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简答:关于孔子烧书
(2018-08-20 17:59:08)
标签:
转载 |
简答关于孔子烧书
一:墨子出身寒门,原本是不可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大力办学。像类似于墨子的寒门才有学习的机会。从墨子所处的时代来看,其当为孔子的再传弟子。
—— 这是个笑话。孔子是无产者,尚且有受教育机会。而墨子是工商层富裕人士,怎么就没有受教育机会?你见过称墨子家贫的记载吗?孔子家贫则有。像孔子出身的那 种末落贵族,没有田产,没有生产技能,是真正的无产者。社会地位与财富多少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而且这种说法基于孔子是教师的祖师爷假设。但该假设本 就自相矛盾。典籍中至少就有少正卯办学比孔子成功的案例。
墨子出身于随王子姬朝南下的百工之后。这群人中还包括像老子这样的周室学者。怎么就没有 人教墨子学习呢?如果墨子学于儒家,怎么会嘲笑孔子看不懂古籍呢?墨子青年时期的作品《亲士》等篇明显是道家(借用,当时还没有一个整体意义的道家)风 格,难道是墨子自己发明的吗?《墨子》其他篇目也大量道家习惯用词,反而在儒家早期作品中不多见呀!先秦典籍只有墨子学于史角的记载,并无学于儒的记载。《庄子·天下》篇将墨子称为“古之道术”之一,其中却没有已成名之孔子、思孟、夏贡等人。甚至直到东晋的葛洪也将墨子归入道教神,其中也无孔孟这些儒生。
二:你们诋毁孔子烧书断史,我早已在《孔子删选诗书》一文中推翻。今天再重提一下:众所周知,《墨子》一书中有很多逸诗,所谓逸诗,就是几千篇诗经 中,没有被孔子选入精选本《诗经》的诗篇。可见墨子所藏的《诗经》,是几千卷的全集,墨子的全集《诗经》无疑是来自儒家。应当是墨子离开儒家之前,抄录了 一份几千卷全集的诗书的副本。应该也不不少同门师兄弟帮他抄录
——此问题与前一个问题有递进关系。墨子的书怎么就“来自儒家无疑”?而且《墨子》所引《尚书》总是字数更多,显然不是抄自儒家版本。后人整理总是求精,怎么会去增加字数呢?
用“精选”一词偷换“烧书”,恐怕不妥。孔子删《春秋》,称为精选。但其中就只保留了符合孔子理念的内容。此所谓“微言大义”。“精选”《尚书》也一样,绝大部分内容就被弃置了。所以不能说孔子传《尚书》,只能说孔子以《尚书》论自己之学。
而 且最重要的是:孔子怎么突然就获得了大量《尚书》?如果这些《尚书》是孔子抄自周室或者诸侯,那么显然就不存在孔子有全本之说。更不会有什么腐烂、脱简被 弃置之说,因为他新抄的嘛。孔子根本不可能是抄写那些经书,制作那些竹简是一笔很大的金钱、人力开支。年青还未脱贫的孔子有那个能力吗?所以孔子是直接获 得了那些经书。那么,像《尚书》《诗经》这样的官方典藏,能让他拿走吗?显然不可能!唯一可能的解释是:王子姬朝南逃的时候,把竹简这些笨重的藏书交由孔 子保管。而帛书等轻便藏书则被各人携带南逃。墨子获得的主要就是这些被携带自楚国的版本。而孔子做为周室藏书的保管者,即使没有用火也用“弃置”使周室藏 书大量消失。与“烧书”无异。
孔子不但背叛华夏传统,还毁掉了华夏90%以上典籍。罪莫大焉。。。
一:墨子出身寒门,原本是不可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大力办学。像类似于墨子的寒门才有学习的机会。从墨子所处的时代来看,其当为孔子的再传弟子。
—— 这是个笑话。孔子是无产者,尚且有受教育机会。而墨子是工商层富裕人士,怎么就没有受教育机会?你见过称墨子家贫的记载吗?孔子家贫则有。像孔子出身的那 种末落贵族,没有田产,没有生产技能,是真正的无产者。社会地位与财富多少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而且这种说法基于孔子是教师的祖师爷假设。但该假设本 就自相矛盾。典籍中至少就有少正卯办学比孔子成功的案例。
墨子出身于随王子姬朝南下的百工之后。这群人中还包括像老子这样的周室学者。怎么就没有 人教墨子学习呢?如果墨子学于儒家,怎么会嘲笑孔子看不懂古籍呢?墨子青年时期的作品《亲士》等篇明显是道家(借用,当时还没有一个整体意义的道家)风 格,难道是墨子自己发明的吗?《墨子》其他篇目也大量道家习惯用词,反而在儒家早期作品中不多见呀!先秦典籍只有墨子学于史角的记载,并无学于儒的记载。《庄子·天下》篇将墨子称为“古之道术”之一,其中却没有已成名之孔子、思孟、夏贡等人。甚至直到东晋的葛洪也将墨子归入道教神,其中也无孔孟这些儒生。
二:你们诋毁孔子烧书断史,我早已在《孔子删选诗书》一文中推翻。今天再重提一下:众所周知,《墨子》一书中有很多逸诗,所谓逸诗,就是几千篇诗经 中,没有被孔子选入精选本《诗经》的诗篇。可见墨子所藏的《诗经》,是几千卷的全集,墨子的全集《诗经》无疑是来自儒家。应当是墨子离开儒家之前,抄录了 一份几千卷全集的诗书的副本。应该也不不少同门师兄弟帮他抄录
——此问题与前一个问题有递进关系。墨子的书怎么就“来自儒家无疑”?而且《墨子》所引《尚书》总是字数更多,显然不是抄自儒家版本。后人整理总是求精,怎么会去增加字数呢?
用“精选”一词偷换“烧书”,恐怕不妥。孔子删《春秋》,称为精选。但其中就只保留了符合孔子理念的内容。此所谓“微言大义”。“精选”《尚书》也一样,绝大部分内容就被弃置了。所以不能说孔子传《尚书》,只能说孔子以《尚书》论自己之学。
而 且最重要的是:孔子怎么突然就获得了大量《尚书》?如果这些《尚书》是孔子抄自周室或者诸侯,那么显然就不存在孔子有全本之说。更不会有什么腐烂、脱简被 弃置之说,因为他新抄的嘛。孔子根本不可能是抄写那些经书,制作那些竹简是一笔很大的金钱、人力开支。年青还未脱贫的孔子有那个能力吗?所以孔子是直接获 得了那些经书。那么,像《尚书》《诗经》这样的官方典藏,能让他拿走吗?显然不可能!唯一可能的解释是:王子姬朝南逃的时候,把竹简这些笨重的藏书交由孔 子保管。而帛书等轻便藏书则被各人携带南逃。墨子获得的主要就是这些被携带自楚国的版本。而孔子做为周室藏书的保管者,即使没有用火也用“弃置”使周室藏 书大量消失。与“烧书”无异。
孔子不但背叛华夏传统,还毁掉了华夏90%以上典籍。罪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