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霾的治理

(2013-10-27 15:00:41)
标签:

西坝河

小月河

污水管道

分类: 关于霾

今年霾来的格外早而且凶。这是阳年向阴年转变的必然。

 

“十一”小长假,很多私家车都外出旅游了。按说空气质量应该有所好转,可是没有想到那几天霾却光顾了北京城。治理空气污染已经初见成效,是我们想看到的。可是大自然却让我们看到的是更浓重的霾污染铺天盖地而来。

 

雾,应该是清洁的水蒸气。尘埃,是可吸入颗粒物。而霾,是腐臭的阴性物质。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才能知道怎么去治理。既然霾是阴性物质,必然跟水有关。

 

我们都知道流水不腐的道理,北京有多少条不流动的河流散发着恶臭,污染着空气。比如:朝阳区的西坝河,海淀区的小月河,黑色的河水散发着恶臭,岸边的草木被这种恶臭熏的无精打采。行人路过此地都会掩鼻而急行。诸如这些地方都是产生霾的地方。

 

清华大学里有一条校河。以前河水是流动的,岸边鸟语花香,学子们在河边读书,情人们在河边树下谈情说爱。可是现在这条河不流动了,腐臭了,没有了当初的美好景色。鸟不光顾了,臭气熏的人头疼,学子们不再到那里读书了,情人们更不愿意到那里去了。霾占据了这个地方。这就是现实。

 

治理霾,必先让河水流动起来。用清水荡涤污泥浊水,清理掉霾产生的根源,草木就会更绿,天才能更蓝。这是其一。

 

其二,要定期清理污水管道。这些藏污纳垢的地方,必需引起足够重视。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每年农忙结束后,四季青,东升,玉渊潭等公社的农民,赶着马车,拉着工具,晚上点着马灯,到城里清理污水管道。他们将污泥浊水从管道井里掏出来,用炉灰和黄土掺和起来,然后用马车拉出城给菜地当肥料。文革以后就没再见到这种景象。多少年了,现在郊区已没有菜地,城市人口急增,污水排放也在急增。可污水管道清理却搁置了,没人重视了,污水井散发着臭气,给人们带来许多疾病。这些臭气散发在空气中就是霾。

 

有人说治理污染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治理污染是将重工业企业迁出市区,而英国当初就是工业废气的污染,而北京是城市市政建设管理中所造成的霾的污染。要面对现实,以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

 

我们还要不能忽视另一个污染,就是污水管道存在的危险。

 

污水管道不安全隐患非常多。比如:沼气的产生,就是火灾的隐患,遇到明火就会爆炸。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报道。一枚爆竹引燃了沼气,使污水井盖飞出很远而且还伤了人。如果汽车长时间的停在污水井上,沼气渗透到车内,很可能车行驶在半路上自燃。这是多么可怕的场景及隐藏的隐患。

 

还有,钻到污水管道里的猫、耗子等小动物死在里面腐烂、发臭,污染着空气。同时又会有多少的细菌、病毒的产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吗?

 

我在《霾与癥》那篇文章里已经谈了很多关于霾的危害,在这里仅再做点补充。这是自己个人的拙见,但愿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也是本人感到最欣慰的事情。

 

企盼更多的阳光洒满大地,照暖我们的内心。企盼蓝天白云带给我们喜悦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