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倔强女

淘气小贝这是趴在玩具小屋的屋顶上看飞机呢
晚上,妈妈陪宝贝睡觉,平时的话一般二三十分钟,宝贝俩就会开开心心的跟周公下象棋去,于是妈妈也就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一下没有孩子打搅的时光。不想昨天晚上贝贝翻来覆去的不睡,嘴巴里哼哼唧唧的也不知道在念叨什么。看得出来我家小贝有心事了,不错哦,小贝也开始长大了,会思考了哈!
正当妈妈准备出口询问时,贝贝说话了:妈妈,今天乐乐打着我的眼睛了。乐乐是贝贝班上的另一位中国女孩儿,她的好朋友。妈妈听了吓一跳,正想问疼不疼?贝贝又说了:我没哭!妈妈松了一口气:3岁的小贝还不懂得掩饰,没哭就不是太大的伤害。于是安慰她:乐乐不是故意的,不小心碰到就别介意,好不好?
不想贝贝接着说:妈妈,乐乐没有跟我 Say sorry!我对她说了,她要对我
Sorry,她不说。停了一下,贝贝又困惑地说:老师也没有批评她。
家里教育贝贝要懂礼貌
这回轮到
Raven 哑然。在家里,不管是宝儿碰了贝贝,还是贝贝打了宝儿,Raven
都习惯的要他们向受害者道歉,哪怕是做父母的不小心撞到他们,我们也会说一句
Sorry!给一个拥抱。不为别的,只是想让孩子们养成谦和礼貌的习惯。开始的时候宝贝俩还需要妈妈提醒才不情愿的道歉,不过重复的次数多了,俩人也就养成了习惯。
显而易见,懂礼貌这点对宝贝俩的社交活动帮助很大,每天 Raven
送贝贝去学校时都发现,贝贝进学校后很忙,她能和很多妈妈都不认识老师打招呼,Say Good
Morning!还叫得出高年级大孩子的名字,跟人家动不动就来个热乎乎的拥抱,就是我们有时去她学校周围的餐馆吃饭,见到熟悉的人,她也会拉着妈妈过去跟人家打个招呼,Say
Hi!让妈妈看着也与有荣焉:我家出了一个小社交活动家哈。
不过麻烦也随之而来,贝贝养成习惯后,变得极为死心眼,不管是哥哥或是爸爸妈妈谁碰了她,哪怕是轻轻蹭到她,她都会不依不饶的缠着你直到说
Sorry
为止。妈妈的理解是,小贝要求别人跟她一样讲礼貌。这原也没什么大问题,不能说孩子要求错了,可是这在我家行得通,出了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教,就不是宝贝妈咪能管的事了,于是,贝贝在家门之外就闹出了一系列的事:

这是沙坑里的小船,贝贝称之为诺亚方舟(贝贝所在是教会学校,她很熟悉这些圣经故事)
拒绝做别的孩子的好朋友
妈妈头一次见到贝贝的坚持原则,是一次周末在她同学的生日晚会上,本来几个孩子玩得好好的,妈妈坐在旁边优哉游哉:突然边上爆发出一阵大哭,Raven
扭头一看,是贝贝班上的一个小女孩
Hana,正哭着围着贝贝转,贝贝一脸不高兴扭着头不看人家。我知道那孩子一直很喜欢和贝贝玩,就过去问为什么?小
Hana 看见我,就像抓着了救命的稻草,跟我说贝贝不愿意再当她的朋友了。妈妈莫名其妙,只得蹲下来看着贝贝,跟她说对小朋友要和气(nice),不能动不动就不理人,这也是礼貌。小贝撅着嘴扭过头就是不吭声,弄得妈妈尴尬得看着小
Hana 和她的爸爸,无可奈何。倒是边上的乐乐用中文说话了:是 Hana 不对,她太
rude(粗鲁)了,把琪琪碰倒了,贝贝要她说 sorry!看来我家小贝正义感又发作了,不过,这话叫我怎么和 Hana
的爸爸说?无奈之下,Raven 只好请人家原谅小孩子家不懂事。
不料这事儿还不算完,等周一上学的时候,Hana
又遇到了贝贝,她还记着周末的那件事呢,马上扑过来抱住贝贝说:我们是好朋友!小家伙高贝贝半头,Raven
眼睁睁的看着贝贝在那孩子怀里挣扎,哭笑不得:这年头执着的还真不是贝贝一个人!好在 Hana
的妈妈看出贝贝的不乐意,及时让女儿松开了手,否则我还真担心贝贝急了会咬人。MS. Moore 老师听了这话过来询问怎么回事,Raven
只好复述了周末发生的故事,没想到老师也认真起来,开始跟妈妈告状:原来这已经不是我家贝贝头一回干这事儿了,上一周,她居然弄哭了好几个孩子,原因都很简单:那些孩子没有按规矩办事(Follow
the
rule!),结果贝贝不开心了,就拒绝做他们的好朋友,惹得那些孩子放声大哭......。最后老师的总结是:你家贝贝是不是有一点儿太强硬,太有支配欲了(bossy)?神爱世人,她应该把基督的爱传给大家!(这是个教会学校)。
妈妈很无语,也很哭笑不得,怎么这些孩子们都这么认死理儿?贝贝不跟你们玩,你们不会跟别人玩?干吗那么惯着她?贝贝也是,别人不守规矩,有老师和家长管,那里用得着你这个小人当世界警察?不过想着想着忽然又有些心虚:会不会是俺这个做娘的对贝贝要求过份僵化不知变通了,态度有时又比较强硬,以至于贝贝有学有样,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严格遵守同样的社交原则?
如何引导处于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幼儿?
在 Raven
偶然翻过的书中有一本是蒙特梭瑞关于幼儿敏感期的著作《童年的秘密》,提到过2.5-6岁的孩子,正是处于秩序敏感期和社会规范敏感期,他们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对其日后能融入社会,拥有自律的生活非常有帮助。我想贝贝对社会规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是却缺乏和周围孩子交往的实际经验,所以,当别的孩子的行为脱离了她的期望值时,小家伙不知所措,干脆就用最简单的强硬方法处理:单方面宣布不再做人家的朋友,不理人家了。
贝贝这样是非分明,既让妈妈欣慰,又让母亲担忧,更让妈妈反思的是:是否在教导贝贝讲礼貌,遵守社会规范的同时,忘了要教贝贝宽容之道?毕竟每个孩子的自律性不一样,要允许人家犯错误,以宽容之心待人待己。贝贝这种强硬的处理方式会不会让她以后失去很多朋友?各位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
后记
狡猾宝儿的招数:
晚上回家时
Raven
跟宝贝爹谈起自己的忧虑,嘿嘿,爱女如命的宝贝爹坚定的站在女儿一边:小孩子不讲规矩,就该批评,我家小贝即便是方法不太合适,大方向没错!要跟老师说,不能哪个孩子会哭闹就偏心哪个。小贝不愿意跟谁玩,那是她的自由......。妈妈听得直头疼!正想着如何跟孩子爹解释不能这样宠孩子,边上的宝儿说话了:贝贝,跟你说,有的人很
rude(粗野),你可以离他们远一点儿(leave them
aside),但不要说不做他们的朋友,不跟他们玩那就是了。听得一旁的妈妈目瞪口呆:一个母亲生出的孩子,同样的教育方式,怎么我家宝贝待人处事差别就这么大?还是因为宝儿年长三岁,智慧得多?别说,这也是一个方法哈,我家宝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睿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