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 定 位 置(一)》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标签:
365案例评析教育 |
分类: 研讨评析 |

《确
定
位
置(一)》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四年级七册第80—81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多种形式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在五楼的大礼堂上课你们高兴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现在的位置吗?(课前教师有意改变学生的位置。)
生1:我在第3组第2位。
师:能用两个数据来描述自己的位置,不错。
生2:我在第2组第2位。
师:第2组是怎样数的?第2位呢?
生2:第2组是从左边数的,第2位是从前数的。
生3:我在第3组第3个。
师:你是从哪边数的?
生3:从右边。
师:我听出来了,有的同学从左到右数,有的同学从右到左数,有的同学从前到后数,比如,这名同学从左数是第5组,从右数是第4组,有些乱……现在我们来统一描述位置的标准。若以老师为观察者,从左到右横着数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以此类推到第八组;从前到后竖着数分别为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以此类推。现在再说说你的位置。
生1:我是第5组第2个。
生2:我是第1组第2个。
生:我是第3组第3个。
师:先说第几组,再说第几个,这样描述自己的位置非常完整,(教师板书:第
师:每个人都有好朋友。说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让我们猜猜他是谁。
生:我的好朋友在第4组第2个。
师:他是——
生:尹航。
【评析】教材主题图呈现的是“小青班级座位图”这一情景,执教教师没有单刀直入,而是让学生从学生身边发现数学问题(在五楼的大礼堂上课,课前教师有意改变学生的位置),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现在的位置,既适时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利用学生不同说法激起冲突,自然产生统一描述位置的标准的需求,进而统一标准为下一步探究小青班级同学的位置做好铺垫。
活动二:创设情境,探索方法。
师:小青在什么位置?
生:小青的位置是第3组第2个。
……
小组活动后汇报,发现学生好的创意随时指定学生板书。
出现的几种情况:
例:
3组2个
师:这些方法你觉得哪个好?
生1:3
师:这是一种完美的表示方式吗?对于这种表示方式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生2:两个数字写的近容易看成是32。
师:有什么改进的办法?
生3:在两个数字中间加一点儿。
生4:我觉得这样不好。
师:为什么?
生4:可能会看成小数3.2。
师:若在3与2中间加逗号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这样就不会混了。
师:谁能结合大屏幕说一说:这里的3和2各表示什么意义?
生:3表示第3组,2表示第2个。
强调:“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竖的方向。
师:第3组第2个和(3,2)两种表示方法,哪种更好些?为什么?
生:简洁。
师:说的真好!
5、说一说。
师:那么,你能用数对表示下面图中同学的位置吗?(课件演示)请大家迅速完成题单一,计时1分钟。
师:谁来汇报一下结果。
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评析】这一环节体现了执教教师对教材的拓展与感悟,通过教师说学生记录活动,学生创新出多种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再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探究、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掌握表示位置的简便方法——“数对”。 既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作品中经历用 “数对”表示位置,又培养了学生探究与合作意识。
活动三:课堂练习,渗透坐标。
课件演示
师:这样,你会用数对表示圆点的位置吗?请同学们迅速完成题单二。计时1分钟。开始。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对照。
2、游戏——找朋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的描述进行想象:如果把我们的班级每一名同学可爱的小脑袋都想象成一个小圆点,用直线把圆点竖向、横向连接起来。那样,我们的班级就变成了(格子图),每一名同学就坐在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师:现在谁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1-2名学生)
生1:我的位置是(2,2)。
生2:我的位置是(6,4)。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通过上天之手把我们班级的格子图移到了大屏幕上。仁慈的上天要赐给你们一位新朋友,你们当中将有一位同学与他成为最要好的朋友,看谁最幸运。
师:幸运者怎样产生呢?为公平起见,游戏规则由大家制定,但是要用到老师手中的道具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强调)
师:规则怎样制定?
第一张牌是2.
师:哪些同学有可能成为幸运者?请起立。(第2组同学起立。)
师:若想成为幸运者,要接受老师的考验。请这一组同学从前到后依次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数对。
同时教师在副板书位置书写(2,1)(2,2)(2,3)(2,4)(2,5)。
师:这一组同学究竟谁是幸运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请抽出第二张牌。
师:第一位幸运的同学产生了,他的位置是(2,1)。请这名同学到大屏幕前找到上天赐给他的新朋友。你轻轻敲击鼠标两下,他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课件演示
师:上天赐给你的好朋友——他的位置是——(5,4),他是谁?
生:肖亚玲。
师:把她请到前面来,我要现场采访你们一下:你们原来是好朋友吗?
生:是。
师:这样看来你们成为好朋友乃是天意。谢谢,请回。
师:下面,让我们共同见证第二位幸运者的诞生。他的位置是(5,2)。请第二位幸运者到大屏幕前找到上天赐给他的新朋友。
师:上天赐给他的好朋友的位置是(3,3)他是谁?
生:李莉。
师:同学们,我们结合大屏幕边观察边思考:这个数对中的两个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师:接下来,让我们期待第三位幸运者的出现。现在老师把规则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先抽出来的数字表示幸运者所在位置的第二个数字。请抽出第三位幸运者。数字是4。
师:哪些同学可能是幸运者呢?请起立。
师:想成为幸运者,也要接受老师的考验。请这一组同学从左到右依次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数对。同时教师在副板书位置书写(1,4)(2,4)(3,4)(4,4)(5,4)(6,4)
师:这一排同学究竟谁是幸运者呢?请抽出第二张牌。
师:第三位幸运的同学产生了,他的位置是(2,4)。请这名同学到大屏幕前找到上天赐给他的新朋友。课件演示
师:上天赐给你的好朋友的位置是——(4,5),他是谁?
生:王天乐。
师:同学们,我相信:我也是幸运的。因为这名同学就是上天赐给我的新朋友。让我们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让我们紧握友谊之手,让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师:请大家接着看大屏幕,【课件出示(4 , 5)和(5 , 4)】这两个数对非常有意思,把它写在黑板上。
师:(结合板书)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三组的数对,你们会有什么新发现?接下来我们小组讨论交流。计时3分钟,开始。
小组汇报。
生:第一组数对的第一个数字相同。
生:同一组学生,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学生反应困难,教师可引导:那些同学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
生: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这些学生在同一组。
生:同一排学生,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
生: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表示这些学生在同一排。
生:相同的两个数字,前后排列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
师:非常棒。
【评析】执教教师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驾驭教材:从平面图变成点子图,到把圆点竖向、横向连接成线,班级变成了格子图,让学生感受白纸方格化使平面的点与数对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设计游戏“找朋友”,让学生用扑克制定游戏规则,在游戏中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需要哪些要素,把知识的巧妙呈现与学生兴趣持续紧密结合起来,从数学出发,但收获的不仅仅是数学。
活动四:课外延伸,应用拓展。
知识链接——介绍经纬线的知识。
师:同学们,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课件出示) 在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为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东经116度,北纬40度附近。美丽的乌鲁木齐在东经88.97度,北纬44.13度附近。我可爱的家乡辽宁朝阳在东经122.42度,北纬41.2度附近。
师:大家知道吗?今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们中国的航天人又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那就是——?(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课件出示)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的确定与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掌握先进的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骄傲和自豪。
【评析】执教教师通过“课外延伸,应用拓展”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渗透了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五:课终总结,畅谈收获。
生:谢谢老师让我们认识了数对,让我们探索确定位置的奥秘。所以我感谢老师。
师:非常懂事的孩子,老师也感谢你们。
生:我非常喜欢听老师讲课,老师讲的可很有意思。
师:谢谢你的欣赏。
生:您从很远的朝阳来到我们新疆乌鲁木齐,花费那么长的时间,而且给我们上课,非常的有意思,希望你能来我们八一中学参观。
师:有你们的欣赏老师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使老师懂得了你们是课堂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配角,是你们忠实的朋友和服务者。在此,非常感谢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三年四班的同学和你们的老师。谢谢大家!
【评析】在师生畅谈收获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教师与学生是那么的亲近。
【总评】
1、读懂教材,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练习三个环节都用了学生座位的现场情景,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时,学生说自己的位置是为了激起冲突,统一描述位置的标准;探究新知时,学生是在统一描述位置的标准下,用“数对”确定自己或他人的位置;课堂练习时,通过游戏“找朋友”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需要哪些要素。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让学生一步步逐渐抽象出“数对”这一模型。
从读懂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说自己现在的位置,进而统一描述位置的标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从读懂学生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怎样记录位置更简便,在学生展示作品时不断产生冲突,疑问,层层深入,让学生不断地否定掉不完整的、不简洁的,最后得到科学的用数对表示某个物体的正确的方法。从读懂学生的困难入手,在游戏“找朋友”中,让学生用扑克制定游戏规则,让学生用“数对”在班级里找朋友,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位置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演绎得精彩,学生表现更精彩。
本节课从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到探究新知----建立模型,再到课堂练习----课外延伸,无不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丰富的现实生活情境。从现场的班级座位到小青的班级座位,再到现场的班级座位;从抽扑克到找朋友;从棋盘、电影票到经线纬线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对”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