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教育】之五:孩子,你慢慢来!——慢教育的理念与艺术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凌妈谈教育 |
这期的绘教育从一篇小学生习作开始……
“快点”这个词,在我老妈口中出现率极高,差不多一句一个。
太阳公公刚起床,我的上眼皮还没与下眼皮说拜拜呢,耳边就传来了一声河东狮吼:“怎么还没起床?快点快点!”我努力地睁开双眼,只见老妈怒目圆瞪,双眉挑起,两手叉腰,“凶悍”地向我发起攻击——“进来,快去洗脸,别跟木头似的躺着!”“快点去吃饭!都几点了!还不快点!”
中午吃完饭,我刚想打开电视机,老妈便以“光的速度”立在我面前:“作业写完了吗?没有就快写啊!”
傍晚回到家,一头栽进沙发,老妈的“快点”又在耳畔响起——
“ 快点洗洗你那双爪子,一会儿别把脏东西吃进肚子里。”
“都这么晚了,还没有••••••写完了?那就快点去刷牙,快点去洗洗脚,知道什么时候了吗?有没有点时间观念?洗完脚赶紧上床睡觉去!
把目光再放远些,我们时下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孩子三岁要背《唐诗三百首》,四岁要学外语,五岁要弹钢琴,未满六周岁要读一年级……在学校里,很多教师的课堂像做工程一样赶抢进度、赶时间,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快节奏、大梯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约而同地陷入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教育误区——“快教育”。
一、说 教育
“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稻谷成熟,都慢得很啊。那些急骤发生的自然变化,多是灾难。如火山喷发、飓风和暴雨。一个孩子要长大,是很慢的。一个人睡觉,也是很慢的,从日落到日出,人才能休息过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对于每一个人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慢”意味着灰姑娘总有出头之日,“慢”意味着所有孩子都可能永怀一个伟大的存在,诸如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吃的“堑”多了,“智”才会跟着成长起来。毋庸置疑,教育的过程也同样如此,它必须遵循人的理性观念形成的规律,它必须经过多次甚至无数次的从感受、体验、实践到反思、理解、领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逐步实现。所以说,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自己悟出来,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把孩子拔成一棵大树,即便那样,也不会枝繁叶茂。
二、 绘 教育
相关绘本:
作者:【日】益田米莉 文
译者:彭 懿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绘本简介
: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诗吧,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那样,多一份耐心,在等待的路上也能发现美丽的风景!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文/张文亮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