中国大陆,貌似其他国家都无此项特别规定。不要说欧美国家,妈妈学生随处可见,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大学生生孩子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只有在中国,Raven
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上学生孩子,那能好好读书吗?因此,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精力读书,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才会出台不允许在校生生孩子这种凌驾于国家婚姻法,计划生育法之上的荒唐规定。如果说别的国家的学生都是精力旺盛的可以同时做好学习生活两件事,而中国人不行,那么让
Raven
告诉你,在我的周围,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是利用上学期间怀孕,争取在长达三个月的暑期生孩子,暑期过后,月子也做完了,孩子也稍大,送进托儿所,妈妈再回学校读书,什么都不耽误。Raven
还真没听到过有人抱怨因为是在校学生,就没有精力养育孩子的。难不成,中国人出了国以后,就都变成了超人?以前 Raven
住公寓的时候的邻居,一个可爱的中国女生,就是在上学期间生了老大,比宝儿大20天,8个月后,又再次怀孕,快毕业的时候生下老二,等于三年读书期间,生了两个宝宝,还照样拿到了硕士学位。
中国有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应该孜孜不倦的追求学问,而不仅仅是上学期间。从这个理论推广出去,那么女性一生都不适于生孩子。如果个人觉得上学期间不宜分散精力,最好不生孩子,这还可以理解,但如果转变成了不成文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规定,强迫育龄在校学生不生或是打掉孩子,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在校学生人权的践踏。不免有些匪夷所思。
大学生妈妈的出现,体现是人文关怀
记得2005年3月29日正式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首次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可以结婚,当时在网络上为在校大学生是否应该解除婚禁吵成一片,大部分的人甚至不能接受大学生结婚这个事实,到今天广州出现大学生妈妈,这实在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体现了社会对在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在
Raven
看来,结婚生子,是每个育龄公民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这种权力就不该被剥夺。对在校大学生解除婚禁实际上只是把大学生原本被剥夺的权利交还而已,没有违反其他任何法律与道德,更不等于鼓励在校大学生都去结婚生孩子。Raven
对于每个成年人来说,都应该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养育后代,选择避婚避孕就是很正常的事。其实从2005年大学生婚禁解除到现在,有到底有多少大学生真的去尝试结婚生子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