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摘苹果》教学设计

(2013-07-27 20:36:12)
标签:

教育

案例

分类: 教学设计
《摘苹果》教学设计
一年级 周云龙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学具准备:练习纸。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摘过苹果吗?这节课淘气和笑笑就带着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在摘苹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数学知识,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善于发现,好不好?
1、出示“摘苹果”主题图。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观察图片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您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现在老师准备了一个箱子可以装60个苹果,如果把淘气和笑笑俩人摘的苹果装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能够装得下吗?现在我们不需要计算,只需要估算,同桌之间互相的讨论一下。估一估这个箱子能装的下吗?
学生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
生1: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生2: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到底能不能装的下就需要我们算一算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么样来列式呢?
1、尝试解题。
学生列出的“17+38=?”教师适时板书。然后让学生利用小棒或者计数器来尝试计算出结果,独立完成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和起来就是55。
方法三:17+30=47,47+8=55。
方法四:20+38=58,58-3=55。
方法五:20+40=60,60-5=55。
方法六:竖式计算
3、比较这些方法,你认为哪个方法最好,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总结出竖式计算更方便更直观。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2、串项链。(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估一估,说方法。
3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4、森林医生。(第72页“练一练”的第4题。)
同桌一组讨论有什么错误;请学生按顺序说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四、知识拓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我们去春游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
五、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摘苹果
      1  7
+  3  8
      5  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