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户外远足(六):裕华园(Chinese Garden)

标签:
新加坡裕廊湖裕华园chinesegarden中国花园 |
分类: 新加坡的户外远足 |

这是裕华园的正门,在园子的东侧,而从Chinese Garden地铁站方向进来的是旁门,在园子的北侧。

进入正门后,便是一座13 孔白石桥,是仿照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建造的,因形状象彩虹而得名“白虹桥”。
裕华园四面环水,是建在湖心的小岛上,通过东边和北边的两座桥与岸上联通。
站在白虹桥上向北眺望裕廊湖,地铁线路从湖岸北侧通过。
在白虹桥的尽头,矗立着一座红白相间的高大石牌坊,顶部以绿色琉璃瓦装饰,中间题字“乾坤清气”。可能是取自宋词:“水月精神玉雪胎,乾坤清气化生来。”
穿过石牌坊,是一座红墙小院,门口匾额上写着“鱼乐院”,因为小院中央有一池欢快游动的锦鲤,也让人想起庄子和惠子之间那段著名的关于“鱼之乐”的辩论。
鱼乐院的后面,是名为“涵碧轩”的一座金瓦红墙的小院,现在已经被改建成小型的龟鳖博物馆。
院子后面是一个不大的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秀丽怡人。湖岸左侧是“邀月舫”,是仿造北京颐和园的石舫所建,白色石船上有两层建筑,红柱金瓦,十分醒目。
在碧波荡漾的湖水对岸,有五座水中之亭,称作“茗香轩”,水面上清晰地映现出金色琉璃瓦的亭顶以及朱红柱子的垂影。在茗香轩的后面有一处独立花园,名为“蕴秀园”,由于园内培育和展出千余盆盆景,所以也称“盆景园”。据说此园是仿苏州园林的风格而建,但不知何故没有开放,只好拍一张门口的样子。

走过巨石,正对着一座小山,山上就是裕华园的标志白塔。这座六角形 7 层的宝塔,名为“入云塔”,据说是以南京寺塔设计为蓝图.
塔前有一排雕塑,分别是孔子、屈原、关羽、花木兰、岳飞、文天祥、郑和及林则徐等八位中国历史人物,代表“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美德。
入云塔共七层,每一层都设有白色石栏杆,并以黄色琉璃瓦装饰各层屋檐和塔顶。塔身呈正六边形,每一面中央都有一面镂空窗户,塔基也由白色石栏杆围住。
登上塔顶,从白塔上眺望Chinese Garden地铁站,四周都是空旷的绿地和草坪,两排大树引出一条荫凉的小径,一直延伸至塔的下方。
俯瞰塔的南部,一座五孔白色石桥横跨在河道上,在夕阳的照耀下分外醒目。

在入云塔的旁边,是一处独立的小花园,名为“丰园”。丰园内有十二生肖的石雕像,和从中国引入栽种的百年石榴树。
丰园内还人工挖出一条小溪,顺着地势流向湖中,营造出小桥流水的景致。
一座被雕成葵花状的日晷,摆放在丰园的中心。
从丰园往西去,一大片绿地,生机盎然。
几个中国北方风格的古亭,坐落其间。
来到河畔欣赏美丽的五孔石桥,就是在入云塔顶俯瞰到的,名叫“双秀桥”。
跨国双秀桥,到了另一座所谓日式园林,名叫“星和园”(Japanese Garden)。(随后会另外写一篇描述的博文)

从星和园回望双秀桥和入云塔,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入云塔占据了整个花园的至高点,从裕华园和星和园的各个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此塔,形成一幅又一幅结构完整,各俱特色的景观,这正是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借景”的建筑手法。
在湖边跑步和健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能一边锻炼一边欣赏美景,也是满惬意的事。
临近日落,又赶回到了裕华园。来到湖畔,这里有两座并肩而立的白塔,双塔之间由白色石栏杆相联,好像一对甜蜜的爱侣,携手在湖边流连。
落日西沉,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湖水,金光灿灿。
双塔的名称,一为“披云阁”,一为“延月楼”。
晚照中塔顶的剪影。
湖面上,远远有一束喷泉。
太阳完全落下去后不久,晚霞由橙黄渐变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