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享受写长篇的快感?
(2010-04-29 13:19:00)
标签:
长篇小说快感声名作家人人文化 |
分类: 蓝大综艺 |
这个时候,我突然就想起了《骇客帝国》中尼奥面前出现的那两排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枪。我就感觉现在的长篇小说像那枪一样袭过来,它本是给你用的,现在你却被它袭击了,这是一件令阅读者无比沮丧的事情。当我战战兢兢地打开以前非常谈得来的博友的博客,三个长篇连载让我尤如摸了一把“枪”的时候,我怀疑而懵懂着,全然没有那种获得武器的快感——它完全有可能根本就打不响,甚至走火自伤。
这个时代有很多定语,“长篇小说”如今竟也成了一个。“在这个长篇小说的时代里”(此句纯属引用),无人甘居落后,纷纷舞戟操戈。写长篇无可厚非,是件大好事,坏就坏在了这股子冲劲儿,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写“长”了再说。好歹成了长篇,捧在手里沉实了,仿佛自个儿的声名分量也沉实了,这就是一种快感了。网站、出版商多精明啊,名家们也是平易近人的多,词真意切地整几句高超的评语诚挚地向您推荐,又一部“不得不看”的长篇新作就这样问世了。噢,往往还与我一样,取个带点歧义引人联想的题目。
怎能不怀念博尔赫斯呢?怀念他的“短”,他一生像对抗他的失明症一样顽强地对抗着“长”,不为“长”所动,并以“短”胜“长”。最终得到全世界声誉,成为一代大师,就靠着那简朴而奇异的“短”。
所以不写长篇就成不了大家,出不了大名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但也不知怎的,这说法竟将众人唬弄住了。那除了声名之外,还有什么帮衬着,共同诱使着写手们作家们,以及那些被包装成比真作家更伟大的作家,我们姑且也叫做作家的人们,疯狂地赶制着长篇小说呢?我想就是利了。于是会有人悄悄告诉你,写长篇吧,名利双收啊。我们这些忠实于文学及曾忠实于它的人,对“名利双收”曾是多么厌弃和鄙视,而现在想想它,嘴角都要露出笑意。有人说这是文学的悲哀。依我看,文学没什么可悲哀的,文学还是那个文学;悲哀的是人,却不只是为名利双收而写作的人,这是人性的自身缺陷使然,该悲哀的是全人类。因为是这样,所以作家们追求名利双收也是无可指责的。文学只能使人尽可能地接近光明,却无法始终亮亮堂堂地照着人类的。我们只能期盼一些人在名利双收之后,能回归到文学本身上来,勤勤恳恳地为其效命,扎扎实实地创作出对得起读者也对得起自己的作品来——不过,怕是也难!
齐向长篇,还有一个很想说又很不好意思说的原因,那就是从众心理。国人一向有从众的爱好,根深蒂固,却不愿动不动就表现出来。这大概是好的,源于我们一向崇尚的人和。看别人都在写了,就坐不住了,惟有也搞出个长篇来啪地拍在桌上,才有了“你有我也有”的快感。
如此这般,我们需要冷静,冷静地面对市场,冷静地分析身处的“热”,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创作。耐得住寂寞,恐怕是一个好作家的基本品格。当然不能奢求很多作家都能达到普鲁斯特为《追忆似水年华》毕生倾心的境界和巨大耐力,可余华先生十年寂寞,十年里心里怀着对小说艺术的真正敬畏,精心储备,慢熬出一部长篇的对文学的严谨与认真、对读者对自己的负责态度,就在同时代的同一片土地上,却是可以学习并做到的。
既然是一股“热”,就必然会冷下去,长篇小说的体温终将恢复正常,倒也没什么太好担心的。好的将被时间留下,不好的会连影儿都摸不着,这也是必然。时间是惟一不傻的,几句所谓名家推介、印数和短暂风行的声名丝毫影响不了它的判断,这是更不用担心的。
刚刚看完×君博客里的长篇小说连载,从“长篇巨著”中挣扎出来,我必须要写下这几句才能稍有发泄,得到些快感。
这个时代有很多定语,“长篇小说”如今竟也成了一个。“在这个长篇小说的时代里”(此句纯属引用),无人甘居落后,纷纷舞戟操戈。写长篇无可厚非,是件大好事,坏就坏在了这股子冲劲儿,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写“长”了再说。好歹成了长篇,捧在手里沉实了,仿佛自个儿的声名分量也沉实了,这就是一种快感了。网站、出版商多精明啊,名家们也是平易近人的多,词真意切地整几句高超的评语诚挚地向您推荐,又一部“不得不看”的长篇新作就这样问世了。噢,往往还与我一样,取个带点歧义引人联想的题目。
怎能不怀念博尔赫斯呢?怀念他的“短”,他一生像对抗他的失明症一样顽强地对抗着“长”,不为“长”所动,并以“短”胜“长”。最终得到全世界声誉,成为一代大师,就靠着那简朴而奇异的“短”。
齐向长篇,还有一个很想说又很不好意思说的原因,那就是从众心理。国人一向有从众的爱好,根深蒂固,却不愿动不动就表现出来。这大概是好的,源于我们一向崇尚的人和。看别人都在写了,就坐不住了,惟有也搞出个长篇来啪地拍在桌上,才有了“你有我也有”的快感。
如此这般,我们需要冷静,冷静地面对市场,冷静地分析身处的“热”,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创作。耐得住寂寞,恐怕是一个好作家的基本品格。当然不能奢求很多作家都能达到普鲁斯特为《追忆似水年华》毕生倾心的境界和巨大耐力,可余华先生十年寂寞,十年里心里怀着对小说艺术的真正敬畏,精心储备,慢熬出一部长篇的对文学的严谨与认真、对读者对自己的负责态度,就在同时代的同一片土地上,却是可以学习并做到的。
既然是一股“热”,就必然会冷下去,长篇小说的体温终将恢复正常,倒也没什么太好担心的。好的将被时间留下,不好的会连影儿都摸不着,这也是必然。时间是惟一不傻的,几句所谓名家推介、印数和短暂风行的声名丝毫影响不了它的判断,这是更不用担心的。
刚刚看完×君博客里的长篇小说连载,从“长篇巨著”中挣扎出来,我必须要写下这几句才能稍有发泄,得到些快感。
前一篇:连载:八零后这代人的爱情(十二)
后一篇:连载:八零后这代人的爱情(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