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2021-05-02 15:53:19)
标签:

北京长城

野长城

黄花城长城

十八蹬长城

户外登山

分类: 户外登山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十八蹬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黄花城村的东北侧山脊上,属于黄花城段长城的一部分,因被称为“北京长城三险”之一,成为了户外驴友们攀爬野长城的一个热门地点。所谓的“北京长城三险”指的是司马台长城的单边墙,箭扣长城的“鹰飞倒仰”,黄花城长城的十八蹬。2010年11月3日,独自一人去行走箭扣长城,登上“鹰飞倒仰”,第一次领略了野长城的险峻和沧桑。十年后的2020年10月28日,又独自一人,攀上了十八蹬长城。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2010年11月3日,独自登上箭扣长城的“鹰飞倒仰”,回看箭扣长城惊险段之一的“天梯”,那时这段长城还没有进行过修补。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2019年9月,我们去密云区古北水镇游玩,抬眼看着古北水镇东北侧山脊上的司马台长城。因为带着LP,只好望着惊险的单边墙和望京楼,遗憾不能自己去爬山。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2016年7月,我们去黄花城水长城景区游玩,远远看到东边一段直上山巅的长城,知道那就是十八蹬长城,便打算下次攀爬野长城就去那里了。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2020年10月28日,终于完成了十八蹬长城的攀登。集体出游的驴友们,有大轿车接送,通常的线路是从卫星图的A点(黄花城水库大坝)沿长城行进到B点(九公山公墓)。我自己一个人是无法这样走的,于是把车停在东宫村村口,选择了如图中记录的这样一条环形穿越线路。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从东宫村向北的小路,走上约10来分钟,便看到了北部山脊上的长城,那是从西边黄花城水库大坝处上升过来的。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向东边看,便是沿山脊而上的十八蹬长城。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快走到长城脚下时,先看到路边的一个城堡遗址。这是明代守卫长城的一个驻兵城堡,称作小长峪城堡。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小长峪城堡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南城墙上开一拱门。现东墙和南墙保存较好,墙体均为条石砌筑。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从城堡遗址再走不远就到了长城脚下,长城要跨过这个峪口,便修了一个门洞,方便排水和行人。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我从这里登上长城,开始了向东的攀爬。可以看出来,从黄花城水库过来的这一段长城经过了维修,在门洞上方的墙体上还保留着一个房屋基址,原先应该是有一个小关楼的。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长城墙边还长着一棵柿子树,深秋时节树上残留的橙色柿子,给背景中的长城带来了一抹亮色。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渐渐升高,回望小长峪的来路。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这时也能够从高处看清楚小长峪城堡遗址的全貌了。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来到了这段长城的第一座敌楼,从外形看,保存得比较完好。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这是个二层空心敌楼,一层三面有回廊,中间还有天井。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从一层回廊中的箭窗,回看山下来时的路。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有楼梯可以上到二层环形平台。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离开第一座敌楼,继续向上。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这一段直到下一个敌楼的长城,墙体两侧的垛口保存的比较好。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垛口墙上开的射击口,外小内大,便于打击敌人保护自己。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回看小长峪西边的长城,长城本可以从对面山顶向下修过来,却非要费时费力绕向北侧山顶再下来,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形。这是为了保持长城防守的有利地势,不给来犯之敌从高处攻击城墙守军的机会。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今天的能见度很好,可以远远看到我停车的地方和黄花城村。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在比较陡峭的地方,长城中间修成楼梯通道,两侧则修成每个落差将近两米的平台,一个一个重叠上去,这有利于墙体的稳固和士兵的作战。据说“十八蹬”名称的由来,便是来自这种锯齿形的平台,但我没有计算一路上遇到的这种平台,不知是不是总共十八个?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走到了这段长城的第二座敌楼,基础之上大部分已经缺失,只有东侧留有一个半人高的门洞。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从第二座敌楼回看来路,已经达到山腰处。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从第二座敌楼前看去路,距离山顶还有约一半的路程。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从第二座敌楼往上的这一段陡坡,我数了一下,大概有七个平台(蹬)。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回看第二座敌楼,看起来这应该是个只有一层的实心敌楼。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来到了这段长城的第三座敌楼,坍塌的比较厉害,二层已经不存在了。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一层残存的箭窗,在枯草中饱经沧桑。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回看这第三座敌楼,一层南侧三个箭窗也摇摇欲坠。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砌在墙体一侧的排水石槽,可以把高处流下来的雨水排到长城墙体外。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内侧墙体上修筑着楼梯口,可以方便士兵上下长城。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走到了一处断崖,长城在此断开,断崖上的长城还进行了封口处理。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绕上断崖,回到长城内。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俯瞰这处断崖,长城封口处的外侧,还修了一段单边墙,用来阻挡敌人。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来到了这段长城的第四座敌楼,二层平台的两侧坍塌了。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走进敌楼一层,这是一个二街三巷的结构,估计之前完全坍塌的第三座敌楼也是这种结构。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离开第四座敌楼。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又是一段长长的上坡。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登上坡顶,来到了十八蹬长城的最险峻之处,这是一段完全修建在陡峭岩石上长城。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长城的坡度达到70度以上,以至于下部砌筑的台阶已经不见踪影,上部勉强砌成的台阶似乎也只有薄薄的几层砖,随时会掉下来的样子。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我没敢沿着长城强行攀爬,而是从侧面的岩石攀爬上去,途中从侧面拍了一下这段陡峭的长城。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小心翼翼终于上到了这段长城的上部,歇一下喘口气。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经过了这段峭壁,上面还有两段陡坡,不过都没有之前这段陡峭。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登上第二段陡坡。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登上第三段陡坡。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回看经过的四座敌楼,尽收眼底。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再往上就快要到山顶了。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处在山顶处的这段长城,保存得还不如山腰处,只剩墙基,其上的墙砖则都没了踪影,不知是不是因为靠近东边九公山公墓的原因?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终于登山十八蹬长城的最高点,这大概是驴友们用石块堆起的一个玛尼堆,向西望向来路,一览众山小。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向东望去,东北方向则是连绵的高山,那边是水泉沟和大榛峪长城。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来到长城旁边的山巅,可以望向东边更远的箭扣长城。天气很好,虽然是手机,也拍到了远处的耷拉边、北京结和鹰飞倒仰。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在卫星图上标注了一下长城的走向,我站在黄花城段长城的十八蹬山巅,望向响水湖段长城的耷拉边和北京结、箭扣段长城的鹰飞倒仰。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2010年11月3日,站在“鹰飞倒仰”上往北看北京结,那次因为要赶晚上的火车,没有到访北京结。北京结是明长城的一个重要三叉路口,从山海关过来的长城在北京结处分为两路:北去的一路称外长城,经延庆区、河北张家口,往山西北部至陕西北部,是长城的主线;西去的一路称内长城,经八达岭、房山区,沿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太行山脉,主要为拱卫北京。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耷拉边长城,在北京结的西边,是一段死胡同。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规划错误所致,尚没有统一的说法。计划下次爬野长城,就去北京结和耷拉边一探究竟。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开始返回,在靠近山顶处,找到了一条下山的小路。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恐怕也就是在树叶都落下的深秋和冬季,才能勉强找到这条小路。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披荆斩棘后终于走到了山脚下的水泥道路,往山上看去,发现了那个坍塌的第三座敌楼。


北京十八蹬长城的小穿越

        沿着水泥路,可以走回到东宫村。这一趟小穿越,手机APP显示,全程10公里,上升732米,海拔最高952米,共耗时5个半小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