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提供选择:方法介绍+实例分享

(2013-09-09 09:13:06)
标签:

花生妈妈

正面管教

父母课堂

有限的选择

育儿

分类: 正面管教(花生妈妈的沙龙)

【正面管教工具】给孩子提供选择

http://s6/bmiddle/60e80bb1gx6CvFPn1k1f5&690

 (文字由花生妈妈根据《正面管教》中的内容记录整理;图片是花生妈妈拍摄的正面管教工具卡。)


我们总是习惯于命令孩子或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选择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主权,而不仅仅是按照大人说的做。

 

选择与责任和能力直接相关。年龄小的孩子还不足以承担很多责任,我们应该为其提供有限度的选择。年龄大的孩子有能力做出更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我们给孩子提供的选择应当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并且尊重情形的需要。给孩子提供的每一个选项都应当是我们能够接受的。

 

以睡觉为例,我们经常会问孩子“现在你愿意睡觉吗?”可是根据当时的情形我们或许并不能接受孩子选择不愿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年龄小的孩子选择是现在上床还是再玩五分钟;是看完两本书还是三本书之后。对于年龄大些的孩子,则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入睡时间,制定睡前惯例,同时他们需要对第二天早上按时起床上学承担起责任。

 

对于那些孩子们可能无法选择不做的事情,比如完成家庭作业,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做作业的时间:“你希望什么时间做作业,放学回家就做,还是吃完晚饭再做?你来决定。”

 

给出选择之后加上“你来决定”,尤其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赋予了权力。

 

有时孩子们不想接受我们给出的选择,而是会自己提出另一个想法,如果这个想法是尊重孩子、尊重我们、尊重情形需要的,那当然没有问题。如果不是,那我们可以说:“这不是一个选择。”然后和善而坚定地重复我们给出的选择,并且说“你来决定”。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3EN00SIGG.gif

【实例分享】有限的选择:小方法,大惊喜

9月1日,花生妈妈正面管教父母课堂五班结束了第一节课。9月2日,学员彤彤妈妈就和两岁半女儿之间发生了如下小插曲。从她的记录中,我可以看出这个和善型的妈妈已经开始和善而坚定地与孩子一起设立健康的界限。我感受到了她的欣喜,也感动于她的用心。经她同意后,我把文章发出来与更多朋友分享。

http://s1/bmiddle/60e80bb1gx6CvFXMADK00&690这个特别爱笑并且笑起来甜到人心里的小女孩儿就是彤彤。
 

1. 成功的应用

早上,我已经起床,宝宝还在睡。突然外面响起的鞭炮声把她吵醒了,她在叫妈妈。我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紧跑过去。宝宝要我陪她继续睡,我告诉宝宝,妈妈正在做早餐,没有时间陪宝宝,而且妈妈都已经起床了,不想再睡了。宝宝马上脱口而出这几天的口头禅:“不行!”我没有立刻离开房间,而是想到了花生妈妈提到的“有限的选择”工具。我对宝宝说:“要么你自己一个人再睡一会儿,要么你现在起床,你自己选择一下。”结果,宝宝不再坚持让我陪她睡,而是告诉我:“那我一个人睡一会儿再起床吧。”我说“好”,然后去厨房继续做早餐。不一会儿,宝宝自己起来了,并到厨房来找我。

 

看来这个方法真的起作用了。我能想象得到,要是平时,我一定会不停地说,妈妈在做早餐,没时间陪宝宝一起睡,而宝宝继续坚持要我陪她睡,然后我就会不理她,也不顾及她的感受,直接拒绝她的要求,继续做早餐,然后就会听到宝宝委屈的哭声,一个糟糕的早上就这样开始了。幸运的是,今天这一切就这么平静地过去了。

 

2. 出乎意料的结果

我做好早餐,准备叫宝宝吃饭,但她还没有洗脸刷牙。宝宝最近不爱刷牙,每天我都要想办法让她刷。我想要是直接叫宝宝刷牙,我得到的一定又是坚决的“不!我不刷牙!”我决定试试花生妈妈的方法。

 

我来到宝宝跟前,问宝宝:“宝宝,你是想像小兔子那样蹦蹦跳跳地去刷牙,还是想像大象那样咚--咚地去刷牙?”我还边说边比划。看她回应不是很积极,我接着说:“你先想一想吧,我到厕所等你。”然后我就帮宝宝把她要站的小凳子搬到洗脸盆前面,等着她。过了一会儿,没动静,我忍不住悄悄地往宝宝待的房间里看了一眼,发现她正从床上下来,我赶紧把身子缩回去,继续等着。结果宝宝爬着过来了,她还告诉我:“我是像虫子一样爬过来的。”小家伙既没有学兔子,也没有学大象,而是学虫子。这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呀!

 

3. 第三种选择

上午带宝宝去超市,买完东西出来时,她想坐游乐场门口的摇摇车。不巧的是,她向来爱坐的喜羊羊坏了,只剩下一辆小汽车空着。我建议宝宝坐小汽车,可她就要喜羊羊。我告诉她,她可以坐在上面玩,但是没法摇,宝宝答应了。但是,几辆摇摇车之间的距离很小,宝宝担心旁边的小车撞到自己,不敢爬上去,我没有强迫她自己爬,试图帮忙抱她上去,她不让,这时我也不确定她的想法。于是,我带她去旁边店里看了一会儿玩具,出来时走了不到10米,她还惦记摇摇车。我以为她还会坚持喜羊羊,于是让她选择:“你是想在这里的喜羊羊上坐着不摇,还是回小区坐可以摇的喜羊羊?”没想到,宝宝的回答竟是:“我要坐那辆白色的小汽车。” 好吧,我承认我的智慧还不够高,宝宝居然又给我一个选择外的选择!于是我带着宝宝满足了她的心愿。

 

花生妈妈补充:这是一位和善型的妈妈,在以往面对和孩子的需求冲突时她更容易放弃自己的需要,这仅仅是她学习如何和善而坚定地与孩子一起设立健康界限的第一步,让我欣喜不已。当然,面对同样的情形,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规则。比如有人觉得自己可以放下早餐,陪孩子躺会儿;有人会认为刷牙是孩子自己的事,刷不刷都随他去,等等。所以,正面管教课堂不会给家长灌输什么是所谓正确的规则,作为讲师的我也不会将自身规则强加于他人。在这里,大家能够有机会去感受feel而非copy什么是长期效果和互相尊重的方法,再结合每个家庭的情况和父母自身的智慧来运用,因为父母最懂孩子,最懂自己。此外,正面管教不是让大家像贴创可贴式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帮助父母将关注点从“如何让孩子……”转移到“我可以怎么做……”,首先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有很多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