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B超

标签:
健康b超巧克力囊肿 |
分类: 生命科学、传统中医、养生 |
11月21日新京报的A11版有篇报道“B超查囊肿时有时无,患者质疑医院误诊,医院称囊肿自然消失”。文中写了一位女士因腹痛到医院做B超检查,B超显示腹部有一个7×4.5厘米的肿块,两次B超均显示有肿块,专家确诊为卵巢囊肿,建议立刻做手术,该女士辞去工作,交了住院费准备做手术,但在术前B超显示囊肿消失,建议出院。患者对三次检查两个结果,囊肿“时有时无”提出了质疑。
这篇报道让我想起了今年八月份遇到的有类似经历的一个患者。这位小姑娘只有21岁,因肚子胀痛到医院检查,做B超后医生说左侧卵巣有一个8厘米的囊肿,怀疑是巧克力囊肿,建议立刻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她害怕极了,跟在书院共同上工作坊的学员表达了不想做手术的愿望,学员把她领到我这里。她对我说:“陆老师,您救救我,我还年轻,不愿意做手术。”无助的眼神里充满了泪水。
我安慰了她几句,然后给她号脉,从脉象上看,她是气滞,并没有血瘀。我问她:“是否生了一场大气”,她说:“是,这一个多月一直在非常气愤的状态下。”我又问了问她的月经状况,她说很正常。随后我给她做整体调理,在她身上的震位靠下有一团气,大概有8厘米大小,左侧卵巢并没有东西,我想这肯定是B超的误诊,把气结当成了巧克力囊肿。整体调理了六七次,配合吃“沉香舒气”,左侧的气结很快消掉了,到医院检查也没有巧克力囊肿了,小姑娘高兴地上班去了。
几年前一位朋友从国外回来,他说:“国内一些医院B超的误诊率很高,在国外医院B超机使用半年就换新的,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说:“不知道。”,他说:“使用半年B超机误诊率就达到30%,然后必须换新的,换下来的旧机器都卖给了发展中国家,很多医院的B超机多少年一直在用,误诊率早就超过了50%。”我问他:“是什么原理造成误诊呢?”,他说:“B超机在使用时,它的成像过程会产生一种磁效应,特别容易重复成像,造成误诊,这种磁效应只要一通电就会产生,现在还没有办法消除,只有换新的。”噢!这就难怪B超误诊为何频繁出现。这使我想起了几年前一个孕妇在四家医院做B超都是双胞胎,可是生下孩子时只生出了一个婴儿,这就是重复成像造成的误诊,再加上有些医生的专业水平太低,误诊率可能会更高。曾经有个朋友说他父亲体检时B超显示脾有重影,问医生怎么回事,医生信口说:可能是个副脾吧。怎么人的脾还能再长出一个副脾?真是信口开河!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因误诊割去了不可重生的脏器,成了不完全的人,哀哉!
生命诚可贵 器官价更高
盲目割器官 重金难再买。
请大家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