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愤!如此“创业绩”为哪般

(2009-12-10 00:32:02)
标签:

杂谈

政府业绩

高楼

房产

唐山地震

分类: 人生百态

气愤!如此“创业绩”为哪般

加工图片摘自网络

 

    今天早晨打电话给父母,爸爸很忧郁的告诉我我们的家要拆迁了,要他们签字呢。我吓了一跳,那房子是八十年代中期建的,70年的使用期,到如今,才刚过了20多年,怎么就要拆了?

 
妈妈接着说,哪儿呀,不是房子有问题,而是市政府要在这里建亚洲第一高楼,据说有100多层高呢。这是“业绩”!我们家门口的农贸市场,新华书店全拆了,全要盖高楼。
 
我沉默了,实在是无语。我的家乡在76年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我想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知道那场惨烈的地震,那年这座城市得到的最多的评语就是----全平了。有兴趣的人们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绝不比汶川大地震的破坏性小。我妈妈学校图书馆的一层楼在地震中全部掉到地下,全校师生损失了三分之一。我们家比较幸运,住在我爸爸他们建筑设计院自己设计的房子里,俩层楼,据说他们设计的是抗6级地震的。地震过后,据我哥哥的描述,周围的房子全倒了,只有我们这边的家属院只是二楼房顶掀了,前后墙倒了,一楼根本没有塌,只是墙上有裂缝。整个大院就我外婆一人在地震中去世,还是医疗事故。从那时起,我就对知道,这房子抗震与否,在关键时刻是能够救人命的。
 
我记得,这座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建的新城市,当时的一切都是重新规划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座城市处在环渤海地震带上,城市规划中居民楼是不可以建超过6层(或是8层?)的。当年地震后建的房子标准是抗6级地震的,最早的一批,就是我父母现在住的,只建了3层,使用年限是70年。在该市地震20周年纪念上,中央领导同志还说新城市的建设规划非常合理。现在,在时间又过去了13年,难道当年的市政规划就不合理了?还是说在这13年里建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已经可以在环渤海地震带上,以普通市民心理可以承受的价格,建造100层的,抗6级地震的房子了?
 
使用年限70年的房子才用了不到30年就要拆掉,不知道这笔浪费市政府算过没有?还有就是,这座城市本是重工业城市,人口没有京津多,住房并没有像京津一样紧缺,盖了这么多高楼,谁住?谁买得起?像我父母住的这样的已经买了产权的房子凭什么说拆就拆?拆完之后这些人住在哪里?新房子是不是又要花钱买?这些钱又由谁出?谁来监督和保证这新建的高楼大厦能抗地震?难道说盖了亚洲第一高楼这里的经济就是亚洲第一了?
 
听我娘说,学校要让他们回去签字同意拆房,他们正在发愁不知道房子拆了以后东西放哪儿,家属院内还有一个86岁的老教授,据说是想拒绝签字的。不仅如此,我家住在该市老城区的边缘,周围方圆若干里的地方都要拆,有的已经拆了,现在是哭闹的有,自焚的有,被拆迁的人打伤的也有,乌烟瘴气。我好奇呀,就问:那为什么没有告状的?我妈叹气:怎么没有?可是市长要“政绩”,在一方当几年父母官,总要有政绩,然后才能向上走,这开发商早就跟政府挂钩了,开发商赚钱,市长赚名,那里管老百姓怎么想?现在人都叫市长“X大迁”,因为现在的这座城市大兴土木,到处拆迁,不是我们现在富裕了吗,总要折腾折腾给人看呐,这不是钱烧的又是什么?
 
我默然,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年头,领导往上爬,政绩第一。我妈妈学校也发生过前任校领导为了政绩,拼命贷款建房,买设备,他的“政绩”出来了,可是,借的钱是要还的,等他卸了任,还钱的就是下一任。没办法,下一任还得接着借钱去还上一任欠下的一屁股债......这样的领导要能因为为祸一方而升上去,那才是社稷之灾。只要不是在他的任期内发生地震,他管你百姓如何?
 
这几年,耳朵里充斥得,就是拆迁,盖房,难道我们就不能干点别的?建房热的下一步就是楼市泡沫,美国的这一次经济危机不就是由买房的次贷危机闹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从中吸取一点教训?总是反复的在一个地方不停地跌倒?
 
这还是小事,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目前还处在环渤海地震带上。地震,这个悬在它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都在,有谁能保证在这里建高楼是安全的?33年前的惨剧难道大家都忘得干干净净?地震的能量又积聚了33年,谁又能保证在今后70年内不再有大地震的发生?难道,我们的记忆只能维持3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