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成就自己
(2022-04-24 00:00:33)分类: 凌妈谈教育 |
做公益6年,我的收获是?这是一个我经常在思考,但一直疏于动笔的主题。
大概是因为想表达的内容太多太杂,难以下笔。在这样一个世界读书日,有必要做一些梳理。
首先我想聊的话题是:公益阅读给义工能带来什么?我想说的是公益成就了我自己。
今天早上10点,思远妈妈在线上主持了公益书屋的四周年庆生,有一百多位读者同时参与,思远妈妈讲述了四个板块:小小少年长大了、最爱读书的少年郎、爱的接力把世界连在一起、明天会更好。
受到启发,我想聊聊这几年做公益阅读的经历和收获。
2016年上半年,我加入了芜湖故事妈妈团的第一批义工队伍,当时六个妈妈,找了个西餐厅,带着电脑,一起筹划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团队被命名为芜湖故事妈妈团,我们对这个名字一致表示赞同,好听,好记,好特别。做一个故事妈妈,应该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最底线的目标。每周一次读书会,时间也固定下来,每周日上午10点半开始,地点就在银泰城的新华书店,已经对接好了。
宣传窗口很重要,在仔仔妈妈小冰的培训下,团队注册了芜湖故事妈妈团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什么呢?每周一次的读书会的活动通稿,发布在上面,虽然关注的读者只有团队的义工,纯属自娱自乐,但我们相信受众面会越来越广。
建读者QQ群,把群号二维码印在读书会的横幅上(前几场我们还没有挂横幅),这样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听故事会,就可以扫码进群了。事实证明这个效果不错,一场读书会下来,总会有一些新人加入我们的群,就这样,群里的读者越来越壮大了。
作为团队的首批义工,前几场的任务必须先排起来,咬咬牙,我认领了第二场,2016年11月6日,周日上午10:30,我带着思远妈妈借给我的绘本来到了书店,书店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三楼那块较为封闭的场所。那天来的孩子多数是我在女儿的幼儿园同学群里号召来的,哗啦来了十几个孩子,十几个孩子就有十几个家长啊。帮忙的义工好几个,签到、维持秩序。我先跟孩子们做了个热身运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围着一个圈跳啊唱啊。安静下来,坐下来听故事。也安排了手工拓展。还有心灵手巧的李老师,给我助阵,完成手工环节的任务,捏了个小熊在看书,很应景,给我的读书会安排了一个靓丽的结尾。
回头来看,我的首场,属于低级的读书会,孩子们看不到书的内容,听不到我说话,场面比较混乱。家长们站在了外围,也在聊天,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彼此比较熟悉,开始在外围玩自己的游戏。这不像是一场真正的读书会。
这场读书会不仅考验了合作方提供的硬件设备,更考验了我的内功:书到用时方恨少,业余时间要花时间多研究儿童读书会,向同行请教。思远妈妈一直在引领我前进,虽然我不是一个悟性很高的学生,但我的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
半年之后,我做了一场《小种子》读书会,有了ppt,现场氛围也还不错,但是感觉比较平,没有出彩之处。
2018年,我做了一个名人传记类的《爱看书的男孩》,讲的是美国前总统林肯小时候的故事。因为思远妈妈给我一个讲传记的模板,在备课时感觉思路清晰多了,比如记忆地图,拓展阅读推荐。那一场,感觉孩子们参与度还是挺高的,成就感也得到了满足。(和其他义工妈妈合作完成一个系列,团队合作和引领十分重要。)
当年的4月,公益书屋刚建好,我投入那里的精力较多,读书会认领的少。
2019年1月,我即将去国外访学,想着有一年不能参与团队活动,我提前认领了一场,选了一个很温情的故事会——《考拉噜噜》是一个关于爱和亲情的故事,我提前在读者群发了通知,让来参加的家长给孩子先写一封家书,故事会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互动也很自然顺畅,到了拓展环节,“爱要大声说出来”,家长将事先准备好的信给孩子读出来,没想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在活动通稿里写道:“一组组家庭上来读,家长搂着孩子或站或蹲,孩子依偎在身边。爸爸妈妈动情地朗读着这一份份信,享受这份难得的亲子时光。梓烁妈妈评价儿子很暖心,会为妈妈留好吃的,梓烁捂着脸,都不好意思啦。也正是我们家庭中缺少这些机会,爱要大声说出来。还有一封信是妈妈写的信,由爸爸现场代读的,妈妈在信中表达了对女儿满满的爱,即便有了弟弟,还是会给予姐姐同样的爱。家乐妈妈、思羽妈妈动情的朗读;还有益昕妈妈在信里反思了爸爸妈妈忙于工作,但孩子的自我成长,让她惊喜,感慨万千。”
做完了这些,我内心充实了许多。
2019年3月底,我踏上了去往异国他乡的飞机。适应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有意识地了解加国的儿童阅读。
首先,硬件条件上,发达国家,人口少,资源多。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藏书量十分惊人,第一次当我听说可以借阅60本图书,惊讶不已。办理图书证手续也十分简单,在那里,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交朋友。
很高兴我们的城市书房如今也有了这样的方便借阅条件,书房的设施齐全,中国速度!软件方面,加国的人文环境也是值得学习的,我参加了几场社区图书馆的读书会,听众不多,有时只有一两个孩子,讲故事的人多半是图书管理员兼职,用的就是纸质书,没有ppt,有时旁边会放一些道具,故事会也分年龄段的。不管孩子在不在听,讲故事的人反正很敬业,对读者没有什么秩序要求,坐着,趴着,躺着,只要你在,就好。
同时,我也在关注国内团队伙伴的公益读书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公众号里的文章。在故事妈妈团三周岁生日和书屋一周岁生日之际,我提前发送了祝福视频,心早已向之,隔着屏幕满满的羡慕。
从国外回来后就赶上了YQ,慢慢地,书屋和故事会都恢复了正常。我开始着手做英文故事会,并自告奋勇地当上了英文故事会小分队的队长,因为我感觉还是要专攻一个方向,做故事会也是如此。特别荣幸通过公益认识了子谦妈妈,让我对英文故事会长久持续开展下去有了很大的信心。从2021年起,我们的英文故事会以每月一期的频率进行着,中间因为yq略有间断,但已经固定。子谦妈妈平日工作忙,还是会抽时间约我一起聊绘本,聊如何做英文故事会,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信心。还有怡霏妈妈的加入,让我们的英文小分队又添了新生力量。
培训义工是一个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几年,我参加了团队的数次线上义工培训,及时充电,发现自己的短板,比如我通过思远妈妈讲述的“读书会上如何提问”,了解到要提升提问的质量,一然妈妈对如何控场,非常接地气。提前去读书会场地,做好充分准备。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的控场能力不够,但是慢慢在变。记得我2020年我做了一场《gift》英文读书会,内容太难,孩子们都听不懂,感觉整场活动下来,很累。结识子谦妈妈后,她告诉我一定要选低幼的,文字少,拓展内容。我恍然大悟。每次读书会,我都会设计很多活动和游戏,穿插进来,带孩子一起玩。一年内,我做了三场英文读书会,也越来越顺手了。
同时,我也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其他义工们做了一些培训,微信公众编辑的能手越来越多,很欣慰我们的孩子都会编发了。通过培训,我们
思远妈妈发文说我们这群中年妇女还能变,从电脑小白到会剪辑视频了,会做网络直播了。通则变,变则通,多好。
我常常反思,如果我没有做公益,我现在会是什么样?
至少我没有现在这么充实,没有现在这么幸福。
今年是世界读书日,也是芜湖故事妈妈团公益书屋四岁生日,它是我们公益延伸的一个项目。
读书会是活动,书屋更像是一个根基,为孩子们的阅读打下基础。
也许未来某一天,一个曾在我们书屋读过书、借过书的孩子长大了,他说:我记得在那个上午,我读着一本……,那本书给了我……。这便是我们做公益阅读存在的价值。
四年了,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小型社区图书馆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特。
祝芜湖故事妈妈团公益书屋四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