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2009-07-09 18:46:30)
标签:

韩愈

师说

张海

陈天然

毛秉乾

收藏

书法

字画

书画

文化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书法宝贝之一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尊敬的师傅张海先生(1941年生,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人),德艺双馨。其为人,厚道平和,文质彬彬;其书法,理论功底特别扎实,传统功力特别深厚,思想深刻,注重创新,诸体皆神,终于自成一大家,乃当代书坛泰斗,乃当代王羲之。这是我师傅给我的亲笔题词“心手双畅 意涉瑰奇”(当时是朋友关系,还不是师徒关系,故落款有“先生”二字)。我将永远珍之宝之,并作为鞭策,不骄不躁。

    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一个民族的智慧。而师传,则是传承知识文化的重要形式,尤其在书法、中医、武术、戏剧等领域。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师承。不信,你可以问问,你的父母或祖父外祖父可能都有师傅

    我尊重我的师傅,终身当以敬父母之礼敬之。在此,再次向师傅张海先生诚表尊意、谢意。

    同理,我也尊重别人的师傅,也希望你对你的师傅以敬父母之礼敬之。应该尊重所有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这是人类的伟大!这是人类的光明!

   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西方谚语曰: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是要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然而,有人却说出了素质不高的话、甚至是不道德的话。君子乎?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被苏轼称之“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明人尊推之为唐宋文学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美名。今将他的《师说》录后,以引人再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tan2)子、苌(chang2)弘、师襄、老聃(dan1)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书法宝贝之二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著名书法家陈天然先生(1926年4月生,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人)的书法,特点甚为鲜明---雄浑、苍劲(jing4)、郁勃、积极向上且厚道,给人不怕困难、抗争命运、奋然前行之力量,教人敦厚、朴实之品行。

    先生善书,也善画。当喜欢先生的字时,更喜欢先生的画;当喜欢先生的画时,更喜欢先生的字。

    先生还善诗。我在高校当图书馆馆长时,专门馆藏了先生的诗词。

    我虽没有拜其为师傅,但受益颇多,也以师礼敬之。

    “为张贵江书法题 法严意醇 笔尽其妙”,是陈天然先生于1997年给我的亲笔题词,我将永远珍之宝之,并作为鞭策,不骄不躁。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书法宝贝之三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著名书法家毛秉乾先生(1921年9月生,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人),为人质朴,特别擅长行草书法。

    我虽没有拜其为师傅,但受益颇多,也以师礼敬之。

    “贵江同志书法  形神兼备 风韵天成 ” ,是先生给我的亲笔题词,我将永远珍之宝之,并作为鞭策,不骄不躁。惜毛先生已经辞世,思念不尽,且常常常回忆起他在病榻上我前去探望他,他紧握我手情形  

 

 

         

       附:  江南名石·绉(zhou4)云峰         
       绉云峰——英石,高2.6米,狭腰处0.4米,色泽青黑,褶皱细密,体态秀雅,形同云立,纹比波摇,极具瘦、皱之美,亦是“瘦”的典型,现存于杭州江南名石苑。

      绉云峰出自广东英德,原是清初广东水陆师提督吴六奇(1607—1665)官邸花园内的旧物。吴早年贫寒,浪迹粤闽江浙,在浙江海宁遇查伊璜资助回乡投军发迹,后吴邀查赴粤游历,查在其官署看到这座石峰,十分赞赏,并题“绉云”两字于其上,吴见查爱石之意甚殷,遂用海舟把此石运抵浙江海宁袁花镇查家。清康熙十五年(1676)查伊璜去世后,绉云峰易主至海盐武原顾家。清嘉庆十三年(1808)海宁长安马汶(字容海)以数百金购得,嘉庆十六年秋,马曾作《绉云石图记》,画石撰文。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春,崇德县(桐乡市崇福镇)蔡锡琳以千金购之,赠与福严寺,置于天中山麓。蔡锡琳在石背题刻赞语:“具云龙势,夺造化功。来自海外,永镇中天。” 1963年,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将此石运到杭州,放置在西山花圃缀景园内;1994年移至杭州江南名石苑。 (转自 宁石斋的博客 

 

     

 

我的书法三宝:师傅张海先生,陈天然、毛秉乾先生题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