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作品”:难道豆包有当厨师的天分?
http://s1/middle/60e07a59t820d59361240&690
第一件算是看得懂的手工作品吧
http://s13/middle/60e07a59t820d590858ac&690
思考中
http://s10/middle/60e07a59t820d59919ba9&690
动手
http://s4/middle/60e07a59t820d59ce9dc3&690
完成
早晨给豆包做叫Pancake。这种饼有点咸有点甜,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很适合上班的妈妈和Ella这种上不得厅堂下不得厨房的妈妈。即使这样Ella在煎糊了几十张Pancake之后,才得出原来用不粘锅摊饼是不用放油的这个真理,总算作出比较美丽的小饼。
作为鼓励,豆包在妈妈手忙脚乱照顾她吃饭的空隙间,居然在小饼的上面用小勺子“做”了幅画,很可爱吧?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这个算是经典问题,仿佛每个父母都担心孩子吃得太少,吃得不多,一想到正处在发育高峰,怕体质受损,怕错过难得的发育机会,于是家长们想尽办法让宝宝多吃一口。
但是,你想要孩子吃多少呢?孩子的相貌相差那么大,身高体重差距那么大,饭量更是没有定数。饿了当然就要吃,吃饱了就不再吃。好吃的多吃一点,不好吃的少吃一点,今天胃口好多吃些,胃口不好少吃一点,这些都很正常。
朋友的孩子和豆包相差十个月左右,妈妈总觉得孩子偏瘦,原因归为不怎么吃饭,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像豆包那样壮实就好了,吃饭时发现,她宝宝的饭量是豆包的一倍。
邻家的小朋友也是,一顿饭的量快赶上豆包一天的口粮了,但他确实比较瘦,体质在两岁之后才得到改善,生病的频率随之下降,可见饮食并不是影响体质的唯一因素。
豆包一直是饭量少的孩子,一岁十个月一顿奶最多只有150ml,一顿饭吃掉三个小饺子或是几根面条或是半个炒鸡蛋那是常态。零食也只有一点点而已。对,只吃那么一点点,Ella也查过,这样的饭量无论怎么比都是很少的。
但豆包各项指标都正常,发育也属于中等,验血各项指标也正常,该长个时长个,该长胖时长胖,什么都没耽误,体质也良好,病是病过,但严重到去医院的就没有过了。
当半碗饭她只吃掉一部分,就拉下围嘴,推着桌子要下来的时候,Ella就认为她真的吃饱了。即使一口不吃,也只是今天胃口不好,饭菜不合口味而已。这样的结果是,叫豆包吃饭很轻松,饭菜端来,自己就跑到餐椅前等候,吃饭时算是最安静的时刻,基本15分钟吃完。自己还常说:“我吃大口,都吃光。”这时便得到全家人热烈的鼓励。
孩子胃口不好是个难题,但为了多吃几口饭又在心理上留下阴影那就更不值得了。不想让吃饭成为一场战争的话,看来吃什么什么时候吃由家长决定,而吃多少由孩子决定才是最好的方法。
http://s16/middle/60e07a59t82360cd4a4df&690
http://s9/middle/60e07a59t82360c88486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