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七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策略

(2014-10-29 18:52:52)

浅谈七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策略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在年级组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七年级是人的成长转折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的开始阶段。是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并把它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要做到三个方面的培养。

      一、行为习惯的培养   

      七年级新生由于刚跨入中学,对中学生活比较陌生也很好奇,中学的生活与小学生活完全不同(寄宿制,早操,晚自习等这些一般小学都没有开设),甚至有些难以适应(初中早上一般要很早就起床,叠被条,做寝室内务、在校在自己洗衣服,处理自己的一些日常事务,身上的钱的用途的规划等这些在小学生是用不着自己考虑的),再加上又都是独生子女,在行为上较自由、散慢。于是养成了一种自由散漫以我为中心的作风。这些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达到规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些学生在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把这些陋习也一起带到中学来。他们常管不住自己,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而且,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不稳定期,有许多多变的因素,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运用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他们的言行,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那么养成教育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对此,班主任应根据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规章制度,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了班级日常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争做文明班级。主要内容有:寝室内务常规、学习常规、课间常规、纪律常规等。如学习常规有这样的规定:每节课上前要预习且有适当的笔记;上刘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并做好作业等;课间常规有这样几点:1、不在课间追逐打闹,大声喧哗。2、上课前要准备好本节课上所需课本、材料。3、要服从值日生的管理等。上课时有这样的条文:1、每节课必须向教师问好;2、上课时桌子只有与本节课有关的教材、学习指导和相关的辅助用品;3、上课时坐姿端正,举手姿势正确;5、每节课必须有听课笔记等。在纪律常规中,对个别违反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累积三次以上者需接受相应的处罚,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绝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它一方面通过长期的、耐心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去逐步实现;可以要靠榜样的示范作用去带动影响广大同学,使好风气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我注意到了榜样的教育作用,经常在学生中表扬那些主动关心集体,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的好人好事,哪怕是某个学生在课间主动捡起一片废纸、主动拿起扫帚为班级扫一下地、都大力宣传表扬,以此形成正风正气。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抓好行为规范外,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班主任不可忽视的一个重任。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地学习。

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是班主任行为的影响,言论的导向。

班主任对教学的态度和习惯,如读书、读报、写字姿势、字迹端正能及对知识的追求等,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模仿,尝试,自觉形成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因为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这正是班主任身教的有利因素,要主动有意识地利用它。

其次,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还要以点带面,逐渐扩大化。

一个班级中,开始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通过各个突破的方式来抓学习风气,用一部分学生的行为来带动其它学生。这样就不会工作的盲目被动。班主任通过电话与小学的教师了解到班里的哪些学生是比较优秀的,哪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比较好的,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招开我和任课教师都认为优秀学生的会议,要求他们每天在教室里树立学习的榜样带头作用,这样把那些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就吸引进来了,然后私下教育个别后进生,要他们向那一部分学生学习,这样班上的第一阶段的学习风气就形成了。

再次,给学生讲述学习方法,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就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教师除了要“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途径,它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影响智力才能的发展。学习方法有很多,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借鉴。如⑴制定计划;⑵课前自学;⑶专心上课;⑷及时复习;⑸独立作业;⑹解决疑难;⑺系统小结;⑻课外学习等等。当然学无定法,我们在传授学习方法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学科而异,切忌强求一律。平时,我要求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和学科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探索和改进学习方法,努力成为会捕鱼的人,而不是只能等着吃鱼的人。

七年级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上的做法是: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导学与反馈》,自主完成上面相关习题。老师进行不定期抽查,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完成预习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标好小节号,对不认识的字注音,对不懂的词进行解释,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推敲赏析,养成自觉查工具书的好习惯(开学初期,要求至少配备《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教师每天课前用2分钟时间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或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做到上课状态准备到位。

此外,从七年级开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以及写作习惯,坚持积累,培养阅读、写作兴趣。阅读与写作都需要长久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坚持“四多”——多读、多练、多观察、多积累。学期初始,教师提供推荐书目单,引导学生阅读。同时阅读量由少到多,篇目长度有短到长,循序渐进,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圈点勾画”,同时养成但凡读书就要写读书报告的好习惯,力求感悟,力求致用,读思结合,读悟兼容,读写相随,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同步提高写作能力。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课后巩固的习惯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非常重要。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完成作业是巩固知识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用,应先指定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即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仅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要求养成规范书写格式,独立完成作业,认真运算和验算、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第四,抓学习习惯要持之以恒

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三天两日的事。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必须一贯坚持,要看到其长远的影响而不是眼前的利益。不要认为经过一周两周的时间来抓一抓就行了,这是达一到效果的,欲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何况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的强迫之下形成的,一旦教师不督导,他们的惰性就会占上风,这样就等于前功尽弃。

      三、劳动习惯的培养     

      对于中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很重要。因为学会了劳动,就等于学会了怎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怎样去珍惜时间和怎样学习了。它能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中,先向全班同学安排了“岗位责任制”,明确了每一个人的岗位责任,分工到头,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但是毕竟他们是刚从小学升上来的,特别事是一些男生贪玩又不自觉。所以每次劳动时,班主任要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劳动工作,有时,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在班主任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就能做到教室内地面从早到晚始终保持整洁,桌椅整齐,即使有时不小心掉下些许纸屑,或有些地方脏了,学生们都会主动捡起来或自觉扫一扫。在这样整洁的环境中,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总之,初一学生才进校,他们很多方面需要学习,我们应当在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些坏习惯之前,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等到他们有了坏习惯后来费力的纠正,这样费时费力又没有效果。并且如果七年级把习惯判养好了,对于八、九年级的工作应是事半功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