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花生妈妈正面管教育儿 |
分类: 猫言无忌(花妈的情感世界) |
http://s13/mw690/001M1M4xgy6H4f6UP2k9c&690
看着熟睡的花生,不禁一阵阵心疼。每个人来到这世间的使命都不同,唯有相信:存在即疗愈。接纳你,努力懂你,爱你。
这是昨晚发在微信上的一段话。这段话,源于两次冲突。
第一次冲突:妈妈要关小黑屋!
一个多月前的某个晚上,我清理饭桌、打扫厨房,正准备倒完垃圾歇口气,当我从厨房出来时,花生一脚踢倒客厅的垃圾桶,厨余垃圾撒了一地。我倒吸一口气,让他停下来帮我收拾,他踢得更欢乐了。疲惫、生气、懊恼,大脑盖子已然打开,我一边收拾一边警告他:“如果你再踢,就去房间冷静冷静!”
战争骤起。
花生边踢边笑,我压根没法收拾,噌地站起来。他赶紧跑到小房间找爸爸。我收拾完,刚转过身,花生瞬间把房间的垃圾桶扔了出来,又是一地狼藉……
我的情绪按钮完全被触动了,一把拽住他往另一个没开灯的房间走去,他挣扎着哭了,我没有松手,把他拽到床上,他急急爬下床往外跑。那一瞬间,他眼里的恐惧,深深刺痛了我。我本能地放弃了刚才的坚持,呆呆站在门边……
花生爸爸正收拾着地上的垃圾,花生跑过去,哭着喊“爸爸,爸爸!”老公默默地抱起他,拍着他的后背,父子俩就那么一起坐在地板上。
我关上门,一个人在黑暗中落泪,想到自己如此伤害一个孩子,心就很疼很疼。
后来,父子俩来房间找我,花生在爸爸的接纳下感觉好了许多。我依然忍不住流泪,花生爸爸抱着我,只是说:“心里难受就哭出来吧。”于是,我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花生竟然过来亲了我。我们三个人躺在没有开灯的房间里,彼此陪伴着。
我渐渐平静,看着身边的花生,向他道歉。
我说:“我很后悔,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妈妈真想你能有个更好的妈妈。”
花生说:“我不要好妈妈,我就要这个妈妈,我只有这一个妈妈。”
我再次哽咽:“可是,妈妈今天伤害了你。”
花生依然坚定:“那我也只要这个妈妈。”
那天,我们没有开灯,才发现窗外的月亮和灯光是那么明亮。我一直在想:如何把这次错误当作成长的机会?如何弥补孩子心里的伤害?
睡前,我对花生说:“以后,当妈妈或是花生觉得心情很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来这个房间,一起感觉好起来吧?”花生很乐意地答应了。
第二次冲突:爷爷推我!
昨天,我到家发现花生拿着爷爷的iPad在看列车爆炸的新闻图片。等了几分钟作为缓冲,我提醒他收起来,他不答应。我抱着他:“妈妈知道你还想看,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现在需要把这个还给爷爷”花生不肯,于是我把iPad收了起来。
他很生气,哭了。我理解他,对于电子产品,我们的规则一直很清晰,他有自己的iPad mini,每次看两集Pepper Pig(每集五分钟)。这次,我之所以这么坚持,是因为这个iPad不应该成为花生的玩具,并且这个内容也不应该让他看到。而他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对内容的好奇,而这种好奇的根源是恐惧。花生本就对气球爆炸、鞭炮或打雷等现象心有恐惧,我一直在帮助他理解和面对,但这种两车相撞、浓烟滚滚、现场惨烈的图片只会在他的小脑袋里留下更多难以理解的问号。
所以,我选择先执行,再接纳。此刻,爷爷明显不悦(我理解),站在花生面前有点严肃地说:“你说你为什么哭?”
我不想让花生有其他困扰,就说:“妈妈和花生去看本书吧?或者我们玩贴纸书好不好?”他一直哭,推开贴纸书。我理解他,就说:“没关系,妈妈等你,那我先把贴纸书收起来。”
我转身把贴纸书拿到客厅,只听房间里传来爷爷严厉的声音:“别哭了!”我心里很不舒服。还没回过神,只见花生哭喊着跑出来,几乎是尖叫:“爷爷推我!”我当时甚至感受到了一股恐惧,瞬间就把花生说的“推”的动作和我听到的“别哭了”的声音联系到了一起。
他在我怀里大哭,这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想停又控制不住的次数屈指可数。我紧紧抱着他,压住自己的泪水,生气、委屈、心疼、无助、甚至是怨恨:没有人有权利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然后,花生拽我,不知是愤怒还是绝望地喊着:“妈妈,你带我去打爷爷,我要打爷爷!”很快又哭得说不出话来。他哭得太厉害了,奶奶在一旁让我带花生去打爷爷。
我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摇摇头,这样给孩子做的是什么示范呢?
可是,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做,花生本来就深深困扰于为什么幼儿园里有的小朋友对自己不温柔。好在,我已经学会,当我不知所措时,相信接纳和陪伴的力量。
我紧紧抱着他,抚摸他的后背:“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很伤心,也许还很害怕,肯定觉得特别难受,哭出来会好一些,妈妈陪着你。”
他挣扎着不让我抱,还是要去打爷爷。我一次次把他抱过来:“妈妈知道你的想法。等你感觉好了我们再说这件事,好吗?”
“我们先平静下来,慢慢来。”
“妈妈爱你,会一直陪着你。”
他一次次挣扎,我一次次抱他,他一次次试图在我怀里平静,但是又起来挣扎。
后来,这个三岁的孩子大哭着努力对我说:“妈妈,我想我们去房间平静一会儿。”
我想,他一定是感觉特别特别难受,他是多么希望摆脱这种感觉啊,才能想起我们关于平静的约定。我含泪带他去房间,顺手关上门。
他刚爬上床又下去:“开着门,我要开着门,我们重来一次!”于是我们重新从外面进到房间,他再次下床说:“我想关上门!”
他在我怀里,哭,停几秒,想起来又哭,哭得说不出话来。
等他稍微平静一些,我问:“花生很伤心,是因为我拿走了iPad,还是因为爷爷推你了?”他一说“爷爷……”就再次泣不成声。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能够传递爱的规则并不会伤害到孩子,最令孩子害怕的是不被理解和接纳啊!
他哭了很久,然后坐起来要求看书。我说:“等你感觉完全平静了,我们再出去。”读了几本书,讨论故事情节,之后他说:“妈妈,我好了。”我说:“那现在你愿意跟爷爷谈谈么?如果爷爷推你了,你可以要求爷爷道歉。”
他下床,看到地上一个网球,就说:“不行,我要拿这个球扔爷爷。”我说:“妈妈相信花生也不想让爷爷伤心,你愿意接受爷爷的道歉吗?”
出了房间,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把球扔给爷爷,是一起玩的举动,像是表示和解。又说:“爷爷,对不起。”说完低头笑着说:“妈妈,我先道歉了。”我提醒他想对爷爷说什么,他说:“爷爷你可以给我道歉吗?”好在,爷爷对花生说:“爷爷刚才推花生了,爷爷做得不对。”
晚上,花生在吃饭和玩的时候都显得很轻松,没有故意挑衅,没有刻意取悦,对爷爷毫无芥蒂。我对爷爷奶奶说:“花生是个多么善良简单的孩子啊,他只是想哭,为什么不可以呢?”
最近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里读到:人性中脆弱的自然状态是柔软、接纳、开放和幸福感。在花生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纯真和接纳,他付出的才是无条件的爱。
睡前,关了灯的房间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说:“花生,谢谢你,是你想到了来房间平静的好办法,让妈妈在关键时刻能够感觉好起来。”是啊,当时如果在情绪的推动下,我可能会责怪爷爷,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家庭战争。后来我和爷爷聊天,才得知花生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都和爷爷闹了一些不愉快,爷爷真心不知道如何面对他的那些要求,而那天是因为我的原因,爷爷才帮忙接送花生的。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到了最好,不是吗?
后来,我问花生是否想聊一聊,他说:“妈妈,我现在不想说。”带着心疼,我说:“好的,晚安,妈妈永远爱你。”他翻身亲了我一下,安静地睡着了。
是的,学习正面管教三年,我还在不断犯错,在育儿的道路上磕磕撞撞,可是我已经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你看,成长,并不只是孩子的事。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平时对孩子苛刻一些,那他在面对别人时不就没有那么脆弱了吗?对于坚强,我始终坚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遭受很多挫折,有的人是在爱的支持下拥有了强大的不畏艰难的内心,生活在他的心中留下的是甘甜的滋味;而有的人是在拒绝和伤害中炼就的刚强与冷毅,生活对于他而言更多的是痛苦和苦涩。你希望自己拥有何种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