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藏克家《老哥哥》有感

(2011-02-19 10:00:44)
标签:

杂谈

珍惜今天的拥有

读藏克家《老哥哥》有感

连续的冰冷后,春节里迎来暖暖的阳光,择一午后,静坐窗前,泡一杯清茶,就有了读几篇散文的闲致。

藏克家的《老哥哥》,高中时代就看过,今天读来感动依然,思絮却不同。

文章通过写一个在地主家做了五十几年活的受尽屈辱的老人,反映了旧中国农民所受的重重剥削与压迫。

文中的老哥哥一生勤劳、纯朴、善良,但仍摆脱不掉悲惨的命运。祖父持家时,老哥哥已年迈,不能做多少事了,在祖父的眼里成了一个“废”人:“为一个铜板对不起帐来,或是买来的鱼不新鲜,就得受到无尽的斥责,他已麻木,站在那里象块木头”。读至此,我想起鲁迅笔下的闰土,他也是一个贫苦农民,生活把他折磨的不知什么是辛酸,什么是苦辣,闰土和老哥哥代表了旧时所有的农民,他们的命运正是旧中国农民想摆脱而又摆脱不掉的真实写照。

祖父要赶走老哥哥,只因为他烧炕时不小心烧掉了小叔的一双鞋。而他拿走的全部家当,仅仅是一个小包袱和12吊钱。“老哥哥辞别了他为之劳动了一生的家,辞别了给他温暖也给他闯了祸的热炕头,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步一步移动着老迈的脚,走上了去焦家庄的小道。”

老哥哥死后:“在荒凉的阡陌上,一捧黄土,坟前连颗小树也没有,也没有一只鸟儿在这儿唱歌。”就这样默默地、悄无声息地离去。他的悲惨命运无情的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与腐败。

读完此篇,我叫来女儿,问她读后的感受。女儿表现出不可思议,回答我:“怎么会这样呢?想象不出”。是的,我们这一代由于小时接受这类的文章或说教比较多,尚能了解一些那个年代,我们的下一代,可能感觉就很遥远了。

历史不能因为遥远而忘记,铭记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拥有。我们在为老哥哥、为那个年代、为旧时中国的农民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而悲愤的同时,更为今天的生活、今天的社会、今天的国家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欣慰,老哥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的中国,社会体制不断健全,关心农民、关注民生被作为各级政府的大事要事来抓。农民有了医疗保障、有了生活来源、有了安居乐业的地方,贫困家庭有了最低生活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让许多城里人也为之羡慕。老哥哥式的孤苦伶仃已不复存在。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拥有,珍惜就要把孝道放在心头。老哥哥最后的孤伶伶,死后的坟前甚至“没一只鸟”。不仅仅是他无儿无女,是那个社会、那个无忠无义的“祖父”忘记了他曾经温暖的背、操劳一生粗糙的手、60岁还在晒谷场“扬出花来”的好把式。到蚕丝吐尽时就被无情的抛弃。旧社会已经去了,我们不能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今天我们面对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今天我们的态度将是后代学习的范本。有人提出:要把经常看望老人作为法律来实施,道出了我们在孝道上存在的差距,真的实施了,是不是另一种悲哀呢?珍惜我们的形象,感恩今天的拥有,把孝道放在心头、付于行动吧,让我们这个社会真正走向友爱、走向健康、走向和谐。

我们珍惜今天的拥有,就要不断的完善社会服务体制。让那些曾经勤劳、善良、纯朴的人,在他们老时、在他们贫困时、在他们逆境时生活有依靠,政策有参照,社会的温暖、祖国的强大能感受的到。同时也要让一些不劳而获,钻政策空子的人无处可逃。

我愿我的祖国再强大些、服务的范围再广阔些、救助的力度再坚强些,作为民政人,任重而道远,我愿为之努力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随笔
后一篇:浮燥(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