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会议:避免春节两代人的育儿纠纷

(2013-02-06 15:17:50)
标签:

花生

正面管教

家庭会议

隔代育儿

育儿

分类: 正面管教(花生妈妈的沙龙)

文:花生妈妈/不抓耗子的猫  图:网络

 http://s14/mw690/60e80bb1td509245079cd&690
2012年春节后,我忍无可忍写了一篇文章《忏悔:春节里的育儿六宗罪》,现在读来还依然心痛。眼看着又是新的一年,问题不变,而说到底都是两代人育儿的问题。既然一切都是预料之中,我就不能再去做被动反应的临时消防员,思前想后如何以最合适的方式提前与老人沟通。好在,今年家里一个比较好的变化和基础就是我和花生爸爸都系统学习了正面管教的培训课程,而爷爷奶奶现在对这套体系也已经非常认同。于是,我和老公商量按照正面管教的方法召开一次年前家庭会议,他很是赞同。

其实正面管教中的家庭会议主要是邀请孩子参与、对孩子授权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育儿工具,通常适用于有四岁以上孩子的家庭,每周定期举行,强调在积极友好的气氛中,培养孩子倾听、解决问题、相互尊重、关心他人、合作、责任感等等品格和生活技能。但是正如正面管教的许多其它方法一样,家庭会议其实不仅仅适用于育儿,也能对我们日常与家人、同事、朋友的相处技巧有所启发。

我们确实这样做了,而且进展顺利。

准备:提前几天告诉爷爷奶奶作为家庭活动召开家庭会议的计划和意义,询问他们的时间;邀请他们积极考虑议程(共享责任)。召开的前一天再次友好提醒。

分工:

主席:花生妈妈(对流程最熟悉,今后轮流)

记录:花生爸爸(对流程熟悉且不想让老人分心,今后轮流)

时间:晚饭后。

地点:家里。因为花生年龄太小,还不能积极参与,我们没有正式地围坐一圈,而是很自然地坐在大家习惯的、能进行目光接触的位置。

会议流程:

1.    感谢(创造积极的气氛,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花生爷爷:谢谢孩子们的关心,还送了智能手机作为生日礼物,玩得很有意思(在优酷等软件找到了很多以前耳熟能详的音乐、老电影和京剧);感谢花生妈妈的教子有方,相比之下尤为明显,希望不要过于劳累。

花生奶奶:和爷爷的想法相似,强调注意身体。

花生妈妈:感谢爷爷奶奶的付出和理解,让我从一开始的害怕到现在的欣慰和感动;感谢他们对我的认可和支持;感谢爷爷在遇到拿不准的教育问题时,会主动找我商量,询问我的意见;感谢花生爸爸一直的支持和贴心的陪伴;感谢花生,让我有了新的生活。

花生爸爸:感谢爷爷奶奶的辛苦,感谢花生妈妈的付出,感谢花生的存在。

花生:最后问花生最想谢谢谁,他说是爸爸。

2.    讨论议程和解决方案(关注于解决方案,而不是责备):

假期里花生的饮食:出门拜年较多,只在熟知的亲戚家吃饭;不吃老家的炖肉和其它油腻食品;中午米饭和炒蔬菜,可以搭配丸子汤或西红柿鸡蛋汤等;晚上喝点粥或汤面。不听他人多吃肉才会长胖的耳旁风,不受环境的影响,不追喂。这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的解决方案,一致通过。

假期里花生的睡眠:讨论了初一清晨去太爷爷家拜年的时间、午睡时间和地点,去亲戚家拜年的时间要避开午睡时间。

孩子的社交礼貌:不强迫和陌生人打招呼,以身作则就行;不当众褒贬自己或他人的孩子;不要求孩子为他人表演节目;不随便打断孩子,强迫孩子遵循别人的玩法或必须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等等。

花生的安全问题(爷爷提出的议程):一方面是身体的,放鞭炮时尽量待在屋内,出门在外有专人陪伴;另一方面是心灵的,当他人虽然是出于友好但是却在不恰当地逗弄或取笑孩子时,礼貌地将孩子带走。不要纠结于面子问题。

花生妈妈工作时间:书籍出版有时间要求,春节也不能松懈,爷爷提前回家安顿好我的办公区域,假期的下午尽量不串门,大家照顾花生,让我安静做翻译。

3.    特殊事件:春节拜年的各家礼品清单。

4.    日程表:年货购买时间和分工、洗车时间、春节出行计划等等。

5.    家庭娱乐:品尝自制蛋糕。

虽然中间也有一些跑题或花生掺合的欢乐插曲,但所有计划的议程算是很顺利地达成了一致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大家共同参与出谋划策的过程,老人们对于最终的决定也欣然接受。最后大家一起品尝花生爸爸做得不算成功味道怪怪的蛋糕,轻松快乐、不抵触、不内疚地结束了2012年度家庭会议~~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3EN00SIGG.gif

 

新浪育儿首页推荐:

http://s1/mw690/60e80bb1gd5cd603a825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