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长安足迹之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2020-02-04 13:47:17)
标签:

杜甫

长安

骊山

华清宫

唐玄宗

分类: 读书笔记

杜甫长安足迹之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南,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因而得名。由于景色秀美,山脚下有温泉,且处在自长安地区东去中原的道路旁,骊山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开始就成为了皇家园林所在。上古时期,传说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代的秦东陵和秦始皇陵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秦末楚汉相争的“鸿门宴”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汉武帝时期在此建立了离宫。

        骊山在唐朝时更是达到了鼎盛,唐太宗在此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唐玄宗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避寒,岁尽始还长安。杜甫来到长安十年间,大部分时间是布衣,后来作个小官,自然是无缘进入华清宫,不过来来往往从骊山脚下经过,却有很多次。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前后,杜甫自长安城去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家,经过骊山脚下,当时唐玄宗和杨贵妃正在华清宫,这也是唐玄宗最后一次到此避寒游幸。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有关骊山华清宫的诗句是: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岁末寒冬百草衰,狂风似斧高岗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长街阴暗黑云压,客子半夜离京城。)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严霜冷酷衣带断,手指僵直结不得。)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凌晨走过骊山边,皇帝御榻在山侧。)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大雾弥漫塞寒空,步履蹒跚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温泉池暖气蒸腾,御林军威势森严。)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君臣纵情留欢娱,乐曲声动彻山谷。)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天子赐浴皆贵人,宴席宾客无布衣。)

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杨贵妃和大臣们正在纵情享乐,殊不知安禄山已在范阳起兵反叛,只是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杜甫根据自己十年长安经历和这次途中的见闻,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贫富悬殊,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敏锐地感到国家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杜甫长安足迹之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杜甫诗作中在长安城(今西安市)留下的足迹。

杜甫长安足迹之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骊山上文物胜迹众多,山顶有初建于唐朝的老母殿和烽火台;山腰有老君殿,系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杜甫在这次过骊山的旅途中还作有一首《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其中有关骊山的诗句是:

        东山气濛鸿,宫殿居上头。(骊山云雾色空濛,宫殿巍峨在山中。)

        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君主临幸必十月,旌旗飘扬照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地火炎炎煮玉泉,喷薄涌涨出幽岩。)

        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温泉水暖浴天子,霞光万丈空中楼。)

杜甫长安足迹之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骊山脚下则有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杜甫这次过骊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年后他还常回忆起这段经历,例如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杜甫当时流落在梓州(今四川三台),重阳节的那天他登上牛头山,写下一首《九日》: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杜甫想到时光流逝,自己日渐衰老,又回想起自那次骊山经历后的十年(实为九年)中,国家动荡不安,个人漂泊无定,顿时觉得酒兴阑珊,肝肠寸断。

杜甫长安足迹之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流落到长江三峡的夔州(今重庆奉节),在这里安定了二年多。这是他诗歌创作高产时期,写下了很多回顾开元天宝盛世和他在长安生活的诗篇,其中提到骊山的有两首,一首题为《斗鸡》: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曲长。

        仙游终一闭,女乐久无香。

        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这是一首怀念唐玄宗的诗。前四句是回忆:斗鸡是唐朝非常流行的活动,唐玄宗就特别喜欢斗鸡,第一句讲的是唐玄宗把金帛赏赐给一个善于训练斗鸡的小儿贾昌的故事;舞马也是唐代宫廷盛行的活动,第二句讲的是唐玄宗命壮士举一榻并让马舞于榻上的故事;唐玄宗又是一个音乐天才,制作了很多宫廷曲目,第三、四句说的就是正月十五在勤政楼前演奏唐玄宗新曲、宫女伴舞、贵戚楼上观望的故事。诗歌后四句回到现实:第五、六句说的是唐玄宗仙逝、天人阻隔,他创建的宫廷梨园、歌姬舞女都解散了;第七、八句是说骊山华清宫再也不会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欢会,只留下一片枯草凄凉。在十多年前即安史之乱之前,杜甫肯定是非常看不惯唐玄宗这些骄奢淫逸的生活,但如今“死者为大”,杜甫再说起“斗鸡舞马”这些事来,已经没有讽刺意味,多是遗憾和悲凉。

杜甫长安足迹之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杜甫在夔州时期写下的另一首提到骊山的诗,题目就是《骊山》: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还是一首怀念唐玄宗的诗。第一、二句说唐玄宗再也不会游幸骊山华清宫了,也再不能登临长安城兴庆宫中的花萼楼;第三、四句说唐玄宗逝去后不用再上朝议事,生前赏赐给臣子的金银却还在;第五、六句说唐玄宗离世就像远古黄帝的成龙升仙,陵寝中也有像秦皇陵里的银海飞雁;第七、八句说唐玄宗的守陵卫士来自他生前的羽林军。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杜甫这个时候怀念唐玄宗,其实更多的是怀念那个曾经的大唐盛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