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修学习是美丽的

(2013-06-22 15:08:58)
标签:

教育

杂谈

2013

年会

分类: 小数研训
研修学习是美丽的
     课改已十年,问君走多远,答曰:思想有多远,你就走多远。今天,因为教育,在这个地方,依然有人在这里徜徉;因为教学,在这个地方,依然有人在这里疯狂;因为教研,在这个地方,依然有人在这里绽放。建设一支“专家型、学习型、服务型”研训教师队伍是师校人自己的研修梦,研修学习是美丽的。
     研修学习是美丽的不仅是我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更重要的还是画题,是这幅画的画题,这是全体研训员到北京研修学习的情景现场,研修着美丽着,学习着美丽着,每个人都是幸福的模样。从会标看出我们参加的是《2013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改进”大会》,会标下面的小字是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教育发展事业部,简称中教服。这是中教服的官方博客 ,我们可从中教服官方博客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研修学习——北京之行》,2013年4月13日到15日,北票教师进修学校全体研训员(照片),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教育发展事业部,在北京举办《2013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改进”大会》,著名专家梅汝莉、崔其升、李明新、钱守旺、韩立福、时俊卿、李荐、吴正宪做了主题报告。文章最后标注着——北票教师进修学校郑立伟。文章的来源是我校的小学数学博客,目前博客访问量过百万,关注人气上千,博客不仅仅属于小学数学学科,更属于师校或北票,博客传播演绎师校的正能量,欢迎领导老师对小数博客多关注,多提意见。
一、马不停蹄   感觉真值
    1、这次北京之行2天听了8位专家的讲座,每个讲座的时间为3小时,从早到晚,都很精彩,整体感受8个打字,每人一个,马不停蹄,感觉真值。数学上叫一一对应的思想。第一位梅汝莉,他讲座的主题是“多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梅汝莉是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直致力于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推广。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2000年8月在梅汝莉等专家的带领下,开始了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推广。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的多种智能的基础上给每个人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以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水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梅汝莉教授今年已74岁,从时间上看,她是60岁以后开始研究推广多智能理论的。这是什么精神,这是龙马精神,另一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有2个最基本的理论支柱,一个是多元智能理论,一个是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构建)可见梅教授为中国教育的改革立下汗马功劳。在这里我只想说,只要不退休,就不停止研修。
     2、按大会安排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校长的讲座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改革推进》,崔校长不但没有任何课件、讲稿,连讲座的主题也变了,讲得是“教育教学的沟通与交流”这是由原因的,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有2个基本的理论支柱,一个是多元智能理论,一个是构建主义理论。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要靠也只能靠构建主义理论,崔校长只知道上午梅教授讲的是“多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知道具体怎样讲的。崔校长就学校基本现状和近几年的感受与我们进行了交流,讲学校基本现状主要表达了“工作不要有太大的遗憾” 崔校长近几年的感受“现在抱着满是问题,个人一百个不满意”。  对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崔校长没有多谈,只感到满是问题,一百个不满意。也就是说教学没有绝对的模式。对于杜郎口中学取消导学案的事崔校长只字未提,这是我们重要思考的问题。   
二、思想碰撞    感悟教研
       1、14日上午我们聆听了人大附小副校长钱守旺的讲座,钱校长是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在北京人大附小主抓全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他讲座的主题是“落实《标准》(2011年版)的行动策略——我的20个课堂教学主张”。分别是:1.观念更新,理念内化;2.读懂学生,高效对话;3.读懂教材,丰富内涵 ;4.先学后教,少教多学;5.教不越位,学要到位;6.植入文化,增加浓度;7.渗透思想,增加深度 ;8.适度拓展,增加广度;9.局部美容,增加亮度;10.问题引领,增加温度;11.数形结合,化难为易;12.善于举例,深化理解;13.巧设练习,激活思维;14.让出黑板,天地更宽;15.精心预设,动态生成;16.裸学裸思,深度参与 ;17.四基扎实,后劲充足;18.既为经师,又为人师;19.洗尽铅华,返璞归真;20.跳出数学,感悟教学。每个主张都结合课例解读,真是过瘾。他还深刻解读当前课改下教师的三讲三不讲,教师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知识点,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让老师在讲与不讲中找到答案,需要讲应该讲的,教师一定要讲得清晰到位,酣畅淋漓,不该讲不需要讲的则绝不旁逸斜出。钱老师讲座把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相结合,给我们指明了提升教学素养的捷径和方法,我们深受鼓舞和启发。
     2、14日下午我们聆听了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副主任、教育学博士韩立福教授的讲座,他讲座的主题是“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与教师现场互动是韩教授讲座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对创新型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全新地说明和解读。可归纳为:1、愿景2、角色、3、体系4、团会、5公约 6、评价,对我启发很大。韩教授现场与听课的老师模拟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当场找6名老师到讲台围在一起进行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演习,极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们体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生动真实,操作性强,感受极深。
      3、15日下午我们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时俊卿教授的讲座,他讲座的主题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策略”。他提出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针对学生的智能特点,改革我们的教学,促使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将是我们研究的方向。时教授从教学的细处入手讲得很生动,他讲了“我和我的哑巴父亲”这个故事,把我们都讲哭了,忘记了一切……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是的,我们的工作是研究教学,只有研究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认识才能快乐。
     4、15日晚我们聆听了中国数学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教授的讲座,他讲座的主题是“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吴老师讲了她5次深入北京延庆的研修路,讲了她和王翠菊老师同台上课的前前后后,从研讨教学设到同台上课,特别是在“对教材的钻研、难点的把握、教具的使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活动的实效”进行了充分研讨。她详实地解读了“专业地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睿智地读懂课堂”。他说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她的话使我们陷入久久的沉思,怎样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课堂、让活动充满学生的课堂。我们应努力创建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需求教师不断提高职业修养,不断地学习专业,生活情调,与人处进等等,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促进自身多元化发展。带着学习者的思考,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学生时代的情愫时时被唤起。顿觉学习真好,研修学习是美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8@365
后一篇:教研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